毛衫嚇數工藝职业技术交流 2007-05-13 14:39 阅读820 评论0字号:大中小序>>第一部份:嚇數工藝的基本理論知識第二部份:嚇數工藝的基本解說第三部份:各種衫形的基本做法第四部份:毛衫組織嚇數工藝總析第五部份:實際款式做法點評第六部份:實際經驗篇第一部份:嚇數工藝的基本理論知識第一節:常見符號的認識在羊毛衫設計中.時常在制單表格及付料上遇到不同的符號及部位的英文名稱,而感到知識不足而頭痛,這种現象往住是初學者常見的毛病,為了避免這些現象,下面我們將繼續學習.一.嚇數的有關符號認識KG---表示公斤 N.W---表示凈重 LBS---表示磅 C.W---表示毛重g---表示克 m---表示面積 OZ---表示安仕 Sime---表示碼PCS---表示件 CHS---表示箱 XS---表示加小碼 F---表示元筒S---表示小碼 G---表示針數 M---表示中碼 N---表示支數L---表示大碼 T---表示轉數 XL---表示加大碼 K---表示轉S---表示單層 H---橫式手機 W---表示雙層 J---拔花I---表示挂毛 DOZ---表示打 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上梳(紗上梳,毛上梳,過梳),(直梳,斜梳,狡梳)收花,收明花,收暗花,收腰花,加腰花,收夾花,收膊,收領.吐領,抽領,過膊,吐膊,頂膊.加針,收針,吐針(套針),先搭后收.放針,加扒搬,縮扒搬,齊加針.扭位,挂紗,搭吼.落領梳,落紗.比例,字碼,拉力(10支拉,10支拉,5坑拉,全長拉力),度高,拉架彈力.斜角,面包,底包,放眼,疏結字碼.二.羊毛衫各部份名稱的中.英文對照Length from shoulder---身長(領對度) Sleere width 1"below armhole---袖闊(j夾下1"度) Bust Width 1"below armhole---胸闊(夾下1"度) Sleere caff width---袖咀闊shoulder width---膊闊 Sleere caff height---袖咀高Sleeve length from shoulder---袖長(膊邊度) Neek width-inside seam to seam---領闊Slee length fromc enter back---袖長(后中度) Placket---胸貼Avmhole/straight raglom---夾闊 Neek tvim---領貼Need deplh-from back horizontal to seam front---前領深(后領深)三.成衣尺寸名稱中.英文對照圖Chest ci/Below Armpit---胸闊(夾下1"度) Sleeve---袖長 Neck Width---領闊(外度)Bodu length---身長 Arm hole---夾闊 Neck pepth---領深Shoulder---肩闊(膊闊) Bell Width---袖肚闊 Waist---腳闊第二節單位的換算單位換算這一節是學習重點之一,運算速度直接影響嚇數工芑快慢,準確與否直接影響羊毛衫成品質量,所以希望學員作重點學習一.