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小报
1 / 1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
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
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
东周末期春秋战国时楚国大夫屈
原含恨投江自杀。
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贤
臣屈原死去(投身于岳阳汩罗江),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岳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
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和重视,它最早当应是
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
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
史书记
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
兴起的。
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
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龙舟船的大小
因地而异。
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
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
中国
各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
汉族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
米,每艘船上约25名水手。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朔到公元6世纪。
窗花或剪画。
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
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
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国内外都很流行,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