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概述一.上古文学:(原始奴隶)古埃及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四七六年西罗马帝国崩溃文学体裁:神话传说英雄史诗戏剧原始时期印度: 神话诗集《吠陀》英雄史诗《玛哈帕腊达》《腊玛延那》欧洲: 神和人同形同性的希腊神话传说“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奴隶时期印度: 迦梨陀娑《沙恭达罗》希腊: 三大悲剧家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一大喜剧家: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开创了悲剧和政治讽刺喜剧的先河.二.中古文学:(封建)公元四七六年--十四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之前东方诸国的文学繁荣时期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日本: 紫式部《源氏物语》被称为日本的“红楼梦”.物语文学--小说故事“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代表作品《神曲》又名《神的喜剧》--《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以结构严密著称,对巴尔扎克的影响较大三.近代文学:(资本主义)十四世纪文艺复兴--十九世纪末期亚非地区备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文学创作受到摧残主要表现在欧洲各国十四世纪----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人文主义文学)核心:以人为本意大利: 卜伽丘《十日谈》法国: 拉伯雷《巨人传》西班牙: 塞万提斯《堂吉诃徳》英国: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为近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莎士比亚的戏剧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愿望尤为集中:1.反对封建的道德束缚,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2.反对封建割据,渴望国家统一;3.抨击人对人的压迫,主张平等互爱;4.反对曚昧,迷信,崇尚科学,理智.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由于它在创作的实践和理论上都是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因而有“古典主义”的名称基本特征:①主张国家统一,拥护中央王权,歌颂贤明君主;②崇尚理性原则,克制个人情欲,宣扬公民义务;③模仿古代文学,重视艺术形式。
三一律: 时间(24小时)不可取地点(一个) 不可取情节(一条)文学体裁: 高雅文学:悲剧史诗颂诗卑俗文学:喜剧英国: 诗人弥尔顿《失乐园》法国: 悲剧家高乃依《熙德》喜剧家莫里哀《伪君子》《吝啬鬼》英国诗人弥尔顿及其作品《失乐园》十八世纪:启蒙文学英国: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菲尔丁《汤姆·琼斯》启蒙文学的典型代表是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他们既是著名的文学家,又是著名的思想家.强调文学的教育作用.典型形式:哲理小说,启蒙戏剧.启蒙文学的典型代表作家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书信体小说(160)、为哲理小说的开创性作品.伏尔泰:《老实人》--展望了“理性王国”的幻想图景.狄德罗:《修女》--揭露教会罪行的书信体小说.卢梭:《新爱洛绮丝》--书信体小说.《爱弥尔》--探讨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忏悔录》--自传体小说.博马舍: 是十八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喜剧作家,其代表作有《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姻》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 狂飙突进运动(德)代表作家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席勒:《阴谋与爱情》歌德的诗剧《浮士德》,被文学家认为是史诗性的巨著.德国作家歌德及其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德国作家席勒及其作品《阴谋与爱情》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消极浪漫主义文学、积极浪漫主义文学消极浪漫主义文学: 以美化中世纪的封建宗法社会、鼓吹逃避现实为特征英国: “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因为他们都居住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并且写过许多描写湖区的诗,故称为“湖畔派”)法国: 夏多布里昂、拉马丁德国: 史雷格尔、布伦塔诺、诺瓦利斯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拜伦英国作家雪莱及其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尖锐化在文艺创作中的表现与反映.尤为突出的国家和代表作家法国: 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 狄更斯、萨克雷俄国: 果戈理、托尔斯泰、契诃夫画坛上的代表画家德国:门采尔俄国:列宾法国:库尔贝德国画家门采尔及其作品《惯偷》德国画家门采尔的作品《巴黎的一天》俄国画家列宾及其作品《托尔斯泰》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伊凡杀子》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查波罗什人给土尔其苏丹写信》法国画家库尔贝及其作品《西班牙妇人》法国画家库尔贝的作品《女人与鹦鹉》法国:司汤达《红与黑》--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巴尔扎克的包括九十多部作品的《人间喜剧》,真实地反映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恩格斯作品有:《高老头》、《幻灭》、《纽沁根银行》、《农民》、《驴皮记》等,反映了人与人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是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左拉: 《萌芽》莫泊桑:《漂亮朋友》又名《俊友》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英国: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出现了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夏洛蒂·勃朗特等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主要矛盾--劳资矛盾的表现:狄更斯《艰难时世》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小人物的苦难和个人奋斗的表现: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人与人间的金钱关系和资产阶级道德的伪善--萨克雷《名利场》十九世纪后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著名作家有: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肖伯纳,英国杰出的戏剧家《鳏夫的房产》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及其作品《大卫·科波菲尔》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及其作品《简·爱》英国作家哈代及其作品《德伯家的苔丝》英国戏剧家肖伯纳及其作品《鳏夫的房产》俄国:文学十分繁荣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果戈理: 《死魂灵》屠格涅夫: 《父与子》、《罗亭》、《贵族之家》冈察洛夫: 《奥勃洛摩夫》车尔尼雪夫斯基: 《怎么办?》