長度單位換算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市尺=33厘米=1.3英尺 1英寸=2.54厘米1厘米=10毫米 1厘米=0.39英寸 1碼=91.5厘米 1英寸=8分二.英寸與分的換算1分=0.125英寸 3分=0.375英寸 5分=0.625英寸 7分=0.875英寸2分=0.25英寸 4分=0.5英寸 6分=0.75英寸 8分=1英寸三.重量的有關換算1公斤=2斤 1磅=0.907斤 1安仕=28.375克1斤=1.1磅 1磅=16安仕 1克=0.03524安仕四.磅與安仕的換算1安仕=0.0625磅 5安仕=0.3125磅 9安仕=0.5625磅 13安仕=0.8125磅2安仕=0.125磅 6安仕=0.375磅 10安仕=0.625磅 14安仕=0.875磅3安仕=0.1875磅 7安仕=0.4375磅 11安仕=0.6875磅 15安仕=0.9375磅4安仕=0.25磅 8安仕=0.5磅 12安仕=0.75磅 16安仕=1磅五.1打=12件其關系換算如下1件=0.0833打 4件=0.333打 7件=0.5833打 10件=0.8333打2件=-0.1667打 5件=0.41667打 8件=0.6667打 11件=0.91667打3件=0.25打 6件=0.5打 9件=0.75打 12件=1打第二節羊毛衫各部位名稱的認識在羊毛衫款式設計運算中,是根據各款衫型的不同部位來計算出其所需的針.轉數的.這也是確寂一件衫的好與壞的重要工藝,而羊毛衫各部位名稱與不同的單位及不同客戶要求不同而表示不同.這也是我們初學者今后學習的重點之一一.各部位的量法胸闊:夾下1寸處橫量尺雨身長: 從領邊度至衫腳底邊的尺寸膊闊: 左.右兩邊肩闊間的區離尺寸腰闊: 腰中位置兩國間的區離尺寸 ,一般腰的位置是膊邊度量15 1/2 寸左.右的位置.腳闊: 衫腳羅紋底邊橫度尺寸.腳高: 衫腳羅紋高度的尺寸袖長: 在羊毛衫款式設計中.袖長的度法有兩种.一种是從后領中點位置度至袖咀羅紋邊沿尺寸.這种度法在羊毛衫嚇數工藝中叫做后中度.一种是從衣衫膊邊量至袖咀羅紋邊尚尺寸.這种度法在羊毛衫嚇數工藝中叫做膊邊度.夾闊: 從肩寬點至腋下斜量的尺寸.袖夾闊: 袖夾闊又名袖闊,袖夾下1寸垂直度至袖上邊的尺寸.袖咀闊: 袖咀羅紋高度尺寸.后領闊: 后領闊在羊毛衫工藝中度法很多,一种是領邊縫線至縫線度法.稱為外度.而另一种是內度,量后領里樑.在運算一定要區分清楚.前領深: 后領水平線中點至前縫.線這种度法在羊毛衫嚇數工藝中稱為膊水平線至於線,對於V領來說,若是水平線至頂的話.計算時就加領尖長度.對於V領開胸衫來說,是從領水平線度至第一粒鈕中.后領深: 一般指后領水平線度於后領縫線尺寸.領高: 又稱領貼高度.是領羅紋高度的尺寸.袖山高: 指袖收夾時的夾上轉數,而一般即出現在彎夾衫嚇數工藝設計中.第三節羊毛衫常見衫型在羊毛衫款式設計中,其型式是多种多樣的,但衫型的變化主要有如下幾种:一.直夾直膊型:如圖3-1所示.這种款式設計工藝簡單,便於操作,也是羊毛衫設計中最簡單的一种,其最主要的變化是靠型和花色及織法結構而變化.二.入夾衫型:如圖(3-2)所示,這种款式設計工藝簡單,也是羊毛衫設計中最簡單的一,种其主要的除了領型花色及織法結構外,還可以靠膊斜形式不同而變化,如:后膊做收花或骨等等.三.彎夾(亦稱為西裝夾型)如圖3-3所示.