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旦大学本科留学生入学考试语文样题

复旦大学本科留学生入学考试语文样题

2013年复旦大学本科外国留学生入学考试大纲语文(汉语)一、考试性质复旦大学留学生(本科)汉语入学考试,是以报考我校的具有高中毕业学历并达到中等汉语水平的外国学生为对象,考查其汉语运用能力的入学资格考试。

二、考试范围以《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大纲(6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2年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同时参照《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修订本)》,主要以中国现代、当代作品为阅读材料,考查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其运用(一)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2500个常用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个字都包括音、形、义三要素。

掌握这些字,就是要完整地掌握字的音、形、义,即要求读准、记准字音(正确拼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做到能写会用。

(二)掌握《HSK(6级)》词汇的5000个词语,能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正确理解词性。

按照词的不同意义和在句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2、正确把握词义(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义),理解词的感情色彩(主要指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并熟悉某些固定用法。

3、辨析近义词、找出反义词。

4、正确运用关联词语及其固定搭配。

(三)了解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六种),了解复句关系(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和目的等八种),了解句式的变换(主要指陈述句与疑问句的互相变换、肯定句与否定句的互相变换、主动句与被动句的互相变换、常式句与变式句的互相变换等四种),能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变换句式。

(四)识别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反复、反语、对偶等十一种)。

(五)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十一种)。

(六)基本了解重要作家的有关情况(包括姓名、年代、主要作品等)。

中国现代作家:鲁迅、茅盾、老舍、朱自清、冰心等。

中国古代作家:孔子、孟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范仲淹、苏轼、施耐庵、曹雪芹、吴承恩、罗贯中等。

掌握孔子、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古代作家的名言名句。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阅读现代文,要能够正确理解文章语句和词语的含义,理清层次结构,领会思想内容,了解主要写作方法,具有基本的判断、猜测、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

(一)记叙文(包括文学作品)阅读1、弄清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

2、理清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

3、辨清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领会记叙语言的表现特点。

4、阅读文学作品,要能够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二)议论文阅读1、准确把握论点。

2、正确分析论据(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及其作用。

3、了解论证的基本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等)及主要的论证结构(并列式、对照式、总分式、层进式等)。

4、领会议论语言的严密特点。

(三)说明文阅读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理清说明的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3、区分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摹状貌等)。

4、领会说明语言的准确特点。

第三部分作文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的应用文。

做到准确把握题意,结构完整,内容充实,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能合理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清楚。

语句通顺、连贯,较少出现语法错误、书写格式错误及错别字。

能根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试卷结构:试卷分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现代文阅读和作文三个部分。

3、试卷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等。

4、试卷分值:总分为150分,其中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3分,现代文阅读57分,作文60分。

5、考试时间:150分钟。

五、参考书目:《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大纲(6级)》、《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语文样卷(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3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禁.(jìn) 区记载.(zǎi)称.(chēn) 呼B.步骤.(zhòu)行. (hánɡ)程剥.(bō) 削C. 参与.(yù)曲.(qū) 折看中. (zhònɡ)D. 厌恶.(è)几.(jī)乎沉没.(mò)2.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豪不留情画蛇填足无论如何B. 天气暖和锻练身体无精打彩C. 必需物品千方百计知识份子D. 队伍壮大仔细观察总而言之3.下列词语中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A. 恐惧—害怕B. 偶然—偶尔C. 敬佩—佩服D. 解除—消除4.从词的感情色彩看,下列词语完全属于同一类的是 ()A. 勤奋得意温和美好B. 高尚团结真诚鼓励C. 自信被动紧张犹豫D. 谦虚和平自豪小气5.填入空格最恰当的一项是 ()试用期对新员工来说也是一个____,在新员工报到的当天,就要接受为时两个小时的“入厂教育”,内容包括公司的____制度等。

在试用期即将结束前,新员工还要接受为期一周的封闭____。

A. 考察规则培养B.考查规定培育C. 考验规章培训D.考试规矩教训6.对下列复句类型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她即使坐到第一排,也看不清黑板上写的内容。

(转折关系)B.既然你已经开始学中文了,就应该坚持下去。

(因果关系)C. 这不仅是一种调节视力的好办法,而且是一种美的享受。

(递进关系)D.只有多读多练,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条件关系)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最近一次模拟考试中,全班同学的数学平均成绩都超过了80分。

C.我们在学习中要有充满的信心去战胜困难。

D.不但我支持他,而且连反对过他的人也支持他了。

8.下面的句子依次使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我们应该心胸开阔如大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试想,如果心眼儿比针眼儿还要小,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A.比喻夸张设问B.夸张比喻反问C.比喻夸张反问D.夸张比喻设问9.下列引号的作用与另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张老师改作文,确实有“点石成金”的功夫!B. 你这也算是帮助別人吗?看来你的确很“热心”啊!C. 我看,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D. 在某些喜欢幸灾乐祸的人看来,他们也许还算是“好人”10.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 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B. 陶渊明,东晋大诗人。

他的诗多表现田园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景,所以他被人们称为”田园诗人”。

C.《诗经》被看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最高峰。

D.鲁迅的《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11.名句默写(任选三题默写,3分,每题1分)(1)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2)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5)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二、现代文阅读(57分)(一)(20分)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

父母早逝,她是他惟一的亲人。

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

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

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经免去了手术费用。

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

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他经过一(番、回)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得不发出一丝声音,只是向邻床的妹妹微笑。

抽血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医生忙完后,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动、颤抖)地问医生:“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医生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10岁的小男孩,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

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付出了一生的勇气——下定了死亡的决心!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跳下床,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抬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每个人都活50年!”所有的人都被震撼了,这不是孩子无知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2分)1.文章第二段加点字“血”的读音,分别应为:输血.( )、血.( )液(2分)2.文章第三段和笫四段的括号处,应选择的正确词语分别是:一______思考声音________地问医生(4分)3.当医生问男孩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的疼痛时,男孩为什么犹豫?请联系下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抽血时,男孩一声不响,只是向邻床的妹妹微笑,这表现了男孩怎样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5.对“医生的手渗出了汗”的原因,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刚忙完手术,辛苦所致B.为消除男孩的误解,着急所致C.为自己嘲笑男孩的无知,惭愧所致D.为男孩的精神震撼,感动所致(4分)6.文章最后一段中说“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作者通过这句话所要赞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7分)学生有了问题去问老师,这本来是很正常的。

可是,有些学生居然把“好问”当成不光彩的事情,难道不使人感到奇怪吗?“好问”就像我们查字典、査书一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古人说过:“君子之学必好问,学与问相辅而行者也。

”学习就是问书、问人、问社会、问自然。

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由无知到有知不断求知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是由无数个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由无到有的过程组成的。

再博学的科学家、思想家,当初也是一个无知的幼儿。

他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的勤学好问,无数疑难的答案成为知识储藏在脑子里,越积越多,便发生了质的飞跃,由无知变为有知了。

孔子一生不断学习,曾求教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终于成为伟大的学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