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奋战一百天,决战三季度”确保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行动方案

“奋战一百天,决战三季度”确保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行动方案

“奋战一百天,决战三季度”确保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行动方案今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开局平稳、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进入二季度后,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的压力持续上升,稳投资任务愈发艰巨。

第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对实现全年固投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全市乃至全省稳投资、推动全年既定工作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为确保完成工作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牢固树立必胜的信心,坚定确保完成年度目标的决心,从即日起至2019年10月中旬,用100天左右的时间夯实基础、抓深抓实,把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个项目上,把工作措施对应到具体问题,把资源要素配置到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服务机制,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在建项目投资强度,推动一批在建项目加快进度提前竣工,早日投产;以补齐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民生保障短板和培育壮大实体经济为重点,着力推动一批新项目实质性开工,确保全市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对年度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发挥投资对我市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为决胜全年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通过“奋战一百天,决战三季度”行动,第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0亿元以上,月度增速13%以上,前三季度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80亿元,完成全年任务进度75%,确保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最终完成全年3328亿元的工作目标。

其中,7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7亿元,8月完成367亿元,9月完成367亿元,各区(市、县、开发区)按总体目标进行任务分解(见附件1)。

三、重点任务(一)加大在建项目投资强度。

各区(市、县、开发区)、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属企业要按照市下达的月度、季度工作目标,逐月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在确保完成年初计划投资进度的基础上,重新优化调整投资计划,进一步扩大在建项目投资,提高在建在库项目的投资强度和进度。

对项目建设涉及的供地、征拆、手续办理、资金筹措、施工用水用电及道路等具体问题,各区(市、县、开发区)和责任单位要建立问题台账,制定任务清单,有针对性地加强在建项目的协调服务,重点解决项目建设中的融资难、拆迁难、施工难等具体问题,全力以赴突破项目建设遇到的各种瓶颈。

对投资规模大、区域内固定资产投资影响大的项目,各区(市、县、开发区)要明确县级干部牵头负责,专班协调解决问题,在努力扩大在建项目投资项目强度的同时,想方设法解决项目的合规入统问题,实现应统尽统。

到第三季度末,在库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比年度计划提高10%以上,在建项目新增年度计划投资500亿元以上,达到1700亿元左右。

其中:云岩区,到第三季度末在建项目投资力争完成100亿元;南明区,到第三季度末在建项目投资力争完成140亿元;花溪区,到第三季度末在建项目投资力争完成300亿元;乌当区,到第三季度末在建项目投资力争完成120亿元;白云区,到第三季度末在建项目投资力争完成110亿元;清镇市,到第三季度末在建项目投资力争完成240亿元;开阳县,到第三季度末在建项目投资力争完成45亿元;修文县,到第三季度末在建项目投资力争完成10亿元;息烽县,到第三季度末在建项目投资力争完成20亿元;观山湖区,到第三季度末在建项目投资力争完成230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到第三季度末在建项目投资力争完成35亿元;高新开发区,到第三季度末在建项目投资力争完成55亿元;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到第三季度末在建项目投资力争完成300亿元;贵阳综合保税区,到第三季度末在建项目投资力争完成5亿元;到第四季度结束,在库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比年度计划提高15%以上,在建项目新增年度计划投资750亿元左右。

(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贵阳供电局、市属国有企业等)(二)加快新项目实质性开工建设。

各区(市、县、开发区)要按月梳理入库项目清单,把握单入库(每月11日前)和双入库(每月30日前)的时间节点,制定月度入库项目工作计划,重点推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的入库。

特别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确保一批新项目在8月底实现双入库申报,为第三季度目标完成提供强力支撑。

争取第三季度新开工入库项目200个以上,新增入库项目投资300亿元以上。

建立全市新入库项目通报机制,对欠投资任务量大且新开工入库项目少的地区进行末位排名机制,月度排名靠后的区(市、县、开发区),要在市政府相关会议上做出说明。

(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督办督查局、市有关部门)(三)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加快人民大道、花溪大道综合整治(一期、二期)、新东二环、东纵线延伸段、三马片区路网、花南供水工程、轨道交通2号和3号线、西南商贸服务聚集区交通枢纽、延安东路延伸段、贵遵路贵黄路市政化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部门协调配合,通过联席会议协调、开通绿色通道等措施,以最短时间帮助项目单位完成用地、规划、立项(核准、备案)、招投标、建设许可等手续,推动项目早开工、加快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第三季度完成投资400亿元左右。