這種款式是羊毛衫設計中常見的一种,也是目前內,外銷產品常採用的款式,其主要特點是穿著自如,耐看,跟上各市區和各民族的步伐,但設計上千變萬化,是我們本書學習的重點之一.四.尖膊衫.亦叫做斜袖品种如圖3-4所示.這是羊毛衫設計中難度較大,形式變化比較多的一种,其工藝要求也是比較多,以后我們再繼續學習.五.馬鞍膊如圖3-5所示.這种款式一般出現在男裝衫上款式較新穎,其設計工藝上也是比較複雜,以后我們再作較詳細的學習.第五節工藝設計要求羊毛衫工藝設計是根據產品的款式,規格尺寸手感及成品重量等要求來制定操作工藝的,羊毛衫生產過程是按工藝操作要求進行的.因經工藝設計得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成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一.工藝設計原則1.按經濟價值分高.中.低樑產品設計.2.以多.快.好.省為原則,晝節省原料和工作時間.3.結合實際生產情況(包括原料.設備.操作及各種生產力的平衡)制定優化的工藝路線.4.工藝設計必須結合車間實際情況,便於操作在不影響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結合自動化,盡量減少停工.停車.一定要提高生產率.5.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要求.一定要先試驗樣辦.后決定工藝,先封樣,然后再投產.二.工藝設計內容羊毛衫的生產工藝主要有織片(橫式手機,花機,電腦機).成衣(縫盤)和后整理等方面.具體要求如下:1.樣品分析,即根據樣品資料,確定原料.紗支.機型號.坯布(布片)織法及密度(字碼)2.按樣品及合約要求.制定規格尺寸.初步確定單件用料定額及輤助物料等.3.初步確定其縮水情況.計算嚇數稿工藝進行織辦試樣性投產.4.以試樣產品為基礎,對初辦進行分析.鑒定.生產嚇數紙工藝(包括橫式手機,花機.電腦.機裁剪排料圖.縫盤尺寸和后整理.洗水等)5.計算衣布重量或單件重量.織.縫.挑損耗率和用毛數量6.制定成衣工藝流程和要求7.確定成衣出貨重量8.整理好嚇數及有關資料歸檔.第六節平方密度的計算在設計工藝中,平方密度(以后簡稱密度)的砅取準確以否,直接影響嚇數計算水平和產品質量效果.所以密度在整個款式設計工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然密度這麼重要.我們又如何地進行合理求取呢,這里就作如下步驟進行簡介.一.根據辦單或客人要求去選定針型种類.毛料品種和毛的用量條數,在確定附合手感的字碼來織一塊12寸X12寸布片二.把織好的布生鎖好眼或鈒骨進行封口,然後根據要求手感進入洗水.烘干和順燙.燙時要注意,不能用力擴大或縮小布片的原有面積.燙時要使布片平.三.把燙好的布片取出來.放在水平的工作臺面上,量取一定單位面積時所包含的針.轉數.再求取出其橫向密度,直向密度及袖口開針數.腳的直向密度等.第七節密度的定義的單位1. 橫向密度:是指1寸或1cm長度在平直布片上所含的織針支數.其單位:支/寸或支/厘米例如:量取某布片的針時所得的長度為12寸.求取該布片組織的橫向密度?計算:該布片組織橫向密度為: 76支 ÷ 12寸 =6.333(支/寸)2. 