陀斯妥耶夫斯基:《罪与罚》涅克拉索夫: 《在俄国谁能快乐而自由》(长诗)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变色龙》俄国诗人普希金及其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除以上三国之外,其他国家也出现了好的作家与作品.德国: 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长诗亨利希·曼《臣仆》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挪威: 易卜生《玩偶之家》社会问题剧丹麦: 安徒生的童话集美国: 诗人- -惠特曼《草叶集》小说家--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杰克·伦敦《马丁·伊登》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四:现当代文学(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二十世纪--现在二十世纪初叶,以高尔基为首的苏联无产阶级文学脱颖而出.《母亲》长篇小说,塑造了文学史上第一批血肉丰满、令人耳目一新的无产阶级形象,奠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马雅可夫斯基:《列宁》长诗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此外,在其他国家还出现了一大批主要用批判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写作的进步作家.法国: 巴比塞《火线》英国: 阿尔德里奇《外交家》美国: 德莱塞《美国的悲剧》海明威《永别了,武器》德国: 布莱希特《卡拉尔大娘的枪》二十世纪的现代文学,思潮纷纭,流派众多.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派等,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危机,写出了人们精神的空虚和对前途的悲观颓废情绪,可以参考借鉴.象征主义——欧美现代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时间: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国家:法国。
先驱者——法国的波德莱尔。
他早在1857年发表的诗集《恶之花》,为第一部象征主义的作品。
前期象征主义的代表诗人:法国的魏尔伦、韩波和马拉美。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象征主义盛极一时。
著名诗人:法国——瓦雷里英国——叶芝和艾略特德国——里尔克,俄国的布洛克法国的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象征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人们内心的“另一世界”才是真实的、美的。
它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和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表现出作者所欲创作的意境。
即用间接的象征,来表现人们的内心精神世界。
戏剧方面有成就的著名的象征主义剧作家有:比利时——梅特林克德国——霍普特曼美术方面著名的代表人物——摩罗。
表现主义在戏剧方面的成就最突出。
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是欧洲表现主义的先驱,主要作品有《去大马士革》三部曲,《灵魂奏鸣曲》。
重要的剧作家有:德国:托勒尔——《群众与人》捷克:凯泽——《珊瑚》、《煤气厂》美国:奥尼尔——《毛猿》、《琼斯皇帝》奥地利:卡夫卡——《审判》、《变形记》凯泽的《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意识流小说——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方法来表现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小说。
时间: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国家:英国、法国、美国意识流小说家认为,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只重视客观环境、人物言行的叙写和故事情节安排,而不重视对人物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他们认为人的性格表现为感性活动、意识活动和内心奥秘。
特征:以意识流作结构,有意忽略故事情节的连贯和完整,让人们在主观的时空框子里活动,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暗示、时序颠倒以及现在与回忆、事实与虚幻互相穿插等手法来展现人物意识流的轨迹。
著名的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有:法国: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英国:沃尔夫——《达罗威夫人》美国:福克纳——《喧嚣和骚动》爱尔兰:乔伊斯——《尤利西斯》被认为是意识流的典范作品。
存在主义文学——二次大战前夕,发端于法国,以宣传存在主义哲学为目的的文学。
包括以加布里埃尔·马塞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和以让?保罗?萨特为代表的无神论存在主义。
基督教存在主义没有追随者,影响不大。
萨特的存在主义宣扬“存在先于本质”,认为“存在”即“自我”,只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和客观才是真正的存在,而且这种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现实,永远是对立的、不可能统一的。
特征: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往往是描写荒谬世界中的孤独、失望及无限恐惧的阴暗心理。
为了消除孤独和面临死亡的恐惧,基督教存在主义教人皈依宗教。
荒诞派戏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于法国,六十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戏剧流派。
荒诞派继承和发展了表现主义突出主观精神和手法荒诞的一面,并深受战后流行于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
特征:对人类的命运持有悲观看法,认为外部世界是荒谬的人的存在是荒谬的,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存在都是“毫无意思、荒谬、无用”的。
反对以文学剧本和对白为基础的传统戏剧程式,打破戏剧要有连贯情节和展示矛盾、激化冲突、解决矛盾的老公式,强调用离奇的、夸大的手法突出人的精神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