(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交委等)(四)继续稳定房地产项目投资。

稳定房地产项目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重要作用,稳定房地产市场和企业投资信心。

有序加快土地挂牌出让工作,深入推进建设领域工程审批制度改革,压缩手续办理时限,推动一批房地产开发项目取得用地后早日开工建设、入库统计,协调好项目用地与施工规模的关系,切实做到应统尽统,进一步增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

房地产开发项目第三季度完成投资460亿左右。

(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五)加快产业项目投资。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产业大招商行动,在全市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引进落地一批产业投资项目,加大工业投资,推进宝能新能源汽车、恒大新能源汽车和电池、比亚迪智能制造、汉墙产业基础、浪潮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项目在第三季度开工建设、入库入统。

工业项目第三季度完成投资130亿元以上。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投资促进局等,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六)切实加大要素保障力度。

认真研究国家近期出台的有关投融资系列文件,用足用好政策,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融资投资能力。

强化政府投资管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严格贯彻执行政府投资条例,施行政府年度投资计划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立项规划和项目调概程序,规范政府投资管理,加快政府投资项目投转固工作,形成新的投资生产能力。

加强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财政转移支付等专项支付资金,努力缓释地方筹资压力,增强投资能力。

千方百计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土地出让力度,全力以赴搞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四、保障机制(一)建立重大项目“直通车”机制。

建立重大项目“直通车”制度,对投资量大、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带动作用大的新开工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实行市级领导帮扶对接的“直通车”协调服务机制(见附件2)。

由对应的分管副秘书长作为项目“直通车”联络员,项目对应的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属地逐个项目制定“直通车”工作方案,梳理制约项目开工、入库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实行清单制台账化管理,倒排工期予以解决。

建立区、〔市、县〕级领导包保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制度,比照市级领导直通车协调服务机制,组建专班对区域内的重大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和督促指导。

(二)完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服务专班机制。

在上半年组建基础设施项目服务专班的基础上,将一批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业项目纳入专班统筹调度。

各专班组长由市政府领导担任,副组长由为市政府领导服务的市政府秘书长或副秘书长等担任。

专班建立“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套机制”工作模式,负责统筹、指导、协调、解决重点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半月一协调、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形成推进重点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责任落实、问题协调、督查交办的常态化服务机制(见附件3、4)。

(三)建立亿元以上项目区级领导联系机制。

各区(市、县、开发区)重点调度亿元以上在建项目、新入库项目的投资完成情况,建立亿元以上项目区领导包保制度。

第三季度要围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建项目清单、开工未入库项目清单、拟新开工项目清单(见附件5、6、7),分类进行重点调度服务。

对在建项目重点调度项目的投资进度安排、资金到位情况、土地供给情况等,着力提高投资强度;对开工未入库项目重点分析影响项目入库的具体问题,对缺乏手续等资料支撑的,努力开辟绿色通道,加快手续办理,确保项目合规入库;对拟新开工项目,要靠前服务,逐一研究项目开工的具体问题,压缩办事时限,精简办事环节,重点帮助项目单位处理好资金筹措、手续办理、征地拆迁等具体问题,确保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入库入统。

(四)强化市直部门统筹行业项目机制。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委、市水务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按照行业分工,建立起本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调度机制,强化与企业和项目的对接沟通、信息对称、协调服务和指导督促,确保房地产投资、工业投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社会事业投资等各行业领域投资任务的完成。

(五)建立市直部门沟通信息机制。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等有关单位要建立全市土地出让信息互通互动机制,统筹全市土地出让信息与项目审核、备案信息跟踪机制,对出让地块对应的重大投资项目及时进行调度,按有关法规和统计程序完善手续,督促指导各区(市、县、开发区)全力推动项目,及时形成有效投资并完成投资上报。

(六)完善跨部门定期协调机制。

建立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的定期协调机制,加强各区(市、县、开发区)和市直行业部门信息的沟通和对接,每月下旬至次月上旬实行联合办公集中会商,重点协调固投推进过程中的问题,督促和调度每月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测及完成情况。

(七)严格督查问效机制。

市督办督查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按月开展工作督促,根据月度各地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形成专报报市政府。

对因工作重视不够、对项目帮扶服务流于形式,造成项目开工难、入库难、投资下滑的地区,第一个月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约谈该区(市、县)政府或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连续两个月出现投资下滑的,提请市委主要领导约谈该区(市、县)党委或管委会党政主要负责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