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送考试经验介绍(仅针对于竞赛类保送考试)作者:kenv07目录一、保送流程。
二、关于填报学校及校荐问题。
1、关于高校招生简章2、关于纸质材料3、关于竞赛歧视4、关于校荐及初审三、保送考试方式及内容。
四、如何准备保送考。
1、有关培训班2、笔试备考3、面试备考五、部分高校考试方式介绍。
1、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上海交通大学4、复旦大学5、浙江大学6、南京大学7、中国人民大学8、同济大学六、作者建议。
一、保送流程保送一般分为“阅读简章、填报学校、高校初审、参加考试、预录通知、确认录取(签订协议)”六个步骤。
高校的招收保送生简章会从每年的十一月中旬开始,陆续贴出。
不同的学校可能因为考试时间早晚不同而在贴出简章的时间上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大多高校会在年底前贴出。
当高校的简章贴出后,若有意报考该高校,可按照简章上的要求,准备纸质材料、在高校的官方网站上进行网上报名。
准备好材料(纸质、电子)后,在高校规定时间之前邮寄过去,等待初审通知。
初审通过后,就在对应时间到高校指定的地点参加考试,部分学校会在成都设考点,大多学校需要到本校去考。
当考试通过后,高校就会发放预录通知,一般是在官方网站上查询,部分学校会邮寄通知单。
被预录后,若有意进入该高校学习,可按照要求签订协议。
二、关于填报学校及校荐问题。
1、关于高校招生简章“高考网”、“阳光高考”等网站上都会有保送简章的专栏。
在高校的官网上也可以找到。
每年的招生计划不同,部分学校每年的招生方案会有较大的变化,比如特别重视某科竞赛。
2、关于纸质材料各个学校对于纸质材料的要求有所差异,但一般会包括:获奖证书复印件、报名表(在高校官网上下载打印)、自荐书、校荐信。
报名表上会要求贴标准照。
部分学校要求寄送全身彩色照。
部分学校还会要求原始成绩单等材料。
其中报名表、校荐信、原始成绩单等都需要加盖学校公章。
校荐信、原始成绩单等根据所在中学的要求和帮助来制作。
某些学校对自荐书字数有要求。
3、关于校荐及初审每年各个高校组织的保送考试里,会给各个中学提供一定数量的校荐名额(注意校荐信和校荐名额的区别)。
校荐名额的数量多少主要取决于中学在地区的影响力、威望。
不同的高校的校荐名额作用不一样。
清北两校的校荐名额是保证通过初审,而有的学校的校荐名额则会在录取上,给予一定优惠,例如人大、复旦两校。
关于初审。
清北两校有校荐名额通过初审的几率极大,但不能保证是百分百,不过没有自荐也不一定会被刷掉。
其余学校的初审,若不是被歧视的竞赛,则纸质材料中能表明态度较好,一般不会被刷掉。
三、保送考试方式及内容保送考试大多分为笔试与面试。
对于理科笔试,涉及除生物外的高考学科(复旦千分考除外),清北以及和“北约”“华约”一起考的学校会考理化,但是大多学校只考语数外。
不同的学校考察的内容可谓是天壤之别。
理科方面大多学校会以高中知识为基础,以竞赛知识、大学知识为主干。
有些学校考数学则是以“考思维”的方式。
而语文只有少数学校以高考的方式考察,其余的主要以文学常识、时事分析、常规积累为主,这类在高考中涉及很少,所以准备起来有相当的难度。
英语则以四级考试的内容为主要,但是以高考内容为基础。
对于面试而言,主要是考察气质、灵活应变的能力、阅历等。
面试有“一对多”和“多对多”两种形式,即“一名考生多位考官”与“多名考生多位考官”。
若是“多对多”,则是以小组形式,更加看重考生的领导、创新、组织能力。
而“一对多”则以考察能力、见闻为主。
四、如何准备保送考1、有关培训班在每年的寒暑假(高二下暑假、高三上寒假),一些教育机构或者中学要办关于自招的培训班,会邀请大学教授和中学竞赛教练进行讲课,主要是针对于“华约”“北约”考试,但是保送考试同样适用。
2、笔试备考语文:语文大多以文学常识、时事分析、常规积累为主。
具体题型是阅读(现代文、文言文)、翻译、作文、情景题。
可以购买有关自招的书籍,上面有文学常识等知识的总结、归类,会介绍文体、常规知识等。
而作文,一定要表露真实想法、真实观点,即使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有违,千万不能按照高考的模板式写,原因请自行意会。
英语:在考前应该多背四级单词,保送考试频现四级词汇。
主要题型有阅读、翻译、作文。
翻译是比较难的题型,因为涉及英译汉、汉译英以及文言文翻译。
数理化:数学以考思维的方式出现就会变得相对简单,否则会涉及竞赛、高数内容。
而物理、化学多涉及竞赛内容以及大学基础内容。
备考可以选择竞赛书籍学习相关内容。
以上科目在做题上都建议做历届自招真题,市面上的自招书籍里面会包含真题。
(“北约”“华约”题目相对容易收集,且难度一般在保送考之上)3、面试备考面试通常以自我介绍开场,需要准备中英文版、一分钟版、两分钟版,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对应的版本。
