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教学随笔10篇

体育教学随笔10篇

竞争还是兴趣?刚开学不久,我指定了几位二年级的学生在课下学习跳绳双飞”,为以后的绳毽的比赛储备队员。

被指定的那些同学练习非常认真,无论是大课间或是平时的课件都在练习,没过多久已经能连跳两个以上了,我看着挺开心。

在看到他们课间练习时发现一个现象,许多同学都开始拿短绳开始练习(三班和四班在一楼,有空余场地练习)。

这种现象出乎我的意料。

平时上课练习时,他们的兴趣并没有那么高啊?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告诉我,他也会双飞了,可以跳给我看。

我不禁想一个问题,到底是要学会与我指定的同学竞争呢?还是出于对不会又具有挑战的练习产生的兴趣呢?新课标提出兴趣是激发和保持行为的内部动力。

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特别重要。

我在平日的跳绳教学过于重视运动技能的系统传授,过于强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比较忽视学生的运动兴趣,结果可能导致学生既没有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也没有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以往在上跳绳课时,教师在课上只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跳的有多快有多好,只要求学生进行不断的练习。

这种枯燥且不具挑战意义教学并没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所以导致跳的本来就很好的学生觉得跳的没意思。

另外统一的计时计数跳让差的学生跟不上而气馁。

这种集体练习反而起到反作用。

根据这一现象,我决定在上跳绳时做一些变化:(1)增加练习内容,让跳绳更有趣味在上课时,我换了一种教学方法,在做准备活动时,我没有采用以往的徙手操,而是用短绳编了一套绳操在配上轻快的音乐,简单易学,学生觉得很新鲜,都在认真的随着我做,非常开心。

准备活动结束后,我对学生说:上节课我们进行了单脚跳和双脚跳绳的练习,同学们对跳短绳都基本掌握了,今天,我们要自己创编花样跳绳的方法。

看一看谁最聪明,能创出更多的新花样来。

”然后也没有让学生站队,而是让学生自由解散,自由练习创编。

结果我发现有很多学生真的在认真的编花样,可是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看到解散就玩了起来,过了几分钟,我吹哨让他们集合,但并没有象以往那样让学生站队集合,而是让他们都聚到我身边。

我问:谁创出花样的跳法了,给大家表演一下。

”有许多学生都举手。

我双叫了几名同学进行表演,学生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跳出了许多新花样,我对他们一一进行了表扬。

(2)混合搭配练习,让跳绳更具竞争准备活动以后,做一些基本的跳绳练习。

组织学生自己找对手,6至8个人一组进行比赛,每组的第一名进行奖励。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几乎都会去找和自己水平相等的学生进行挑战,加大了练习的力度以及学生好胜的心理。

下一次的分组练习时,教师可以干预一下,比如随机分,一排分等,这样跳的好和不好的学生混合一起,起到更好的练习效果。

教师可以巡回指导练习,而不是传统的统一口令,统一分组练习,不仅耽误练习的时间,而且也使练习的趣味下降。

相信通过这些方法,学生有了主动练习跳绳的愿望并形成了奋发向上,跳绳练习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教学就是乐趣发展成为兴趣的转变,也就是能因势利导,使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的过程能积极主动让孩子心情愉快地学习探索体育的无穷奥秘是体育教学的精髓。

在体育教学活动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在于激发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首先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人们在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时所产生的倾向与爱好。

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倘若学生体育兴趣浓厚,将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奋点和积极性,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获得身心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喜悦;倘若缺乏兴趣,将会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的一种沉重负担,体育活动难以顺利进行更不用说达到预期目的了。

因此,遵循心理学客观规律,在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其次从教学设计创新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设计新颖的教法、有趣的游戏,干净、舒适、安全的活动场地,先进的器材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是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充分利用新颖的设计,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积极参与练习的需要、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浓厚兴趣、为学生奠定终生体育锻炼身体打下坚实的基础如:50米快跑,过去就是一味强调练习次数,时间一长,学生觉得又累又讨厌,由于改变了这种方法,利用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追逐跑、接力跑,以及利用体操棒或实心球进行跨步跑,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速度和步幅。