直向密度:是指1寸或1cm長度在平直布片上所含的轉數.其單位:轉/寸或轉/厘米例如:量取某布片60轉時所得的長度為11.4寸.求取該布片組織的直向密度?計算:該布片組織的直向密度為: 60轉 ÷ 11.4寸=5.263(轉/寸)注意:求取密度時,咪了避免在工藝計算中減少差异,所以一般都要保留3位有效數字.二.新平方密度的計算公式:在羊毛衫生產過程中,由於產品重量的限制,往往會引起織物字碼的疏結變化.織物字碼的變化直接影響其平方密度.為了快速和簡便計算新平方密度.可根據如下公式計算:新橫密(針)= 原字碼拉力/新字碼拉力 x原橫密(針)新直密(轉)= 原字碼拉力/新字碼拉力x原直密(轉)以上公式,只適用於字碼拉力變化不大時的計算若超過3分以上的字碼不可采用.就重新求取平方密度.針數與嚇數即為某針种的質地(平方數),如7G,用4條2/20支棉紗的質地是8.1X12.4針數即是8.1,意即每1英吋有8.1支針,嚇數即是12.4,意即每1英吋有12.4嚇(用嚇數除以2=專數.收夾衫的留邊支數:單邊:3針留2支邊,5針留面3支邊,9針,12針留4支邊珠地:3針,5G,7G留面2底1支邊;9G,12G留凸3支凹2支邊坑條:跟單邊,但要過面收.所留邊的支數以下反底做面而言.常見要記憶的有關資料長褲,褲腳,收縮后約11CM,(洗燙好)長袖,袖口: 1X1與2X1收縮后約8CM,元同約9~11CM,凡全件有雙面針的衫,衫腳做元同專,即起腳,直夾有兩面針的衫,衫腳,衫身要做面包底,即3G,5G,7G邊面留3支;9G,12G邊留4支(全件2X1),有關此類情形,將在后面出現.單邊領,元同領,開口元同領的比較單邊領,元同領的針數與專數一樣多.開口元同領就加上1半的專數,開針的總數則是單邊領的2倍.染色的有關知識:若質地相同則照數計,不用加減數,若原來做嚇數的質地是R.W.染色后的衫對,現做有色毛料,則就減去(1.5~2CM),12G約8專;7G約4專,若原來做的色毛質地,現質地是有做R.W色染加專數,(因染色后的衫長度會變短).領(后領)針在洗燙好后若很密的情況下則:(1):要在領窩中讓出若干支針,燙在膊頭(后領闊度對時)(2):可能后領活度不夠,領織時開多若干即可,領窩針在燙好後若很疏,(跟衫身比較)的情況下,與(1),(2)相反.直角三角形的求邊公式:A2+B2=C2鈕井數=鈕直徑X1.6MM1羅=144粒 1碼=0.914米知字碼,拉力及全長拉力,求平方專數(單邊適用)全長拉力-1X19/小拉力/2/身長尺吋(先減腳高) =平方專(1) 19/2-1小拉力=平方專數(10支拉適用)(2) 9/2-1小拉力=平方支數(5支拉適用)在不知全長的拉力情況下(有佈片)求平方數,10/3/拉力(10粒直粒) =平方專數支數的計算方法照(1),(2);以上所說的平方數求法,計算出來的差異性較大,所以通常不適用,在此說出只供參考. 一般求末知平方數的毛料,就先試織布片,過汽度尺后求出平方數(佈片一定要以好織為主,及手感好.平方數的求法質地)佈片專數÷佈片長度尺寸數=平方專數開針支數÷佈片長度寸數=平方支數求質地的佈片最好織大些,這樣求出的準確率較高.對於不夠針開的衫,在2cm以內, 可加長專數來增加身闊.