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公共管理学作业及答案

电大公共管理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习题
一、简答题
1、公共管理的内涵: 所谓公共管理, 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 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 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1)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 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 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的阶段: ( 1) 限制政府干预( 2) 主张政府干预( 3) 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表现: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

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 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

由此看来, 在政治决策过程中, 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 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 1) 公共政策失效 ( 2) 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3) 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4) ”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 ( 1) 非政府性( 2) 公益性( 3) 正规性( 4) 专门性( 5) 志愿性
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 1) 公共性( 2) 利益选择性( 3) 目标指向性( 4) 权威约束性
( 5) 功能多极性( 6) 动态稳定性
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 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 1) 执政党( 2) 立法机关( 3) 行政机关( 4) 利益集团( 5) 大众传媒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 1) 公正原则( 2) 受益原则
( 3) 系统原则
( 4) 权变原则( 5) 优化原则7、分析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因素: ( 1) 政策本身的因素: 一项能够有效执行的政策依赖于政策的质量。

政策的质量主要经过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来衡量。

( 2) 政治因素: 第一, 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执行。

第二, ; 利益格局也会影响政策的执行。

( 3) 行政因素: 行政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执行机构, 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和政策执行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 4) 沟通因素: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对政策的理解会影响执行的结果。

8、谈谈你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特性的认识与理解:
( 1)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

人不同于自然界的其它生物, 人有思想感情, 能够有目的的进行活动, 具有主观能动性。

( 2) 人力资源的再生性。

人力资源是在身份资源, 其再生性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

( 3) 人力资源的社会性。

任何人力资源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

( 4) 人力资源的时效性。

人力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 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 5) 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 6)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的自身的特殊性 a.政治性 b.道德性。

9、谈谈你对中国公务员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a.义务与权力。

国家公务员作为公民, 享有和承担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而且与国家行政机关建立起一定的义务与权力
b.职位分类, 录用和聘任。

c.考核, 职务任免, 升降奖惩。

d.薪酬保障。

e.培训, 交流与回避。

f.辞退, 辞职和退休。

中国的公务员制度, 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机关的人事制度, 她继承了党和国家干部人事制度的优良传统, 同时也借鉴了西方国家的一些科学管理的办法。

知情权经济绩效, 社会绩效, 政治绩效
10、简述政府信息资源及其管理的基本内容: 政府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包括: ( 1) 政府决策信息 ( 2) 服务信息 ( 3) 反馈信息 ( 4) 政府之间交流信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除包括对信息内容的管理外还应包括与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有关的决策、计划、预算、组织、指导、培训等活动, 特别是与信息内容及其相关资源相关的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资金管理和技术规范、标准的管理。

11、简述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 1) 信息公开主体的工作不到位。

( 2) 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差 ( 3) 信息公开的方式上存在问题对策: ( 1) 加强责任意识、转变观念( 2) 明确职责, 落实行动
( 3) 规范行为, 依法行动 ( 4) 加强网站建设, 提高效率 ( 5) 加大宣传力度, 动员公众参与
12、简述电子政务的主要作用: ( 1) 拓展政府服务空间, 优化政府服务
( 2) 扩大公民参政渠道, 更新参政技术手段 ( 3) 提高政府运作透明度, 促进公共管理公开。

13、简述绩效管理的特点: :( 1) 讲究结果导向( 2) 注重组织绩效( 3) 重视动态管理
( 4) 强调战略管理 ( 5) 关注系统管理
14、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标准: :(1)经济。

从经济的角度评估组织绩效, 测定的是投入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 2) 效率。

效率评估主要测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 3) 效益。

效益也可概括为效果和效能。

( 4) 公平。

传统的公共行政与管理重视效率、效果, 而不大关心公平问题, 自新公共行政以来, 公平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并成为重要标准。

( 5) 责任。

是指公共部门及其人员是否对公民的需求、偏好与期望采取行动等。

15、简述绩效评估的主体一般说来, 评估主体大致可分三类。

a政府自身 b社会组织 c公民个人
16、简述绩效评估的程序: :a明确评估目的 b确定评估对象 c指定评估方案d收集整理评估信息资料
e实施评估并编制评估报告
17、简述公共管理的制度伦理和公共管理的道德定位: :
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包括两个主要的维度: 公共管理的制度伦理和道德定位。

a个体伦理是有限的, 公共管理者的不良行为难以避免, 而制度的伦理是深刻的, 广泛的, 稳定的, 她能够引导和规范公共管理者的行为, 对其权力加以约束, 对公民的利益加以保护。

b道德定位。

制度伦理虽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 可是面对诸多社会和公众的问题, 公共管理论理制度必须得到公共管理者个体道德的支持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18、简述公共管理基本理念中的几个原则: a公正原则 b效率原则 c人本原则d诚信原则 e服务原则
19、简述公共管理责任的特征: :a对公共管理客体要求的回应性 b政策制定的弹性 c对行为结果的负责性
20、如何理解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一,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 重在公共利益。

第二, 政府组织与其它公共组织统一, 重在政府组织。

第三, 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统一, 重在问题解决。

第四, 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统一, 重在结果管理。

第五, 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统一, 重在公平。

第六, 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统一, 重在外部管理。

第七, 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统一, 重在服务。

第八, 管理制度与技术统一, 重在制度创新。

21、分析转型期中国政府职能转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政府职能的越位和错位。

政府职能的越位, 主要是指政府干了不该干的事情和管了不该管的事情, 过多的参与了原来能够经过市场进行的私人产品的生产与供应。

这样, 既破坏了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也消弱了政府的正常职能。

政府职能错位, 主要是指政府内部发生的职能混乱现象, 即你干了我的事, 我越了你的权。

( 2) 政府职能的缺位和不到位。

政府职能的缺位是指原来应该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 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

政府职能的不到位, 主要是指一些政府的职能只能体现在文件上、书本和口头上, 而在实践操作和执行中远远没有实现。

22、简述政府组织的基本特征: ( 1) 政治性。

(2)社会性( 3) 权威性( 4) 法制性( 5) 系统性
23、简述公共组织设计的原则: ( 1) 职能目标原则( 2) 完整统一原则( 3) 精干效能原则( 4) 法制原则
( 5) 职、权、责一致原则( 6) 人本原则
24、简述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 1) 以外延为主的变革和以内涵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