教师就更应该利用游戏来结合主教材进行教学。

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过去就是利用沙池,学生排队练习,练习密度和成绩都很低。

由于贯穿了游戏教学,使学生的成绩和练习密度都有较大的提高。

如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形态和动作进行练习,在练习中带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两手放在头的两侧做兔的耳朵,然后双脚向前跳,跳之前问学生:小兔子的耳朵是怎样动的呢?”然后先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耳朵动一会儿,接着教师又说:看谁跳的动作最好、距离最远,谁最象小兔子。

”这样,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增强他们的好胜心理,最后再进行练习,使学生能主动进行练习,不觉得累和讨厌。

最后因势利导、授之有方地讲解和规范地示范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关键。

多一些宽容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处变不惊的气度,一种坦荡,一种豁达。

宽容是人类的美德。

宽容一如阳光,亲切,明亮。

由于体育课需要从事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既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又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评价,客观上要求进行多方面的交往。

如果说,在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有一些是师生互动的环节,那么在体育课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则占了相当的地位。

因此有人把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称之为课堂小社会”于是,就有了很多有趣的事情:集体跑步的时候,有人会撞到前面的同学;共同跳绳的时候,有人会甩到旁边的同学;一起打球的时候就更多了,撞疼了,踩到了,拌跤了•…无意的倒也罢了,但如果就是孩子调皮捣蛋,故意的。

当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作为教师的我们怎么引导?一味地责骂?严厉地惩罚?……其实,何不多一份爱心,多一分宽容呢?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

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这是和发展观点想对立的。

其实,作为发展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则是不符合实际的。

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荷兰的斯宾诺沙说过: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的。

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过这样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

”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于是,校园里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在集体跑步的时候,有些同学不小心撞到了脾气火爆的他,他也不会再骂撞他的同学了;有些同学做操时,不小心把个性粗鲁的他的脚踩到了,他也不会再大发脾气,只会轻轻的对那位同学说:没关系!”……读书与教学书籍是我们与古今中外圣人贤达沟通的最便捷的途径。

如果我们愿意,可以与许多伟大的人物同处一室,日日为伴,聆听所言,交流无碍。

故与书为伴,就犹如与知识为友,以智慧为师。

左拉说,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聪明,如果也要像别人那样聪明,那就是读书。

”作为一名教师,在我的教学过程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要当好新时代的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而更进一步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

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

育人之道,爱心为先。

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

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一一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

其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教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学习;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

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

三、要有丰富的学识。

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

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习。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

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我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导入式教学的运用今天上的是二年级的体育课,原本的教学计划是:前滚翻和迎面接力跑游戏。

在上完了前滚翻练习后我准备组织上迎面接力跑的游戏时,发现各组人数不均匀,而且迎面接力跑做过几次了,总是那两个组胜利,经常胜利的组兴致还可以,可那经常输的组的队员不高兴了,几个学生嘴里在嘀咕:他们组有某某和某某,肯定又是他们胜利,我们组的某某总是拖后腿,有了他我们肯定又会输,真没劲。

”其他同学也在附和:就是,真没劲。

”我想了想导学式教学中的一点就是怎样导学,如果运用一下看看效果怎样?好!就这么办吧!:既然有很多同学对这个游戏不怎么感兴趣,那么这样吧,下面有15分钟时间,我想让你们去种菜好不好哦!我们比哪一队种得又快又好,品种多样的哦?”这样一说,全班同学一下乐开了花,学习的热情一下高涨起来,大家议论开了,有的说:咱们种点西瓜吧!”有的说:我们种几个向日葵好吗?”有的说:我们种芒果吧”…我对他们说:你们在练习时要注意安全,讨论好了就开始练习。

”话音刚落,很多同学都去做准备了,学生们很自觉地分开小组做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