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代谢

骨代谢


降钙素治疗绝经期骨质疏松的依据
b 血浆雌激素水平(ng/l) * * 100
**
80 60 40 20
80
**
*
60 40 20
*
0 c 降钙素代谢清除率(1/24h) 500 400 300 200 100 0
健康经期妇女n=10 (18-25 岁)
0 d 降钙素生成率(ng/24h) 50 40 30 20 10 0
健康绝经后妇女n=4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n=11
*
*
**
**
健康经期妇女n=8(35-40岁) “p<0.01” (Reginster JY et al .,1989)
骨质疏松—概论
• 定义:单位体积骨组织量减少、骨结构
破坏、但骨组织钙化正常的一种骨病。
• 病理: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骨质
丢失,强度减弱。
减轻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骨痛
降钙素对转移性骨肿瘤疼痛的疗效
20 16 疼痛程度 12 8 4
0 10 20 30 40 50
密盖息
时间(日)
60
疼痛程度:0=无疼痛;6=轻微疼痛;10=中等疼痛:16=严重疼痛; 20=极度疼痛
密盖息
治疗高钙血症 没有血钙过低的危险
降钙素对高钙血症患者血钙水平的影响影响
6 9 时间(月)
12
-4
3
密盖息 明显减少骨质疏松患者的 骨折发生
密盖息治疗骨质疏松患者24个月后,椎骨及外周骨骨折明显减少 治疗方法(患者人数)
维生素复合剂(10) 维生素复合剂+钙剂(7) 维生素复合剂+钙剂+降钙素(9)
脊椎骨压缩性骨折次数 周围骨骨折次数
2.4+/-0.8 2.0+/-0.6 1.0+/-0.6 3 6 1
密盖息 减轻Paget′s病患者的骨痛
作者 DeRose(1974) 每周剂量(IU) 治疗时间(病人.年) 病痛缓解程度 150-700 102.1 中断治疗者 15/19(79%) 2/51(3.9%)
Hamilton(1974)
Kanis(1974) Bouvet(1977) Fomasier(1978) Kuhlenkordt(1981)
骨质疏松 —影响因素
饮食因素 低钙及高蛋白摄入 乳糖耐受异常 酒精中毒 咖啡因 吸烟 肝病 钙吸收异常 年龄增长 服用制酸剂 内分泌因素 雌激素缺乏(绝经期) 雄激素减少 皮质醇产量减少 降钙素缺乏 药物 肝素 皮质醇 抗惊厥剂
骨质疏松
肾功能 高钙尿 慢性肾功能衰竭
患者活动减少
Vit.D 饮食缺乏Vit.D 缺乏日晒
羟脯胺酸/肌肝(mg/g)
40 30 20 10 0
基线 12个月 *
基线
12个月 **
ö Ù Ó ã ½ µ ¸ Æ Ë Ø Ö Î Á Æ × é ° ² Î ¿ ¼ Á Ö Î Á Æ × é
* P<0.01; **无意义
密盖息 增加骨质疏松患者的全身钙含量
降钙素治疗后患者体内总钙含量的变化
100-200 IU qd 50-100IUqd或qod 治疗4-6个月以上 5-10IU/Kg 1-2个剂量
100 IUqd 50-100 IUqd 或qod
100-200 IUqd 50-100IUqd或qod 治疗3个月以上 5-10IU/Kg 1-2个剂量
— 50-100 IU bid
200-400 IUqd 100-200Ubid 治疗4-6个月以上 200-400IUqd
6-8
23-29
时间 (月)
密盖息
增加绝经期后妇女腰椎合股骨干骨钙含量
腰椎
9 6
** ** **
股骨
3 2
** **
(15) 骨矿浓度变化 +/-%
** (15)
骨矿浓度变化 +/-%
3 0
**
**
(15)
1 0
(15) **
-1 -2 -3
**
**
-3 -6 -9
**
(15)
(15)
**
3
6 9 12 时间(月) ()内是患者人数 鲑鱼降钙素100IU/隔天 鲑鱼降钙素100IU/天 对照组:口服钙剂1g/天 *p<0.005;**p0.01
18 血钙浓度(mg/dl%) 16 14 12 10 8 治疗前 治疗后 100IU鲑鱼降钙素肌注30天 P<0.001
密盖息的适应证及推荐剂量
皮下注射 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 -继发性骨质疏松 骨痛 Paget’s病 高钙血症 肌肉注射 鼻喷剂
100 IUqd 50-100 IUqd 或qod
密盖息的副作用
一般而言,密盖息的不良反应较少,偶见:
• 消化道反应:恶心、极少出现呕吐、腹泻
• 血管舒缩反应:轻微面色潮红、发热 •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皮疹、疼痛 • 它的不良反应是剂量依赖性的,随着治疗
的进行自然消失
• 禁忌症:对降钙素过敏者禁用
密盖息鼻喷剂的不良反应更加少见
密盖息的良好耐受性
密盖息鼻喷剂的耐受性
316名患者经密盖息鼻喷剂治疗后 仅产生轻微的全身和局部付反应 全身付反应(8.2%) 局部付反应(6.3%)
密盖息 固定钙质,解除骨痛
• 固定钙离子,增加骨质量 • 抑制骨溶解,防止骨质继续流失 • 迅速解除各种骨病引起的骨痛 • 减少椎骨及股骨的骨折危险 • 治疗高钙血症,无血钙过低的危险 • 不良反应极少,耐受性良好 • 鼻喷剂与注射剂同样有效,且耐受性
(Wallth et al,1981)
密盖息 明显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 生活质量
密盖息治疗骨质疏松患者的总体疗效
第一治疗周期 治疗效果 n % 第二治疗周期 n % 第三治疗周期 n %
极好
较好 中等 无效 患者人数
48
66 28 14 156
31
42 18 9 100
22
42 11 3 78
28
54 14 4 100
14
24 3 1 42
33
58 7 2 100
(Rava and Sabucci 1983)
密盖息有效减轻骨痛症状
骨痛是下列骨病的常见症状
• 骨质疏松 • Paget’s 病
• 转移性骨肿瘤
密盖息
明显减轻骨质疏松患者的 骨痛症状
3.0 痛