一般的袖咀開針針數(約8~9cm)及袖咀,衫腳,1 × 1与2 × 1四平一般每1cm的專數.3 針: 48~54支 1cm=2專5 針: 68~72支元同50~60支 1cm=2 1/2專7 針: 78~84支元同70支 1cm=3專9 針: 120~134支元同100支 1cm=4專12 針: 148~164支元同130支 1cm=5專不論哪一種款式的毛衫,在計算前後幅開針針數時,前幅挑數計加針,3針多加2支,5針,7針多加3支,9針,12針多加5支,後幅則按數計減針,與前幅相反.或用胸活時數+1cm ×支數=前幅開針針數胸活寸數-1cm ×支數=後幅開針針數(常用)質地與字碼一定要準確,若質地不準確,字碼對所做出的尺寸也不準確,相反若字碼拉得不對,做出的衫肯定會長或短.根據以上的各樣簡述, 了解款式的衫形做法,與度尺的要求,用求出的平方支數和專數,及實際尺寸(長度或寬度)而計算出嚇數.嚇數的計算方法:毛衫嚇數工藝2职业技术交流 2007-05-13 14:42 阅读901 评论3字号:大中小第二部份各部位工藝計算公式羊毛衫款式設計是根據織物的成品密度,產品款式.規格尺寸和額定的縫耗量等.來制定成衣片的嚇數操作工藝和計算原料的用量.一. 大身的計算1.后幅胸針數的計算后幅胸闊針數= (胸闊尺寸 - 1cm) x 身橫密(針) + 縫耗針數公式中.1cm是兩邊擺縫折向后幅的密度.羊毛衫的擺縫總是前身折向后身的.寬度一般為1cm~1.5cm.我們為了方便記憶常取1cm計算.而縫耗針數是根據產品所用的針型和縫盤型號而定,在工藝設計中縫耗針數一般為:3 1/2針:縫耗針數為0支 7針: 縫耗針數為2支 12針: 縫耗針數為4支5針: 縫耗針數為1支 9針: 縫耗針數為2支 14針: 縫耗針數為4支小結:以后說法相同例題:某款衫其胸為48cm.用12針織橫向密度為5.8支/cm.求該款衫的后幅胸闊針數?計算:氫已知數代入公式得:后幅胸闊針數= (48-1) x 5.8 + 4 ~ 276.6支(取276支)2. 前幅胸闊針數的計算:前幅胸闊針數= (胸闊尺寸 + 1cm) x 身橫密(針) + 縫耗針數例題:某款衫其胸闊為48cm.用12針織其橫密(針)為5.8支/cm.求該款衫的前幅胸闊針數?計算:把已知數代入公式得:前幅胸闊針數= (48 + 1) x 5.8 + 4 ~ 288.2支(取288支)3.裝門襟開胸衫其前幅胸闊針數計算前幅胸闊針數= (胸闊尺寸 + 1cm - 胸貼闊尺寸) x 身橫密(針) + 縫耗針數4.連門襟開胸衫其前幅胸闊針數計算前幅胸闊針數= (胸闊尺寸 + 1cm+ 胸貼闊尺寸) x 身橫密(針) + 縫耗針數在羊毛衫工藝設計中,裝門襟開衫與連門襟開衫不同.裝門襟開衫是指胸在產品中有明顯效果占一定的尺寸,而連門襟開衫在產品中無明顯效果,起到托底作用,亦稱胸貼托底 (如圖)省略二.后幅的其它計算公式1.后幅肩(膊)闊針數計算肩闊針數= 肩闊尺寸 x 身橫密(針) x 肩斜修正值 + 縫耗針數肩斜修正值主要因衣片成形后,大峰肩闊受到袖子牽拉而易變闊,幫在工藝計算時對肩闊尺寸要進行修正,一般單邊.. 柳條.珠地織物肩斜修正值為0.95; 四平.坑條等橫向延伸性較小的織物肩斜修正值為0.97.2.挂肩收針挂肩收針次數= (后幅胸闊針數 - 后幅肩闊針數)÷每次兩邊收去的針數挂肩收針轉數 = 挂肩收針長度 x 身直密(轉)挂肩收針長度按款式而定,入夾衫.