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一、食品安全知识1、如何挑选酱油。

酱油食前要验明正身。

在市场上购买酱油时,特别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买酱油要一看二摇三尝味。

看质量指标,看颜色;好酱油摇起来会起很多的泡沫,不易散去,也可贴着瓶口闻味道,好酱油往往有一股浓烈的酱香味,尝起来味道鲜美,而劣质酱油摇动只有少量泡沫,并且容易散去,尝起来则有些苦涩。

先看标签。

从酱油的原料表中可以看出其原料是大豆还是脱脂大豆,是小麦还是麸皮。

看清标签上标注的是酿造还是配制酱油。

如果是酿造酱油应看清标注的是采用传统工艺酿造的高盐稀态酱油,还是采用低盐固态发酵的速酿酱油 看清用途。

酱油上应标注供佐餐用或供烹调用,两者的卫生指标是不同的,所含菌落指数也不同。

供佐餐用的可直接入口,卫生指标较好,如果是供烹调用的则千万别用于拌凉菜。

闻香气。

传统工艺生产的酱油有一种独有的酯香气,香气丰富醇正。

如果闻到的味道呈酸臭味、糊味、异味都是不正常的。

看颜色。

正常的酱油色应为红褐色,品质好的颜色会稍深一些,但如果酱油颜色太深了,则表明其中添加了焦糖色,香气、滋味相比会差一些,这类酱油仅仅适合红烧用。

慎买袋装酱油。

市场中存在大量不合格的袋装酱油、醋是由水、糖色、工业用醋精勾兑成的,这种产品带有刺激性气味,并含有重金属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2、如何避免水果蔬菜的农药残留。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蔬菜和水果,为降低吃入残留农药水果蔬菜的概率,建议采用如下避免毒害的自保之道:(1)以水果蔬菜专用清洗配方清洗水果蔬菜。

(2)尽量选购时令盛产的水果蔬菜。

(3)在自然灾害或节庆日前后,应避免抢购水果蔬菜,以防止农民为抢收水果蔬菜,加重农药喷洒剂量。

(4)勿偏食某些特定的水果蔬菜。

(5)可选购市面上信誉良好的水果蔬菜加工品(如罐装及腌渍水果蔬菜等)或冷冻蔬菜,因为上述的水果蔬菜于加工过程中(如“杀菁法”)已除去大部分的农药。

(6)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水果蔬菜(如猕猴桃、草莓等)较易沾染农药,因此食用前,可去皮者,一定要去皮,否则,请务必以水果蔬菜清洗配方及清水多冲洗后再食用。

(7)可选购含农药概率较少的水果蔬菜,如具有特殊气味的洋葱、大蒜、九层塔;对病虫害抵抗力较强的龙须菜;需去皮才可食用的马铃薯、甘薯、冬瓜、萝卜,或有套袋的水果蔬菜。

(8)当发现水果蔬菜表面有药斑,或有不正常、刺鼻的化学药剂味道时,表示可能有残留农药,应避免选购。

(9)对于连续性采收的农作物(可长期而连续多次采收),如菜豆、豌豆、韭菜花、小黄瓜、芥蓝菜等,是需要长期且连续地喷洒农药,消费者应特别加强这些作物的清洗次数及时间,以降低其农药残留量。

3、清除水果蔬菜上的农药残留方法。

清水浸泡洗涤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如菠菜、生菜、小白菜等。

一般先用清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剔除可见有污渍的部分,然后用清水盖过水果蔬菜部分5厘米左右,流动水浸泡应不少于30分钟。

必要时可加入水果蔬菜洗剂之类的清洗剂,增加农药的溶出。

如此清洗浸泡2~3次,基本上可清除绝大部分残留的农药成分。

碱水浸泡清洗法:大多数有机磷类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可迅速分解。

一般在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碱5~10克配制成碱水,将初步冲洗后的水果蔬菜置入碱水中,根据菜量多少配足碱水,浸泡5~1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水果蔬菜,重复洗涤3次左右效果更好。

加热烹饪法::常用于芹菜、圆白菜、青椒、豆角等。

由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分解,一般将清洗后的水果蔬菜放置于沸水中2~5分钟后立即捞出,然后用清水洗1~2遍后,即可置于锅中烹饪成菜肴。

清洗去皮法:对于带皮的水果蔬菜,残留的农药的外表可以用锐器削去皮层,食用肉质部分,这样既可口又安全。

储存保管法:某些农药在存放过程中会随着时间推移缓慢地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

所以有条件时,应将某些适合于储存保管的果品购回存放一段时间(10~15天)。

食用前再清洗并去皮,效果会更好。

4、蔬菜为什么不宜久存。

将蔬菜存放数日后再食用是非常危险的,危险来自蔬菜含有的硝酸盐。

硝酸盐本身无毒,然而在储藏了一段时间后,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这却是一种有毒物质。

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与蛋白质类物质结合,可生成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

