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理论理想主义:缔造永久和平,主张建立超国家组织、法则,维护和平。
例如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主张建立国际联盟,但把美国的领导作用与国联结合,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现实主义: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认为国际组织的制的世界是不理智的,主张用权利来维持。
例如卡尔对国联的批判,认为有其固有局限缺陷:表现:1、国际社会没有同等对待不同国家,具有双重标准。
2、国际社会难以看到国际道德的作用,看到的是大国间的权利和利益。
卡尔总结国际组织发挥作用要具备一定条件:1、共同道德标准,一视同仁,不能有双重标准。
2、共同利益的认同而不是单个利益,也就是组织的整体利益大于部分利益。
3、超国家的权力,即国际组织的权力大于成员国的权力。
国际组织的内涵1、国际组织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国际机构,强调跨越国界。
2、是由不同国家或其政府或不同国家的自然人或法人组成的机构,既可以为国家,也可以为自然人或法人。
3、具有较完整的结构体系。
4、它根据其组成分子间的协议而建立,基于组成分子的是其组成分子集体契约的结晶。
5、具有特定的目的和使命。
6、在国际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国际组织未来发展趋势呈现的特点1、数量方面,今后不会有大幅度的增加,会趋于重新的分化和组合。
2、其职权范围在逐步扩大。
1.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是条件。
2.专门性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对国际世界的贡献也不可忽视。
国际组织在国际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1、国际组织对国际格局的独特作用1、国际组织是多国机构,普遍认为其结局问题比较对其有信任感,直接或间接成为国际力量的补充。
2、国际组织有协调职能,他能协调国际关系,增进国家之间的协调与协作,为各国之间的交流提供场所和平台。
2、极少数地区性国际组织可构成国际格局的主角,以欧盟为例或者第三世界的东南亚国家联盟。
3、国际组织在格局对抗中充当国际格局主角的工具和制约力量。
国际组织受到新因素的制约1、国际组织受新的国家因素的制约,主要指大国的干预和控制,国际组织与其成员国相互制约的关系向更深层次发展。
2、普遍性国际组织受来自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挑战,也有主权国家的挑战。
我国对于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权的立场1、否决权有悖于各国主权平等的原则,与国际关系平等化背道而驰,已失去了完全存在的基础,应予以取消。
2、鉴于5个常任理事国反对态度,如将否决权取消,尚不现实,应设法限制其使用范围,如单票否决权改为两票否决权,或将被否决提案复交联合国大会复审。
3、不能否定现有常任理事国否决权做决定,绝不能将否决权扩大到新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与国联的继承关系八国集团八国集团的作用和特点:作用:1、协调八国集团成员在经济、政治、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具体政策。
2、就重大的国际问题提出倡议和解决方案,通过与其他专门性的组织合作,加以落实。
3、成立八国集团下属的专业工作小组,研究具体的专业问题,推动新兴问题领域内新机制的创建,新制度的制定。
特点:1、八国集团产生影响的领域扩大,从最初的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安全和其他领域。
2、八国集团在各领域的影响程度在加深,报国倡导的机制规定及相关专业工作组的增多。
各国对八国集团吸纳中国的态度美:犹疑消极。
中国加入八国集团会提高中国的地位,这样不利于美国打压限制中国。
中国与法等国结合会阻碍限制美国。
德法:为平衡美国单边主义的战略,积极支持中国加入八国集团。
日本:持暧昧态度。
日本很珍视自己在八国集团中作为亚洲第一代言人的地位。
俄国:表示欢迎,但人微言轻。
积极推动,乐于其成。
中国应对三种战略方案的利弊分析。
一、保持现状,拒不加入八国集团及其下属的各种机制。
收益:1、有利于保持我过政策的连续性,保持我国在国际关系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2、不需要承担加入G8的各种义务。
弊端:1、减少了中国在诸多领域内或者国际游戏规则的发言权和制定权的机会。
2、刻意与八国集团保持距离,不利于我国与西方大国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无助于中国与西方大国之间问题的沟通和矛盾的解决。
3、如果中国拒绝参与G8的任何协调机制,无助于保障世界经济的有序进运行,从而也危害到自身的利益。
二、全面参与八国集团的各项机制,成为八国集团的一员。
(现阶段不适合中国的发展)收益:1、有助于我国进一步参与国际事务,深入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2、中国参与G8符合战略机遇期的需要,有助于为我国的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3、中国参与G8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弊端:1、八国集团可能利用其民主、政策和市场经济的招牌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在制度上和发展模式上考虑西方的态度。
2、一旦中国与八国集团在某项领域达成一致,哪么中国就必须遵守该决议,调整自己的政策,要求中国做出某些妥协和让步。
3、加入八国集团后其他成员国可能要求中国做为国际问题的解决做出更多实质性的贡献。
三、有选择地部分参与八国集团机制(成本小,风险也小)利弊:实施难度比较大,能使我国实现收益和弊端的平衡,提升大国地位,加强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联系,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淡化八国集团作用,推动二十国集团和四国集团,取代八国集团。
利弊:二十国集团是在八国集团下成立的,其核心仍是八国集团。
美国也不太会支持四国集团。
俄谋求八国集团上合组织上合组织的成立背景1、由于人类生存安全遭到威胁的环境污染、贫困、贩毒、难民等全球问题日益突出2、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的破坏有增无减,各国各地区加快了区域合作的步伐,上合组织应运而生。