彎夾衫類一般為7cm~8cm左右,每次每邊收去的針數.細針品种一般為2~3針.粗針品針為1~2針.計算時,收針次數不一定是整數,必須采用分段收針的方法,每次收針的針數或轉數可采用兩种以上的數值,使收針次數湊成整數.例如:已知某款衫挂肩收針轉數為17轉,挂肩每邊要收去的針數為19針.要求寫出其收花型式?計算:根據所知,其收花形式寫成如下二種一种: 二種:?轉 ?轉3 - 2 - 1 3 - 2 - 32 - 2 - 7 2 - 2 - 22 - 3- 1 2 -3 - 3?轉收夾 ?轉收夾所以說,在羊毛衫款式設計中,只要遵守"其先速后慢或先慢后速"的原則,可以千變萬化的,不許死搬硬套.3.后領闊針數后領口針數= [后領闊(外度)尺寸 - 擴張尺寸] x 身橫密(針)領口的擴張尺寸按款式,領貼羅紋組織不同而不同,一般衫型擴張尺寸常取2cm或0.75英寸.除尖膊.馬鞍膊衫外,對於這兩种的雍尺寸我們以后將繼續學習.上式為后領品外度尺寸的計算公式,若是后領口內度的話,計算時則要加兩領貼闊的尺寸.其公式為:后領口針數= [后領闊(內度)尺寸 + 兩邊領貼闊尺寸 - 擴張尺寸] x 身橫密(針)4.后膊收針后膊收針次數= (后幅肩闊針數 - 后領口針數) ÷每次兩邊收去針數后膊收針轉數= 單肩闊尺寸 x 身直密(轉) x 0.727公式中,0.727是膊斜修正值,這种現象一般出現在小平膊后膊民款式,而單肩闊尺寸一般為:男裝衫8~10cm;女裝衫7~9cm;童裝衫5~7cm.每次每邊收去針數:粗厚織物為1~2支針,細薄織物為2~3支針.三.前幅的其它計算公式1.挂肩收針次數,即收夾次數,前幅一般比后幅多收1~2次,因此前身挂肩收針針數相應比后幅多一些,但前幅收夾轉數要與后幅收夾轉數一樣.否則縫合時夾位不能夾花對夾花,一般型式如:后幅挂肩夾型為: 而前幅挂肩夾型為:?轉 ?轉3 -2 - 8 3 - 2 - 42 - 2 -3 2 - 2 - 9?轉收夾 ?轉收夾只有這樣,縫出來的產品圓順,對色,對花,也籤羊毛衫工藝設計要求.2.前幅肩闊針數前幅肩闊針數= 前幅胸闊針數 - 前幅挂肩夾位收去的針數四,身長轉數計算公式身長轉數= (身長尺寸 - 衫腳高度尺寸) x 身直密(轉) + 縫耗轉數前后身轉數分配:1.一般直夾直膊衫.入夾衫.彎夾衫品种,前后有轉數相等或前躺略多后身1~2轉.除膊骨走前外;2.平膊平袖和收針裁剪品种,前身比后身長1~1.5cm轉數;3.尖膊衫等斜袖品種后身比前身長1.5~2cm轉數.具體情況要按袖尾闊而定.不能千篇一律.五.前后幅挂轉數計算公式1. 挂肩轉數 = 夾上轉數 - 膊(肩)斜轉數2.后幅挂肩轉數后膊挂肩轉數= [夾闊(直度)尺寸 - 2cm] x 身直密(轉)在羊毛衫工藝設計中,對於入夾產品減1cm即可,對於彎夾產品則要減2cm計.3.前幅挂肩轉數在羊毛衫款式設計中,為了方便許見,前幅挂肩數一般比后挂肩轉數多2轉進行計算.4.后幅挂肩平搖轉數后幅挂肩平搖轉數 = 挂肩轉數 - 收夾轉數5.前后幅夾上轉數計算后幅夾上轉數= 后幅挂肩轉數+膊斜轉數前幅夾上轉數= 前幅挂肩轉數+膊斜轉數以上公式适用彎夾.入夾等膊斜做鈒骨的普通工藝計算,而后膊做收花的小平膊產品的夾上轉數公式如下: 后膊收花的夾上轉數計算后幅夾上轉數= 后幅挂肩轉數+1/2后膊收花轉前幅夾上轉數= 前幅挂肩轉數+1/2后膊收花轉六.