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点7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的差异

考点7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的差异

考点7 比较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和 人文环境特征,分析“因地制宜、优
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c)
自学导航:
1、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什么?该线与哪条 等温线、哪条等降水量线接近? 2、南北方的分界线也是哪两种气候类型的分 界线?南北方是怎样划分的? 3、我国南北方人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存在很 大差异,哪一自然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我国北方地区在气候、河流、生产、生活 方面有什么特点? 5、我国南方地区在气候、河流、生产、生活 方面有什么特点?
气温oC
下列图幅中,表示北京气温、降水年分 配情况的是( )
相对较发达 相对落后
较为湿润
气候干旱
经济发展水平
结论:东部相对发达,西部落后。
南北方、东西部在发展本地区经济时, 要坚持什么原则?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东西部如何优势互补? 西部为东部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优化能 源结构,方便人民生活;东部为西部地区 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增加就业机会。
西部大开发战略
根据自然环境的差异,可将 全国分为四个大区
秦岭
淮河
图中黑色线段以 东以南地区在气 候类型上的共同 点是什么? 季风气候。 该地区被称为 东部季风区。 习惯上把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南方和北方。
我国南北方的 分界线是什么?
秦岭 淮河
秦岭—淮河
(一)我国南北方是怎么划分的?
以 秦岭—淮河 为界,大体上
北方 ,以
将 东部季风区 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 区域。秦岭—淮河以北为 南为 南方 。 为界?
探索:为什么要以 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一线与哪条等温线、哪条等 降水量线接近?
0oC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秦岭—淮河以南、以北地 区,差异显著。
比 较 南 、 北 方 的 区 域 差 异
北部: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摄氏度,大地一片枯 黄,河流冬季结冰。 南部: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摄氏度,大地一片绿 意,河流冬季不结冰。
中东部分界线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 雪峰山,中西部分界线是贺兰山和110经线。
西部风光
方面 地形 自 气候 然 资源 人口 城市 交通
东部地区
平原丘陵为主
西部地区
高原、山地为主
环 境 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 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 人 人口密集,人才多 人口稀疏,人才缺乏 文 城市较少 环 城市众多 境 交通发达 交通落后
800
北部:比较干燥,河流水量小,旱地。 南部:比较湿润,河流水量大,水田。
南北方差异
内容 区域 秦岭—淮河以北
0oC以下 少于800毫米
秦岭—淮河以南
0oC以上 800毫米以上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月均温(气温) 年降水量
气候类型 河流特点 耕地类型
自 然 温带季风气候 环 境 河流少,水量小,
西部地带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云南、 贵州、西藏、内蒙古、广西等省、自治区。本带地处我国的西 部,深入内陆,地势较高,地域辽阔,人口较少。从总的方面 看,自然资源最丰富,而经济基础、科技力量、交通运输等条 件都不如东部和中部地带。本带经济发展主要是大力发展农林 牧业,稳定粮食生产,加强草原、牧区建设,种树种草,改善 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加快发展交通运输,对现有铁路干线 的电气化改造,建设与中部、东部沿海地带联系的铁路干线, 大力抓好公路建设,在地广人稀的地区发展地方民用航空事业。 加强地质普查和勘探工作,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发能源、矿产资 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加工工业。在经济技术基础比较好的城市 和地区,积极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造,提高技术水平。大力做好 人才培养工作。加强与东部、中部地带的合作与联合,加强西 部地带内部各地区之间的横向交流。加快陆地边境口岸建设, 积极发展边境与对外贸易。国家对西部地带继续实行“六五” 计划时的各项优惠政策,做好各项基础设施,为今后大规模经 济建设作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人文条件: 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
如下图所示,甲乙两地是哈尔滨和广州的年平均气温 曲线图,读完后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中,位于南
甲地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乙地
乙 方的是____,
(2)哈尔滨是_甲 _曲线, 广州是 _乙 _曲线 (3)如果想在春节期间 看冰灯的最好去处是 甲 ,如果想在春节期 ____ 间欣赏花市的最好去处 乙 。 是_____
目的:缩小东西部差距,改变西部落后的面 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主要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等。 意义: 经济的角度:见目的 政治的角度: 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维护民族 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
西部经济腾飞的有利条件:
广袤的土地、壮美的山川、丰富的资源 自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件:
12个省级行政区 2个自治州
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 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省、市、自治区。本带 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上,面向海洋,背靠大陆,地表 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人口密集,交通方便,历史 开发较早,技术条件较好,宜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 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带。本带经济发展主要是加强传统工 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力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知识 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使产品向高、精、尖、 新方向发展,加快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 的建设。限制耗能高、用料多、运量大、“三废”污染严 重的产业和产品的发展,逐步把一般产品转移到能源、原 材料资源充裕的地区生产。使这一地带逐步成为中国对外 贸易的基地,培养和向全国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基 地,向全国传送新技术、提供咨询和信息的基地。促进和 帮助中部和西部地带的发展。
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 湖南等省、区。本带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带和 西部经济带之间。因此,本带最大的特点是过渡型的经济带。从 总的方面看比西部地带基础好,但不如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地带 资源比较丰富,水能和森林资源也很丰富。经济基础比较雄厚, 交通运输比较发达,科技力量比较强,历史开发比较早,传递信 息比较快。本带经济发展主要是加快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建设,发 挥全国性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的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 城市和地区,积极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促 进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稳定增长。大力发展同东部、西部地带的 横向经济联系。有计划地接收从东部地带转移过来的消耗能源、 原材料多的产业和产品,积极扶持地方采矿业发展,加强自西向 东的运输通道建设,使之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布局由东向西逐步转 移的重要纽带。
冬季普遍结冰
河湖众多,水量大, 冬季普遍不结冰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一年二熟到三熟 水稻 米饭
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耕作制度 产 人文环境 小麦、玉米 主要农作物 饮食习惯 --生活 面食
南北方差异的形成,哪一因素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气候因素
1、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范围如何? 2、我国东部地区在地形、气候、资源、人口、 城市、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有什么特 点? 3、我国西部地区在地形、气候、资源、人口、 城市、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有什么特 点? 4、我国西部地区(如新疆、西藏)经济腾飞 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5、为促进西部地区发展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 略?著名工程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6、东西部地区如何优势互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