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走好新型工业发展之路实施方案今后两年多,是实现“十三五”工业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为开创结构合理、支柱多元、特色鲜明、循环发展、绿色低碳、较强区域优势的工业经济发展局面,实现市县两级“三年挺进第一方阵”的战略构想,完成我县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为做优存量,培育增量,扩大总量,实现工业经济的全面振兴崛起。
确保到2020年建成龙头壮大、布局优化、提档升级、中小兴隆的新型工业经济体系,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
特提出本规划方案。
一、总体思路以省委、市委振兴工业经济战略部署为指引,全面落实县十四届党代会、县十六届人代会精神,围绕“立足三个瞄准,奋力进位争先”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按照实现工业新型化的发展构想,实现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和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使工业真正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扩大就业的必要载体,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进位争先”的主战场。
具体工作中以“一个平台”(X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区)为载体,以“三大板块”(存量、增量、总量)为抓手,以“四大战略”(传统产业抓支柱、新型产业抓标杆、重点行业抓龙头、中小企业抓双创)为指引,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
二、基本目标1、201X年我县有规上工业企业52户,今后两年确保每年退出和进入规上工业企业互抵后,净增不少于1户,进一步夯实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
2、201X年完成县制定的增长目标,确保超过全市平均增幅水平。
3、提升传统产业。
实施X省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工程,以“控产能、提素质、优结构、增效益”为方向,按照“淘汰低端、提升中端、发展高端”原则,通过推进兼并重组、提升装备水平、优化品种结构、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突破、修复传统动能。
三、项目支撑201X年预计可投产重点工业项目11个,涉及能源、轻工、机械加工、新型材料、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
投资总额为 18.38 亿元,可实现产值 39.88 亿元、税金 4.17 万元。
煤焦产业要挖掘潜力延伸产业链,实现比较优势;铸造行业要环保达标复产,积极转型升级;肉制品加工业要做强品牌,拓展市场;新型产业要大力扶持,发展可持续项目,201X 年、2020年每年增加10%以上的项目。
四、工作重点传统产业以转型升级改造为重点,做优存量;新兴产业以加大科技含量为重点,培育增量;园区发展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扩大总量。
(一)传统行业以转型升级改造为重点,做优存量。
我县工业经济传统产业基本分为煤炭、焦化、铸造、橡胶、农副产品加工、轻纺等6大行业,要继续推进传统产业的提标升级改造,按照“煤炭保增长、焦化建循环、铸造促转型、橡胶延链条、食品成集聚、轻纺树品牌”的发展思路,力推传统产业上档升级。
煤炭保增长。
严格落实“去产能、减产量、保增长”措施,推进矿井标准化建设,利用我县七座煤矿全部取得省安全生产二级资质的有利条件,努力实现清洁开采。
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引进机器人技术,运用开采新工艺,降低开采成本实现矿井水的综合利用,谋划如何综合利井下空间,保持生产稳定,提高洗选率,籍以提升煤炭行业竞争能力。
同时,在清洁利用和清洁转化再寻求1-2个项目,为企业发展积蓄后劲。
焦化建循环。
加快循环发展,提高副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煤化集团要以X煤化循环经济工业园为依托,合理规划布局,形成“一轴两区四片区,互补循环发展”的结构,形成煤-焦-化-电-材为主的产业链,201X年上马新型工艺的134万吨/年捣固焦项目,将煤化循环园建成绿色环保效益一流的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峰岩集团要依托X省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单位的认定,焦化行业要在业以形成的产业链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全产品的高质高效利用,转变高值产品低值、低效处置的旧观念,通过借鉴现代煤化工技术,上马焦炉煤气制取甲醇、天然气及合成油项目,提升焦化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煤-焦-供热-电-建材完整的产业链条,201X年对兴华焦化厂焦炉进行大修,进行环保设施改进,提升脱硫除尘等的水平,201X年开始投产达效。
铸造促转型。
在电机开发方面,对标“中国制造2025”行动,以减速机、电机车、电动机等业已形成整机技术的技术改造为抓手,发挥品牌效应,加大研发力度,增大市场占有率。
同时以汽车配件、精密铸件和多缸机体等为方向,努力叫响“X制造”品牌。
在电机壳铸造方面,以峰岩铸造集聚区为主导,中都南政铸造集聚区为策应,完善道路建设、电力设施建设,以峰岩集团两座260立方米铸造高炉,一座120立方米铸造高炉铁水配送为依托,以短流程铸造为突破,通过行业集聚效应、资源共享效应,实现绿色铸造,降低铸件成本,提升我县铸造行业竞争能力。
同时继续加大消失模、垂直分型等造型工艺推广和利用,促进我县由铸造大县向铸造强县转型。
201X年,在北三狼村成立铸造院士工作站;北三狼11万伏变电站建成运营,解决企业用电难题;淘汰70户小型铸造企业的冲天炉;华兴铸造公司上马垂直分型无箱射压造型自动生产流水线,华丰防爆电机公司年产90万KW变频防爆电动机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201X年要完成投资4000万元,其中厂房建设1600万元,设备预订2400万元,预计10月可试产。
以此带动全县铸造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橡胶延链条。
在废旧橡胶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条方面取得突破;加大环保治理力度,使生物法、物理法再生橡胶工艺尾气治理装置在全行业推广实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行业的恶臭和尾气脱硫问题。
大力开发丁基再生胶及不经过再生或只加少量再生剂的产品如硫化胶粉、活化胶粉等。
充分利用我县“清洁再生胶生产基地”的有利高地效应,做强我县再生橡胶产业。
