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蔬菜病虫害及综合防治 PPT

蔬菜病虫害及综合防治 PPT


登记作物名称 黄瓜 大蒜 棉花 苹果树 柑橘树 苹果树 苹果树 大白菜 花生 黄瓜 番茄 马铃薯
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巴斯夫 欧防洲止公对司象)名称 登记作物名称 防止对象名称
霜霉病
番茄
晚疫病

黄瓜
疫病
炭疽病
辣椒
疫病
疮痂病
葡萄
霜霉病
斑点落叶病
荔枝
霜疫霉病
轮纹病
西瓜
炭疽病
蔬菜病虫害 及其综合防治
第一部分 蔬菜病害及其综合治理
一、蔬菜病害特点
1、病害种类多
蔬菜种植面积大、集中、复种指数高、品种结构布局复杂,尤其保 护地面积的扩大及其特殊条件,使病害问题突出。
全国面上蔬菜病害总数500余种,其中危害严重的有数十种。每种 蔬菜多有几种甚至几十种病害。 山东近60种蔬菜上,病害种类达350多种
萝卜霜霉病 萝卜霜霉病
葫芦科蔬菜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 为害状
莴苣霜霉病
莴苣霜霉病
葱霜霉病
3、发病特点 ■ 侵染来源(病害及其病原种类不同有差异)
卵孢子在土壤、种子内越冬 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等场所越冬,田间孢子囊再 侵染频繁 ■ 发病条件 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 (保护地阴雨天和晴天的交替和昼夜温差大) 风、气流、雨水等传播
大白菜、小白菜、甘蓝、萝卜等; 葫芦科蔬菜蔬菜霜霉病:
黄瓜、西葫芦、南瓜、冬瓜、丝瓜以及水果 类的西瓜、 甜瓜等
莴苣、葱、洋葱霜霉病等
2、症状特点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白 菜 霜 霉 病
叶表面不规则的淡黄色病斑、背面生白色霜 状霉层
甘 蓝 霜 霉 病 叶表面形成黄色病斑
萝卜上发病症状基本同白菜上的症状。 萝卜霜霉病
(三)、防治方法
有 害 生 物 防 治 方 法
植物检疫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物理及机械防治
(四)、蔬菜上几类重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传染性病害★) 霜霉病类 疫病类 灰霉病类 萎蔫(枯萎)病类 病毒病 根结线虫病 叶斑病类……
第一类:霜霉病类(真菌类) 1、病害种类: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二)、传染性病害 病原生物(因素)侵染造成的病害。
真菌、细菌(又称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包括原生动 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 以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引起的病害最多。 每种蔬菜上都有这些病原所引起的病害。
上述两类植物病害常常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非侵染性病害常常诱发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低温使蔬菜生长衰弱 易诱发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后蔬菜生长弱,抗逆性减弱,易受不良环境条 件影响。
■ 生态变温法(高温闷棚)控制 选晴天的中午密闭大棚,使棚温自然上升至瓜秧顶端处温度达45~ 48℃,维持恒温两个小时,间隔7~10天,处理2次。 ■ 药剂防治 喷药时间,应在上午10点后下午4点前施药。
25%甲霜灵(瑞毒霉)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8%瑞毒霉锰锌 90%疫霜灵粉剂 60%甲霜铜 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5%吡唑醚菌酯, 55%代森联)
第二类:疫病类
1、病害种类:
番茄晚疫病 茄子绵疫病 辣(甜)椒疫病 黄瓜疫病 西瓜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 ……
2、症状特点
番茄晚疫病 果实、茎部、嫩枝、叶片均发病。 果实:初在果面上产生大型不规则(大片)水浸状污斑,暗绿
色,逐渐发展成中央黑褐色,四周淡褐色的大斑,病斑一般不软 化,病斑裂缝处长出白色绵霉状物。
(不包括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名、特、稀有特色蔬菜的病害)
2、曾一度大发生、危害严重的病害已能有效的控制 大白菜三大病害、瓜类枯萎病、霜霉病等
3、有些次要病害已上升为主要病害 各类蔬菜根结线虫病普遍发生
4、有些病害发生普遍、危害性逐年加重 如各类作物上的病毒病等。
5、生产上经常出现一些病害新问题 土传病害加重(保护地) 根腐病(镰刀菌、腐霉菌、白绢菌);
农药药害: 如:2,4—D进行番茄蘸花保果,若浓度过高会造成茎 叶畸形皱缩,叶片变为鸡爪状。
除草剂.如用量过大,药害
二苯醚类除草剂药害
■ 遗传缺陷(或基因异常)病害。
■栽培管理条件不当引起的病害
▲营养失调(缺素症) 以营养不足引起的缺素症最为常见和影响大。
缺钾
缺硫
缺铁
缺镁
缺铁
缺钙 缺硼
大量元素较少出现对植物的毒害; 而微量元素则容易造成毒害,特别是硼和锌更容易造成毒害。
4、综合防治 应在选用抗耐病品种的基础上,采用改进栽培措施和药剂防治的综 合防治措施(保护地蔬菜霜霉病)。 ■ 选种抗耐病品种 ■ 改善和加强栽培管理 配合施足底肥、营养钵育苗,使苗壮苗旺,移栽后及生长前期尽量 控制浇水量,促根系发达,减少下部叶片发病(露地栽培的要尽量 远离保护地)。 目前温室大棚内栽培的黄瓜,一般应控制在温度20~25℃,湿度在 75%以下,即温、湿双控(通常称为生态防治)。
每一项新的种植业的引进开发随之而来的即是病害新问题。
二、蔬菜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病害类别
两大类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 传染性病害
一、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 ■ 物理因素恶化所致病害
日灼
冷害、冻害、寒害
涝害
番茄裂果 水分失调
■ 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等) 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臭氧(O3)造成的气候斑点病。 工业废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等造成的植物伤害。 水源和土壤的污染,主要有工业废水、农药等。
炭疽病
柑橘树
炭疽病
叶斑病
桃树
褐斑穿孔病
炭疽病
甜瓜
霜霉病
早疫病
葡萄
白腐病
早疫病
西瓜
蔓枯病
西瓜
疫病
■ 药剂及施药方法的改进 粉尘剂 : 10%百菌清复合粉尘剂,每亩大棚1Kg; 5%霜克粉尘剂或霜霉威粉尘剂,每亩大棚1Kg 烟剂: 10%百菌清烟柱,45%百菌清片剂(有各种含量的剂型) 等,按每亩大棚250克施用。
关于缺素症的诊断,应与侵染性病害相比较,也可采用局部施肥的 方法诊断。
▲关于其他栽培条件影响(水肥、管理等)从略
光线不足、密度过大、播种过早或过迟、杂草过多等造成苗 瘦发黄和矮化
以及不实等各种病态。
非侵染性病害不是由病原物传染引起的,因此表现出的症状只有病 状而没有病征,这就可以通过检查有无病征初步确定是否非侵染性 病害。
叶片:多从叶尖开始,形成水浸状圆或近圆形污斑,病 斑背面生稀疏白色霉层。
茎及枝条:多在幼嫩处开始,软腐、缢缩,上部萎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