蔬菜中硝酸盐来自肥料。

化肥本身没有毒,给蔬菜施肥也没有错。

问题在于人们往往大量地、单一地施用氮肥,这就超过了植物的需求量,或是在采收之前还在施肥。

由于植物来不及把它们全部合成营养物质,只好以硝酸盐的形式留在蔬菜中,成为隐患。

营养丰富的绿叶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较根类、茄果类蔬菜更高。

储存过久的蔬菜不仅产生有害物质,而且可造成营养素的损失。

实验证明,在30℃的屋子里储存24小时,绿叶蔬菜中的维生素C几乎全部损失,而亚硝酸盐的含量上升了几十倍。

因此,在市场上采购应当挑选新鲜的,不应贪图便宜而购买萎蔫、水渍化、开始腐烂的蔬菜,这些蔬菜均不可食用。

二、药品安全知识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特殊性在于药品与人的生命健康紧密相关,那么,我们在购买药品的时候需要在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注意呢?下面我来讲几点购买药品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1、什么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2、抗菌药物为什么不能随便购买使用?滥用抗菌药物对人体有如下危害:(1)诱发细菌耐药。

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在不断的变异,耐药菌珠也随之产生。

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菌药物不存在耐药现象。

(2)损害人体器官。

抗菌药在杀菌的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如影响肝、肾脏功能、胃肠道反应及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导致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殖菌群在相互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

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敏感菌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4)造成社会危害。

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将对细菌束手无策。

3、非处方药是安全保险药吗?非处方药具有下列特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耐药性或耐受性,也不会在体内蓄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因为有这些特点,加上某些药品的不适当宣传,给患者的感觉往往是:非处方药可以放心使用,绝对安全,其实,这是安全用药的一大隐患。

非处方药虽说安全性较高,但只是相对于处方药而言,非处方药也是药品,同样具有药品的各种属性,因此非处方药并非绝对“保险”,同时,由于非处方药在使用时大多靠患者自已的判断,没有特定的医嘱,所以,在应用时更要多加小心。

4、非处方药选用应注意什么?(1)判断疾病。

购药前,应根据症状,结合自己掌握的医药知识,对疾病作出明确判断,也可向销售药品的专业人员咨询,以便准确选择药品。

对无法自我判断的疾病,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看说明书。

正规药品说明书,须具有批准文号、药名、主要成份、药理作用与适应症、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内容。

应将其与自己的症状相对照,看适应与否。

(3)准确用药。

遵照药品说明书,结合性别、年龄、体重等因素,掌握用法、用量、次数、疗程。

其中药量特别重要,因药物进入血液后,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方能奏效。

若用量不足,非但无效,反而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若用量过大,又会增加毒副反应,乃至引起药物中毒。

(4)避免联用。

有些病人对药存在贪多心理,认为品种愈多(如中西药合用等),则保险系数愈大。

殊不知相互配合不当,尤其品种愈多,毒副反应愈严重。

5、到药店购买药品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1)是要到合法的药店买药。

合法的药店是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店堂内都悬挂着《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2)是如果知道买哪种药,可直接说出药品名称,如果不知道应该买哪种药,请向店内的药师说明自己买药的目的,是自己用,还是给孩子或老人买药,治疗什么病。

(3)是购买处方药时必须要凭医生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没有医生处方,药店为了您的用药安全不会随意卖给您处方药。

(4)是购买非处方药时,应对患者的病情有明确的了解,如曾用过什么药品,用药的效果如何,有无过敏史。

(5)是在决定购买某种药品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看是否对症,如果对说明书内容不明白,可向店内的药师咨询,以免买错药、用错药。

(6)是买药时,一定要仔细查看药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不要买过期的药品。

(7)是买药后一定不要忘记把购药的凭证保管好,万一药品质量有问题,购药凭证是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依据。

6、购药不宜只看药名药品一般有三种名称,即化学名、通用名和商品名。

西药和中药不同。

不同厂家生产的中药都是同一个通用名。

而西药则不同,各个厂家的同一种化学药品一般都有自己的商品名,这样同一种药品可能就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商品名。

所以,无论是到医院看病还是自己到药店买药,都必须分清药名和成份,弄清自己现在正在服用的药以及新购买的药是不是存在名字不同成份相同的现象。

否则,很容易造成重复用药,导致药物中毒等严重后果。

购买某种药品一定要多询问并仔细阅读说明书,最可靠的办法是在医生指导下购药服用。

7、怎样识别伪、劣药品?(1)看标签:购买整瓶、整盒的药品,要先看标签印刷得是否正规、项目是否齐全。

国家规定药品的标签必须印有注册商标、批准文号、药品名称、产品批号、生产企业。

其中商标和批准文号尤为重要,如果没有或印刷得不规范,即可视为假药。

(2)看药品:无论针、片、丸、粉和水、酊剂以及药材,凡见有发霉、潮解、结块或有异臭、异味;片剂色泽不一致者,即可视为劣药。

标签上都印有有效期,凡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也可视为劣药。

(3)看药的真假:游医和地摊药贩以及“卖艺人”,这些人为了赚钱,大都信口开河,或说“奉送”;或说“无效退款”等,实则他们在欺骗人,卖的是假药。

街头墙上张贴的广告,吹虚所谓“祖传秘方”、“包治”某某的药,基本上都是假药。

求神弄鬼“讨来”的药,不需鉴别,都是假药。

8、如何正确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法律规定,药品包装必须按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

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一般包括对这个药品各方面的简单介绍,患者服用前应该认真阅读,特别要认真阅读其中有关本品适应症、禁忌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服用药品一定要遵守说明书的规定。

说明书上列出了用药方法,如肌内注射、静脉注射、一天几次等,一定不要弄错;一次用药的剂量是指大多数人的安全有效剂量,有些人因为个体差异,对药品的作用特别敏感,很低的剂量就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这种情况在药品上市前不一定能发现。

所以用药前,不仅要认真地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的规定服用,还要经常留心药品的不良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