食品促集聚。
强化资源整合,实施品牌战略,整体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以牛肉集团、龙海公司、X润肉类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为牵引,以食品加工产业园为核心,建设我县牛肉系列、鸡肉系列、猪肉系列肉制品加工集聚区,以重点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度、带动能力强、大中型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抓手,采用科研+公司+农户形式,壮大我县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加大农副产品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推进农副产品标准化安全体系建设和监管为切入,提升我县农副产品的竞争力。
201X年以绿色食品加工园为载体,政府修建厂房、车间,吸引小户食品加工企业入驻园区。
轻纺树品牌。
依托旅游市场,开发精品化礼品化产品。
推光漆器要出台行业管理规范措施,产品要标识传统大漆修饰技艺产品和旅游工艺产品,大力整饬我县推光漆产品市场乱象。
以唐都漆艺为龙头大力发掘X推光漆传统工艺,对70余户推光漆加工户通过整合重组,优胜劣汰,产品符合传统工艺要求的发放一批保护标识,结合我县旅游市场开发,推动推光漆生产流程成为我县旅游展示形象的又一名片;在开发生产高档产品做强做大推光漆的同时,研发适合旅游市场的大众产品,使我县推光漆器产品实现品牌明显雅俗共赏的目标。
努力把推光漆器产业做成产值规模、社会影响不低于“X牛肉”的X知名品牌。
针织行业近些年萎缩明显,但针织祙业在华北地区仍具有较大影响力,我们要大力加强企业间的横向联合,成立行业协会,淘汰落后设备,上马新型祙机,重振针织行业雄风。
(二)新兴产业以加大科技含量为重点,培育增量。
我县工业经济新兴产业基本分为新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3大行业,要继续大力扶持,使土地、电力、环保等政策向新兴产业进一步倾斜,按照“医药成支柱、材料创未来、能源打基础”的发展思路,使新型产业成为我县工业发展新的重要支柱。
医药成支柱。
以中科鸿基生物科技产业园为带动,重点开发生物化工、生物医药、生物保健等高科技生物产品,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切实将技术水平转化为企业发展成果,进一步协调加快中科鸿基项目相关手续审批进度,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使新医药行业成为我县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材料创未来。
以光学材料、石头纸、炭素、钕铁硼、金属镁、矿(岩)棉等8户生产建设企业为依托。
帮助企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开拓新市场,将材料行业作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来抓,石头造纸项目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
能源打基础。
以液化天然气和生物质能源等2户生产建设企业为牵引,充分拓展新能源的民用市场,结合我县各项民生工程,让新能源切实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的后盾,为“全面进位争先”奠定坚实基础。
(三)园区发展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扩大总量。
招商引资是园区建设的基本保障,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更加注重高位推进抓招商,形成领导垂范、部门联动、全员行动的良好招商氛围。
一要创新方式。
依托我县世界文化遗产、X商发源地之一的独特优势,注重贪大求洋,突出招大引强。
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利用“三情”(乡情、友情、亲情)、“三外”(外商、驻外机构、外出人员)、“三会”(招商引资会、经贸洽谈会、高新技术交流会)实行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招商格局。
特别注重发挥大企业、大老板的带动效应,让他们宣传X、推介X、引进项目,努力以最小的成本赢得最大的成效。
二要完善政策。
按照“政策不足服务补、硬件不足软件补”的要求,进一步整合我县工业发展优势,继续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围绕耀光电厂这一独特优势,明确差异化发展的优惠政策,促使适宜集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X。
对大企业、大财团、大项目落户,实行“一企一策”,给予更加优惠的招商政策。
三要注重选资。
健全和完善入园项目审核机制,重点对产业导向、客商资信度、投资规模、科技含量、税收贡献、土地利用率、安全消防环保准入、落地条件等关键条款进行认真审查把关。
选择税收和投入产出比高的项目、落户条件成熟的项目优先落户,切实提高项目质量。
五、保障措施进一步做好“搭台”工作,围绕“建平台、强队伍、促转型、造环境、优服务、重分析”六大方面开展工作,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以集聚发展和洼地效应为目标,建好平台。
X工业要实现质的飞跃,必须改变过去“有区无园、有名无实”的状况,按照政府搭台、招商引资的思路,下决心打造具有核心承载力的“一区两园”。
“一区”即X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区,包含“两园”,即在工业新区打造以牛肉集团为龙头的X绿色食品加工园,以耀光电厂为能源供给中心的X新兴产业园。
加大投资力度,对绿色食品加工园水、电、气、热、路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力争三年储备建设用地1500亩,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以冠云集团为核心,吸引县内肉制品加工企业入驻,整合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集聚产业。
力争引进北京首农集团、中粮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入驻,形成以食品加工为主的特色园区,201X年,又见X啤酒、色素辣椒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201X年,入区企业力争达到20户,经济总量占到全县非煤工业的半壁江山。
以耀光煤电能源供给为支撑,打造一个新的新兴产业园。
抓住实施大用户直供电契机,发挥水、电、汽、热价格优势,进一步放大能源带动效应,投资5亿元,用3年时间发展建设一个一期占地1000亩、规划总占地4000亩的新兴产业园区,园区项目以新能源、新材料、特色医药为主,实现园区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