領深轉數的計算公式領深轉數= (領深尺寸 ±測量因素) x 身直密(轉)公式中增減測量因素要領型和測深的方法來考慮.領深測法多种多樣.有水平線度至頂,水平線度至線.也有水平線度至第一粒鈕中,如圖所示(省略)七.衫腳的有關計算公式1.衫腳羅紋轉數計算衫腳羅紋轉數= (衫腳高尺寸 - 上梳空轉長度) x 羅紋直密(轉)在羊毛衫設計中,上梳空轉長度一般定為0.2cm.織腳羅紋時,元筒先行面,這樣使上梳邊緣正面光潔.2.衫腳闊開針針數計算衫腳闊開針工藝計算在羊毛衫設計中是比較復雜的一項.其開針針數要按羅紋組織(1x1羅紋.2x1羅紋.3x2羅紋.3x3羅紋.元筒腳等)衫腳闊尺寸來計算的.所以說前,后幅開針針數與胸闊針數不一定是相等的,以后我們在工作中一寧要謹慎計算.八.袖子的有關計算公式1.袖闊最大針數計算袖闊最大針數即是袖加完針時的所有針數通常也叫袖夾闊.其計算公式為:袖闊最大針數= 袖闊尺寸 x 2 x 袖橫密(針)+縫耗針數袖闊尺寸計算方法有如下幾种:a.在羊毛衫產品中,憶知挂肩尺寸(即夾闊尺寸)后,取袖山高(男裝衫袖山高9~11cm.女裝衫10~12cm.童裝衫7~8cm)然后可計算袖闊尺寸;但一般生產設計中,其袖山尺寸一般均由客人決定的.b.工作實踐經驗:袖闊尺寸= 夾闊(挂肩)尺寸 - 測量因素在羊毛衫款式設計工藝中,測量因素:男女裝為2~3cm.童裝為1~1.5CM.C.根據款式來決定在羊毛衫款式設計工藝中,袖闊尺寸常常可以根據夾闊尺寸和款式來決定.其袖闊尺寸與夾闊尺寸在不同款式中其關係如下:直夾直膊型中袖闊與夾闊之間的關係袖闊尺寸= 夾闊尺寸 (即戶挂肩尺寸)例如:某款直夾直膊衫的夾闊8 1/2寸.其袖闊尺寸亦為 8 1/2寸.入夾衫型中袖闊與夾闊這間的關係夾闊與袖闊尺寸總是相差2~3cm.例如:某款入夾衫的夾闊尺寸為21cm.則其袖闊尺寸為18cm.其關系式:袖闊尺寸= 夾闊尺寸-(2~3cm)彎夾衫型中袖闊與夾闊的關係夾闊與袖闊尺寸總相差至少4~5cm以上例如:某款彎夾衫的夾闊尺寸為21cm.其袖闊尺寸在工藝計算中做16cm即可,其關係式:袖闊尺寸= 夾闊尺寸-(4~5cm)尖膊衫型中.袖闊與夾闊之間的關係夾闊與袖闊尺寸相差6cm左右例如:某款尖膊衫的袖闊為18cm(一般設計工藝中只知袖夾).其夾闊尺寸在工藝設計計算中做24cm即可.其關係式: 夾闊尺寸= 袖闊尺寸+6cm馬鞍膊衫型中袖闊與夾闊之間的關係夾闊比袖闊小2.5cm左右例如:某款馬鞍膊衫的袖闊為22cm.其夾闊尺寸在工藝計算中做19.5cm即可,其關係式:夾闊尺寸= 袖闊尺寸-2.5cm在尖膊.馬鞍膊款式計算中,常在工藝生產辦單上不直接給出夾尺寸和膊闊尺寸.我們又如何利用它們之間的關係進行計算呢這一點我們在此就作討論了.經過大量的設計師實踐經驗.總結得下計算方法:馬鞍膊的有關計算男裝膊闊= 胸闊尺寸x0.75男裝夾闊尺寸= 胸闊尺寸x0.55女裝膊闊尺寸= 胸闊尺寸x0.7女裝夾闊尺寸= 胸闊尺寸x0.5由於尖膊衫產品在設計上,不必知道膊闊尺寸,而利用其它關係直接求出夾闊尺寸即可,其計算方法如下:尖膊衫款式男裝夾闊尺寸= 胸闊尺寸x0.55女裝膊闊尺寸= 胸闊尺寸x0.7經驗提示:V領,有袋子開胸背心:凡開胸衫,若胸貼是做單層,由前幅要分左右兩幅織,若胸巾是做雙層,則可中挑空1支針1幅織上,縫盤剪開縫.