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咽部解剖

咽部解剖


喉咽部
位置: 上起会厌上缘,下达环状软骨下 缘, 横径约2~3cm,前后径2cm,呈倒 立圆锥,尖端向下与食管相连, 又称下咽。 前壁为会厌、杓会厌襞、杓状软 骨和环状软骨, 后壁与口咽部后壁相续。 喉口两侧为梨状隐窝,窝内喉上 神经喉内支经此入喉。 环状软骨板后方,咽与食管相续 处的裂隙为环咽间隙(环后隙)。
肌层(肌膜) 肌层有很薄的颊咽 筋膜包裹,均为横 纹肌 据功能分三组,咽 缩肌、咽提肌、软 腭肌
咽壁的解剖

咽缩肌组



咽上缩肌:起翼突钩、 翼突下颌缝、下颌舌 骨肌后部,止咽缝。 咽中缩肌:起舌骨大、 小角,茎突舌骨韧带 下端,止咽缝。 咽下缩肌:起甲状软 骨板斜线、环状软骨。 止咽缝。



鼻咽部
咽鼓管咽口 下鼻甲后端,距咽后壁约 1.5cm , 三角形 。后为咽 鼓管圆枕,为软骨隆起, 后上方凹陷为咽隐窝。向 下侧壁垂直皱襞,为咽鼓 管咽襞,内含咽鼓管咽肌。 静止咽口呈垂直裂隙。活 动后唇向后移位呈三角形 或环形。
鼻咽部
咽隐窝: 咽鼓管圆枕后方的深窝处。 上界为颅底的破裂孔(约 1cm )。外侧为颈内动脉、 岩浅大神经。 岩深神经在此加入岩浅大 神经形成翼管神经,此神 经含有第Ⅶ对脑神经上涎 核支配泪腺的副交感神经 纤维,如受肿瘤侵及,将 发生早期泪溢症状。
咽的血管、神经、淋巴
血管 颈外动脉分支


主要来自咽升动脉、甲 状腺上动脉; 其它翼管动脉、扁桃体 动脉、腭升动脉、腭降 动脉、舌背动脉;

静脉

咽后壁外膜内形成咽静 脉丛,上与翼丛吻合, 下与甲状腺上静脉和舌 静脉吻合。
咽的血管、神经、淋巴

咽的淋巴组织 咽粘膜下丰富的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 列成咽淋巴环,分为内环和外环。
咽壁的解剖
腱膜层(纤维膜) 肌层与粘膜层之间由纤维组 织构成。上厚下薄,向上附 着枕骨底部、颞骨岩部、蝶 骨后缘。 颅底与咽上缩肌上缘增厚称 咽颅底板。后壁中线部分坚 韧,形成咽缝为咽缩肌附着 处。 后侧壁粘膜与肌肉之间纤维 组织构成咽腱膜,在扁桃体 窝底部成为腭扁桃体的被膜。
咽壁的解剖
第一章 咽科学基础
邯郸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刘 强
第一节 咽应用解剖学

咽的分部 咽壁的构造
咽的解剖位置

第1~6 颈椎前方,上起颅底, 下止环状软骨下缘。
漏斗形肌性管道,前后扁平。 前壁不完整,借鼻后孔、咽 峡、喉口与鼻腔、口腔和喉 腔相通。 咽全长12~13cm,横径颅底 3.5cm,食管连接1.5cm。
咽的血管、神经、淋巴

咽的淋巴 内环,由咽扁桃体、 咽鼓管扁桃体、腭 扁桃体、舌扁桃体、 咽侧索、咽后壁上 的淋巴滤泡及咽腔 与喉室粘膜下层中 散在淋巴组织组成。
咽的血管、神经、淋巴

咽的淋巴 外环,位于内环周 围,由咽后淋巴结、 下颌角淋巴结、下 颌下淋巴结、颏下 淋巴结组成。
咽的血管、神经、淋巴




鼻咽部淋巴管 咽后淋巴结、颈深上淋 巴结、胸锁乳突肌后缘淋巴结 口咽部淋巴管 下颌角淋巴结、颈深中 淋巴结 舌根、舌扁桃体及会厌谷 椎前淋巴 结 喉咽部淋巴管 颈深中淋巴结
咽的血管、神经、淋巴
第二节 咽应用生理学

吞咽 呼吸 发声 防御
课后问题?