上合组织的建立过程1996年,五国元首在上海首次举行会晤,最初是从安全问题着手。
1997年4月,五国元首在莫斯科会晤1998年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五国会谈,有边境问题变成区域合作1999年8月,在比什凯克举行。
2000年6月,6国首脑会晤,上合成立中国在比什凯克提出的四点主张:1、继续加强在地区安全上的合作2、继续打击危及地区稳定的三股势力。
3、继续推进地区经济合作发展4、继续推动复兴古老的丝绸之路5、继续在重大问题上和联合国事务中加强磋商、对话和协调上海五国机制与上合组织1、标志着该地区已经有特定国家参与的封闭组织变成一个没有国家数量限制的开放性区域组织。
2、上合组织的攻难已经由单一、局部的边境范围内相互信任与合作的机制变为多领域全方面的合作组织3、组织机制的创立和逐步完善是上合组织相对于上海五国的重大发展。
4、上海五国机制不是一个国际组织,也没有制定章程,只是陆续提出一些发展各国之间合作的一般性愿望和原则,上合组织明确阐述了合作的宗旨、目标任务上合组织的宗旨1、加强成员国的和平友好2、合作,推动建立民主政治新秩序3、共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4、鼓励开展新能源经贸安全领域的合作上合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相比的特点1、上合组织是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国倡导,在中国成立,用中国城市命名的组织。
2、上合组织是欧亚大陆最大的地区性合作组织3、上合组织是一个以安全为先行目标的多变合作组织。
4、上合组织是不结盟的,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其他国际组织的。
5、上合组织是一个贯穿着互利、互信、平等协商、尊重多种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地区合作组织6、上合组织是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共同参加,并起重要作用的地区合作组织上合面临的挑战1、从911事件后,美国军事力量进军中亚,成为中亚反恐战争中的主角。
中亚各国需要美国,但对上合组织造成很大冲击2、上合组织成立时间短,机构尚待完善,会晤成果急需落实。
面对突然的复杂局面不能有效的采取快速措施。
3、上合组织的经济合作相对滞后,美国在中亚的贸易渗透很深4、作为新的国际组织,各成员国具有多重国际角色,他需要处理好多边的和双边的关系。
5、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文化纽带、文化合作受到冲击,中亚地区是汉儒、伊斯兰、斯拉夫和印度四大文明的交汇点,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加强文明对话与文化合作有重要意义。
上合组织面临的挑战和对应之策1、继续完善法律基础,强化并扩大各成员国的合作。
2、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上合组织的作用3、通过实施对成员国有意义的具体项目来深化本组织的的经贸合作4、通过本组织框架经济的持续发展来提高各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保障成员国的社会政治稳定。
扩大科教领域合作区域性国际组织的特征1、其成员一般限于特定地区的国家地区或具有明显的地理邻近性2、成员国之间往往基于民族历史文化等原因,有某种共同意识,或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方面相互依赖3、特定地区的国家在解决争端,维护本区域和平与安全,保障共同利益或发展经济文化关系等方面,有进行广泛合作并结成同盟的要求东盟的宗旨1、以平等和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2、遵循正义,国际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3、同国际和地区组织进行紧密和互利的合作。
中国对东亚合作的三点主张1、东亚合作应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合作。
2、东亚合作应是促进国家间和谐相处的合作。
3、东亚合作应是尊重社会制度和文化多样性、多元化发展的合作。
中国与东盟全方面合作关系的原因分析1、相同的历史遭遇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2、地缘优势,地理位置接近,而且众多的海外华侨的影响。
3、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在资源、能源、劳动力方面4、国际格局变化的影响影响中国与东盟的障碍1、中国威胁论的提出2、南沙问题和台湾问题3、华人权益的保障中国与东盟怎样实现互信1、中国应该有更大的耐心,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理应与东南亚国家沟通互信2、在安全、合作交流方面,中国承担更多的义务和更大的作用3、更积极支持东亚一体化4、在对台政策上,在坚持和平统一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两岸接触的良好势头,免除东盟对战争的恐慌。
东盟应当怎么做北约在冷战后继续存在的原因1、冷战结束,虽大规模冲突没了,但是欧洲地区性冲突确空前加剧,欧洲安全问题更加迫切,需要北约来应对安全危机2、北约成立时,除了要对抗苏联,在一个目的就是压制德国,苏联解体后,德国更强大了,保留北约可以约束德国和减少周边国家的担忧。
3、苏联解体后,美国企图建立全球霸权,需要利用北约加强自己在欧洲乃至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
4、也有防范俄罗斯东山再起的因素东欧为什么加入北约1、东欧国家虽脱离了苏联,仍有恐苏心态,担心再受到俄罗斯的控制。
2、冷战结束后,欧洲地区冲突日益加剧,使得这地区出现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中东欧需要一个安全保障3、中东欧为了在政治上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在经济上得到援助,想通过加入北约来回归欧洲怀抱。
北约新战略:内容:通过政治军事手段,维持民主、人权和法制,不仅保证成员国的防务安全,还要为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
特点:1、将集体防御原则拓展为捍卫共同利益,将干预范围也扩大到欧洲之外。
2、北约的行动自由扩大了,其行动不在以联合国目的授权为前提。
3、北约的决策原则由一致同意变为自愿联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