2.0
(13) (12)
度 1.0 程 0
时间(月)
4 8 12 16 20 24 28 ()中为患者人数组1∶1g钙 组1:lg钙qd+100IU 降钙素qd 组2:lg钙qd+50IU 降钙素tiw
骨代谢—概论

• •
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动态过程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参与骨代谢 骨钙与血浆钙均处于平衡状态—钙平衡
骨代谢—调节
• 调节钙平衡有多种因素
甲状旁腺素(PTH) 降钙素(CT) Vit.D 雌激素、雄激素等
• 骨代谢主要表现为钙平衡,即骨与血浆
间的钙平衡
• 如果骨吸收与骨形成间失去平衡,则导致代
降钙素—参与骨代谢
• 降低破骨细胞活力 • 减少破骨细胞数目 • 抑制骨吸收 • 维持钙稳态
降钙素作用于骨代谢的可能机制 降钙素产生
骨吸收
骨矿 含量
骨丢失
血浆钙含量 正常血钙水平
推测 已证实
血浆 PTH
尿钙 (Chesnut Ch et al.,1981) 小肠胃吸收 1.25(OH)2D3 血磷
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性别与种族因素 女性多于男性 白人多于亚洲人及黑人 身材高大者易发病
骨质疏松 —临床症状
• 骨痛:以脊椎和骨盆区为主,为持续性疼痛 • 骨折:以脊椎压缩性骨折及股骨骨折为主 • 肌体活动明显障碍,下肢肌肉出现萎缩
骨质疏松的常见治疗方法
• 雌激素替代治疗,减少骨质吸收,防止病情发展 • 钙剂:当营养不良或消化道疾病为主要原因时效果显著 • Vit.D:促进肠道钙吸收,维持体内正钙平衡
降钙素—镇痛作用
降钙素的止痛作用可能 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来达到的
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 疼痛传导、感知 降钙素 骨髓 (传导)
降钙素
或其他方式
受体
降钙素
前列腺素 致敏痛觉介质
周围神经 (传导)
或其他方式
周围痛觉受体 (转换)
受体
降钙素
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行性
a 基础血浆降钙素水平(p/ml) 100 * *
• 降钙素:直接抑制骨吸收,促进钙固定,阻断病程进展 • 氟化物:稳定骨盐结构,抑制骨吸收
▲ 所以:降钙素比单纯使用钙剂及Vit.D更能直接促进钙固 定,影响骨代谢,治疗骨质疏松。
密盖息
(人工合成鲑鱼降钙素)
• 抑制破骨细胞 • 对抗骨质溶解 • 维持正常骨钙含量 • 有效防治骨质疏松
密盖息 明显抑制骨吸收
+12 +10 +8 +6 +4 +2 0 -2 -4 -6 (6) (6) (5) (3) (3) 组1:有效者 组1:无效者 组2:有效者 组2:无效者 组3:未治疗者 (4) 体内总钙水平(+/-%)
(5)
(6)
(7) (6)
(5) (7) 16-18 ()中为患者人数 (6) 18-24
(6)
谢性骨病
体内钙平衡的主要调节机制
血钙水平 钙吸收 VitD
尿钙
低钙血症 血钙正常 高钙血症
尿钙
甲状旁腺 上皮细胞
甲状腺 c细胞 降钙素
Ca+
+
-
骨吸收
降钙素—概论
鲑鱼降钙素的分子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