收V領形最好是同專數同支針數完,如:2---2---x,如在不對專數的情況下(或針數)則2---1---y,2---2---x,收領是先收大花,後收小花,專數先快後慢.背心在收夾外要先落夾(約落1寸的針數)後,即收夾,這樣縫出來的衫夾圈靚.如沒有夾巾的背心,則要收幾次急專數的大花.有袋的衫,但沒有給了同位置的尺寸,就做袋頂至膊54cm左右,袋至胸貼的距離約7.5cm,在胸闊小的情況下或任何情況下做袋至胸貼的距離,大於袋至夾邊的距離1.5cm.鈕如果釘在衫片上,則一定要做多一條底貼托底,前幅要比後幅多開最少貼闊的針數,(每幅計)鈕如果釘在貼上(如圖)則要減去貼闊寸數後照數計,(不用加底貼).袋長與袋闊在沒有給尺寸時通常做,16 × 14,做暗袋可落袋紗,織完衫片後,挑袋紗上1行織袋布,(袋布一般織腳至落袋紗的專數的2倍.)袋口貼另織,縫盤縫.有袋但不開胸的V領背心,兩袋的距離一般做18cm左右,領貼一定要開包針,(底包).經驗提示:一字領(船領)的做法:前後幅專數 = 身長 - 腳高 - 領邊闊 ×專數領做法:要以膊闊的寸數來計算,以後領爲准照數計.元同(單邊)領照寸數計1.5寸左右的針數來開針,前領在領窩中針數比後領開多約1.5寸的針數,(爲前領深,如圖)1×1,2×1的領貼照數計再加3~4寸的針數來開針,前領在領窩中的針數要比後領開多約3寸的針數.例:領深爲5cm(頂至頂)的雙層領做法如下圖,(約60cm的膊闊).前領一條: 後領一條:放眼1/2專 1 1/2專放眼1/2專 1 1/2專1×1 四平 6 1/2專 1×1 四平 6 1/2專"29支取中留54支(面1/2專元同扭位)" "29支取中留42支(面1/2專元同扭位)"1×1 四平 7專 1×1 四平 7專116支單元同1專放疏(底包) 104支單元同1專放疏(底包)領爲元同的做法元同領一般做單邊)放眼1/2專 2 1/2專放眼1/2專 2 1/2專48 ×中留96支扭領位 × 48支 48 ×中留84支扭領位 × 48支單邊 (放眼1/2專) 7專單邊 (放眼1/2專) 7專2 1/2專放眼1/2專 2 1/2專放眼1/2專196支單邊紗上疏 184支單邊紗上疏2. 袖山頭針數的計算和確定袖山頭針數即是袖仔收完夾時所剩的針數,但對直夾直膊衫來說,袖山頭針即是袖加完針的最闊針數.而對彎夾衫來說其袖山頭針數一般規定為10~12cm闊的尺寸針數.當然一點對羊毛衫設計來說,不是固定的.也可以做14cm.或更大些,但一定要籤客戶的要求去做,所以說袖山頭針數對不同款式和不同的要求而不同;以后我們在嚇數工藝計算中要謹慎小心.入夾衫袖山頭針數的計算公式袖山頭針數= [前身挂肩平搖轉數+后身挂肩平搖轉數-縫耗轉數]÷身直密(轉)x袖橫密(針)+縫耗針數3.袖仔收針次數計算公式袖仔收針次數= (袖闊最大針數-袖山頭針數)+ 每次兩邊收去針數4.袖咀羅紋開針針數計算公式袖咀針數= 袖咀闊尺寸x2x袖咀羅紋橫密(針)+縫耗針數根據設計實踐經驗.袖口尺寸男衫為11~13cm闊.女衫10~12cm闊.童裝衫為8~9cm闊,具體工藝尺寸按規格要求.羅紋彈性和坯布組織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