“一对多”式:此类面试中,一般由考官提出问题,然后由考生来回答,但通常不给予考生过多的思考时间,主要考察考生个人的灵活反应、生活阅历、科学素养等。
“多对多”式:此类面试,考官提出的问题通常针对所有考生,每个考生可能只能回答问题中的一部分,考生的得分也会受回答顺序的先后影响。
有时还会让考生讨论后得出答案。
所以更看重于考生的领导能力、合作能力等。
面试题目类型:面试题可以分为:“时事分析、价值观取向、能力检测、性格测试、科学知识考察”五大类。
其中“价值观取向”多与“时事分析”一起考察。
在“时事分析”中,要求考生对某些社会、政治、军事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
“能力检测”与“性格测试”多抛出情景题、心理题以测试。
“科学知识考察”是指面试中,考官出具体的数理化题目,要求考生当面解题,从而看出考生的逻辑思维方式。
五、部分高校考试方式介绍(每年会有变化)1、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两所高校一般会在同一天在北京设考。
考试内容分为笔试与面试,笔试(理科)考除生物外的高考学科,题量比较大。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该校只有面试,面试的形式是教授当场出数理化题目,考生当面完成,并给出详细步骤。
教授在一定情况下会给予一些提示。
在成都设有考点。
3、上海交通大学若考生符合招生简章中的“免笔试”条件则只需要面试。
面试一般会通过。
二零一一年四川有三十多位“免笔试”考生参加面试,全部被录取。
如未获得“免笔试”资格,则需参加“华约”考试,分数达到录取线即可直接录取,没有后续考试(二零一二年以前还需要参加第二轮面试)。
面试、“华约”考试都会在成都设考点。
4、复旦大学如果获得复旦的“保送直推名额”(即复旦校荐名额),只需参加面试,面试比较容易通过。
没有校荐名额需要参加复旦“千分考”(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计算机,各科权重不同),通过“千分考”后还要参加面试。
所有考试都在复旦里进行。
(注:有校荐名额的面试和通过“千分考”后的面试是不同的)5、浙江大学浙大保送考分为“普通考试”与“竺可桢学院考试”。
在网上报名的时候可以选择。
“普通考试”只需参加一次笔试与面试,笔试为数理化合考,面试为“多对多”式,会在成都设考点。
“竺可桢学院考试”除上面那次外还需另外参加两次考试,在浙大本校考。
6、南京大学若能够通过南京大学的“审核”,可以直接参加面试。
未通过审核的需要参加“华约”考试。
面试在南大里考,“华约”考试会在成都设考点。
7、中国人民大学人大只有笔试(语数外),若有校荐名额,会有降分录取的优惠(降分幅度比较大)。
笔试在人大校内举行。
8、同济大学只有笔试科目(语文、数学),考试在同济校内举行。
六、作者建议1、填报学校时需要注意考试时间是否冲突。
2、尽量多填报学校,并且学校能够分出档次,这样能够保底。
3、自荐书最好手写。
4、网上报名时要注意“保送考试”与“自主招生”的区别。
5、生活在学校里与外界通讯度不高(即了解时事不及时)时,建议订购手机“新闻早晚报”,能够及时得到国内外信息、了解社会变化。
PS:毫无广告色彩。
6、自荐书、校荐信里可适当夸张,但具体奖项一定要以实际为准。
7、对待保送考一定要真诚,无论笔试还是面试。
因为保送考是为了选拔人才,非常注重个人想法。
一定不能用应对高考的消极、模式化的套路来应对保送考。
8、如果有条件,可以进行适当的地面活动。
PS:若看不懂可以忽略。
9、若出现准备保送材料时间不够的情况,最好一心准备保送材料。
PS:具体方式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10、填报学校期间应多备标准照。
11、自荐书可以制作一个模板,不同的学校做小范围改动。
12、如果文化课成绩不是特别优异,即使只有保底的学校且不是特别满意,最好还是不要去参加高考。
PS:未来不可预测。
高考随机性远大于保送考试。
13、惨痛的例子一:某中学2011级一位同学,在填报保送志愿时各种不留神,导致悲剧的发生。
其报考A校,由于没有校荐,初审被刷。
报考B校,由于自荐书打印致初审被刷(与其同时报考B校的其余五位同学科竞赛同学手写自荐书全部通过初审)。
报考C校时,因为网上报名时填成“自主招生”,没有资格参加考试。
报考D校时,由于材料准备不齐全且某些材料未盖学校公章而被视为无效。
最终只有E校能去参考,虽然考中,但是自以为文化课不错,能通过高考更进一步,放弃E校。
最终高考失利,现就读于川内某所高校(综合实力比不过E校)。
14、惨痛的例子二:某中学2012级一位同学,共填报了A、B、C、D、E四所高校,最想去A校。
其中A、B、C三校未能考入,D、E 校考中。
但由于个人原因及专业原因,放弃D、E两校,凭借强大的自信心和班主任的怂恿去参加高考,最终高考失利,现填报川外某二本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