名词解释: 1、咽峡 2、咽隐窝 3、咽旁间隙 4、咽淋巴环


咽的分部

鼻咽部(上咽)
口咽部(中咽) 喉咽部(下咽)


鼻咽部

硬腭延线以上为鼻咽部又称 上咽。是呼吸道一部分。 前壁:前壁正中是鼻中隔后 缘,两侧为鼻后孔,其上下 径约2.5cm,横径1.25cm。 顶后壁(咽穹):后鼻孔上 缘,呈一连续的弓状壁。顶 后壁是鼻咽癌好发部位。 侧壁:结构有咽鼓管咽口和 咽隐窝。
口咽部


从软腭至会厌上 缘的咽腔为口咽 部,又称中咽, 一般称咽部即指 此。 口咽部的重要结 构有腭扁桃体、 腭、舌和口腔腺。
口咽部-腭扁桃体
腭 扁 桃 体 :长 2.0~2.5cm ,宽 1.5cm , 厚 1.0cm , 5~7 岁淋巴组织增生呈 生理性肥大,后逐渐萎缩。位于 扁桃体窝。 扁桃体窝:三角形, 前壁为舌腭弓,扁桃体前下方为 三角皱襞; 后壁为咽腭弓; 外壁为咽腱膜和咽上缩肌。 后外侧约1cm有颈内动脉、颈内静 脉通过; 顶部为舌腭弓与咽腭弓连接形成 半月皱襞。
口咽部-腭扁桃体
腭扁桃体:



分为内侧(游离部)和外侧(深部) 二部。 外侧结缔组织被膜,与咽肌之间周 围间隙,上部疏松为扁桃体上窝, 手术易分离。炎症反复发作包膜与 肌层粘连。 内侧被覆鳞状上皮。粘膜上皮内陷 形成扁桃体隐窝。最上为扁桃体上 隐窝,为扁周脓肿好发地。 扁桃体内结缔组织支架、淋巴滤泡 及间质组成,血管神经进入小隔, 小隔间有许多淋巴滤泡,其中有生 发中心。
口咽部-腭扁桃体
扁桃体的动脉、神经支配 动脉5支来自颈外动脉。 前下部为舌动脉的舌背动 脉所发出的扁桃体支 后下部为面动脉的腭升动 脉所发出的扁桃体支 中部为面动脉的扁桃体支 上部为咽升动脉和腭降动 脉的扁桃体支 扁桃体由咽丛、三叉神经 第二支(上颌神经)和舌 咽神经的分支所支配。
谢 谢
咽壁的解剖

提பைடு நூலகம்肌组
腭咽肌、茎突咽肌、咽鼓管咽肌,多在缩肌内面贴近咽纤维膜下行, 各肌束下端分散,止于咽壁。



腭咽肌:起腭骨,肌纤维向下形成腭咽弓, 其后散开,附于咽纤维膜。 咽鼓管咽肌:起咽鼓管软骨部,止咽壁、 甲状软骨上角。 茎突咽肌:起茎突,在咽上、中缩肌之间 入咽壁。
咽壁的解剖
筋膜层 咽部肌层外由很薄的颊咽筋膜包裹,下 厚上薄。颊咽筋膜向前方附于翼突内侧 板的后缘,上方附于枕骨底颞骨岩尖部, 下方至环状软骨。
咽周筋膜间隙
咽后间隙 咽旁间隙 椎前间隙
咽周筋膜间隙
咽后间隙
中间由咽缝 分为左右两侧,咽后脓肿 常为一侧隆起。
咽旁间隙
被茎突及附着 肌肉分为前后两部分。前 部主要茎突咽肌和茎突舌 肌。后部为颈动脉鞘。 正中
椎前间隙
咽的血管、神经、淋巴
神经: 咽丛:位于咽侧壁内。舌咽、迷走神经的咽支 和交感神经的颈上神经节分支所组成。 运动神经:副神经加入迷走神经,支配大部分 咽肌;舌咽神经咽支支配茎突咽肌;三叉神经 的下颌支支配腭帆张肌。 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的上颌支分布于咽上部, 咽丛神经分布于咽下部。
咽壁的解剖



咽壁由内向外有 四层: 粘膜层、腱膜层、 肌层和筋膜层, 特点为无明显粘 膜下组织层,而 由腱膜层与粘膜 紧密附着。
咽壁的解剖
粘膜层: 与咽鼓管、鼻腔、口腔和喉 的粘膜连续,上咽为假复层 柱状纤毛上皮,含杯状细胞, 固有层含混合腺;中 、下咽 为复层鳞状上皮; 粘膜下层有大量淋巴组织堆 积,尤以鼻咽部为明显,与 咽部的其它淋巴组织共同组 成咽淋巴环的内环。
口咽部--腭


前2/3的硬腭,后1/3的软 腭。 硬腭由上颌骨腭突和腭骨 水平部构成 软腭主要由粘膜、粘膜下 层、腭腱膜及腭肌等组成, 厚约1cm 腭帆为软腭后部游离。向 两侧移行成前后两个弓形 皱襞,前者为腭舌弓;后 者为腭咽弓。游离缘中央 为悬雍垂。
口咽部--腭


由腭舌弓、腭帆后缘、悬 雍垂及舌根围成的孔道称 为咽峡,为口腔与咽的通 道。 腭肌有5对,即腭帆提肌、 腭帆张肌、悬雍垂肌、腭 舌肌和腭咽肌。在悬雍垂 肌、腭帆提肌和腭帆张肌 之间存在一间隙,为脂肪 组织所填充,称为腭帆间 隙,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综合征患者腭帆间隙的脂 肪组织明显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