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3、4的乘法口诀精品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3、4的乘法口诀精品教案

《1、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页,“想想做做”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
2、
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2、初步记住2、
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2、3、4、的乘法口诀。

难点:理解口诀含义,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准备:挂图、小棒若干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

1、情景一、玩翘翘板
(1)(出示一个翘翘板挂图)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

问:有几个2?
生:1个2
师: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1×2=2)
1×2=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

(板书:一二得二)
在乘法口诀中“一二”表示1个2,“得二”表示就是2。

合起来“一二得二”就表示“一个二就是二”。

(2)(出示两个翘翘板图)2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个)现在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
(2×2=4)联系乘法算式2×2=4引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

“二二得四”表示什么意思?
想一想:2×1=你用哪一句口诀?
(3)用拍手的形式有节奏的读2的乘法口诀。

小结:刚才同学们编的乘法口诀,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2、情景二、玩荡秋千
(1)1只秋千上坐3人。

问:有几个3?(1个3)
会列乘法算式吗?(生答师板书:1×3=3)还可以怎么列?(板书3×1=3)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板书:一三得三),表示什么意思?
(2)两只秋千坐6人, 2个3是6,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谁能编一句乘法口诀?
(板书:二三得六)
(3)问:3个3是多少?乘法算式怎么写?你能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吗?
(小组互相说一说)板书:三三得九
(4) 对比
学生说每句口诀的意义,读口诀。

它们有什么规律?
数一数3的口诀有几句,再读一读(齐读、单个读)。

师:在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3句口诀之间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发言)
口诀的第一字分别是1、2、3(教师用红粉笔标出),第二个字都是3(红颜色表示),后一句口诀的结果总比前一句多3。

发现了这些规律,以后我们记口诀就更容易了。

想一想:
3×1= 3×2=你用哪一句口诀?
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我们一起读一读再背一背。

(采取多种形式背)
3、情景三:小朋友坐火车
(1)一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坐几个?3节呢?4节呢?小组合作,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
车厢个数 1 2 3 4
人数 4
1个4相加2个4相加3个4相加4个4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
板书:1×4=4,2×4=8,3×4=12,4×4=16
(2)交流:你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教学3×4=12时问:三四十二是怎么来的?)
想一想:
4×1=4×2=4×3=
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
(3)自由背口诀
(把你觉得难记的口诀多读几遍)—→老师与学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把口诀补充完整。

最后再看看自己还有哪句口诀不熟悉,再进行记忆。

4、试一试
谈话:学完了2、3、4的乘法口诀,还有哪一个没有学?(还有1)师板书完成课题。

1个2是2、1个3是3、一个4是4,那么1个1呢?(板书:1×1=1)
1×1=1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板书:一一得一)
板书:一一得一。

二、巩固新知,完成练习
1、读读
2、
3、4的乘法口诀。

2、课本第9页“想想做做”。

第1题
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

第2题
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是是哪一句口诀?
(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


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

3、游戏
找朋友。

小朋友手中拿有1-4的乘法算式,老师拿出一张口诀卡,拿着相关算式的同学站起来,就是它的好朋友。

三、全课总结、师生评价
谈话: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说说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鼓励学生相互评价,评价)
总评:
本节课新授部分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教学2的乘法口诀,它是通过创设情境,得出乘法算式后,再让学生尝试着把它编成口诀。

在教学2的口诀时,我是通过一一呈现教学挂图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便于学生理解。

同时还让学生说出每句口诀表示的意义。

第二层次是在教学2的口诀的基础上,教师半扶半放,逐层引导,仿照2的乘法口诀的编法,进而编出 3的乘法口诀。

第三层次,放手让学生在2、3乘法口诀的基础上通过同桌合作探讨,填表格,编出4的乘法口诀,教师只着重引导学生对每组口诀进行对比,找出规律,便于学生记忆。

最后让学生通过讨论1个几的口诀进而得出口诀“一一得一”。

整堂课重视探索过程,利用知识、方法的迁移让学生主动获取新知,搞清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找出了口诀的规律,便于学生记忆。

但也有许多值得改进之处:
1、进一步加强对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指导,培养合作精神。

在同桌探讨4的乘法口诀时,我作了指导和分工,心想该井井有条了,可还是有几组同桌自己顾自己。

如果我先示范一下,或在指导时强调摆一个,编一句口诀,会更好些。

2、教学设计时可以简练的地方尽量简单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本节课中教学3和4的乘法口诀时,设计过于琐碎,还可以简化,节省时间。

3、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课堂上进一步加强口诀记忆训练,尽量让学生在课内背出口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