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脐橙标准化生产管理操作规范一、脐橙园建设(一)园地选择1、年平均温度18— 19C,极端低温为—5 C以上,1月份平均温度》8 °C,> 10C的年活动积温在5600 —6500C之间,年降雨量1500mm左右,空气相对湿度65—80%,年日照在1600t 左右,无霜期长。
2、良田沃土,土层60cm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下,pH值为5.5-6.5。
周边无"三废” 污染源。
3、海拨300m 以下,坡度小于25°。
坡度在15°以内的不修筑梯田,直接等高撩壕种植;坡度在15—25°之间的,修筑等高水平梯田,撩壕种植。
低洼地或水田建园,必须采用深沟高畦种植。
冬季冻害压力较大的区域,避免在容易受冻害的低洼地和风口建园。
(二)道路建设1、道路组成。
由主干道、支道和作业道组成,相互连接、贯通,构建完整、闭合的园内交通运输网络。
主干道按双车道设计,外与公路连接,贯穿全园。
支道按单车道设计,外连主干道,内通各小区,在视线良好的路段适当设置会车场所。
作业道为各作业小区的分界线。
2、密度。
果园支道的密度以果园内任何一点到最近的支道、主干道或公路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50m,特殊地段控制在200m左右。
支道采用闭合线路,为减少果园内果品搬运成本,每隔200 米左右在支道旁边设计果品堆集点。
作业道之间的距离,或作业道与支道、主干道或公路之间的距离根据地形而定, 一般控制标准为果园内任何一点到最近的道路之间的直线距离在75m以内,特殊地段控制在100m左右。
3、结构。
主干道为双车道,路基宽7.0m,路面宽6.0m,路肩宽0.5m,水泥硬化路面。
支道为单车道,路基宽4.0m,路面宽3.0m,路肩宽0.5m,简易泥结石路面,两边排水沟水泥浇铸硬化。
作业道路面宽 1.0—2.0m,尽可能方便小型农用车通行,路面为土路。
4、转弯半径和会车场所。
主干道、支道最小转弯半径15m,特殊困难地段不小于12m。
路线长的单车道需要设会车场所, 位置应在有利地点, 驾驶员能看到相邻会车场所之间的车辆。
设置会车场所的路基宽不小于6m,有效长度》10m。
(三)防风林通过山顶戴帽绿化, 果园主干道、支道旁种树绿化, 作业道旁种防护篱,以及主风向的防风林带等,营造适合赣南丘陵山区的防护林系统。
1、根据山体大小、坡度,山顶至少保留20%原有植被,戴帽绿化。
2、主干道、支道旁边种植绿化树种。
3、间隔100 —150m左右,作业道旁边种植一行防护篱笆。
4、果园北缘与主风向垂直种植 2 —3行防风林带。
(四)水土保持及灌溉设施1、蓄水。
保留规划区内现有的小山塘、小水库等蓄水设施,直接利用规划区内现成的水利体系。
没有小山塘、小水库等蓄水设施可利用的,应根据地形地势,利用山洼、冷浸田等筑堤修建小山塘、小水库等蓄水设施,每1000 亩集中连片基地,建设2000m3 左右的山塘水库,拦截地表径流蓄水,解决脐橙园灌溉水源问题。
为方便喷药和零星灌溉用水, 果园内必须按每20-30 亩新建一个15-20m3 的蓄水池。
水池采用标准设计, 或按五级建筑物有关规范进行设计, 水池池底及边墙可采用浆砌砖、素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
地基为弱湿陷性黄土时,池底应进行翻夯,深度不小于100cm,或采用防渗土工膜修建。
2、横山排蓄水沟和泥沙拦截沟。
排水和泥沙拦截系统由横山排蓄水沟、纵沟、梯台内壁竹节沟、沉沙凼和山脚泥沙拦截沟组成。
排水系统拦截的地面径流,可引入蓄水池、水塘或水库,或直接排出果园。
在最上层梯台的上方开一条横山排蓄水沟,防止果园上方洪水冲刷园内梯台,横山排蓄水沟的大小应根据上方集雨面积而定,一般沟面宽100cm,底宽80cm,深80cm 左右。
在山脚环山公路的内侧挖山脚泥沙拦截沟,山脚泥沙拦截沟规格可根据土壤类型和坡面条带数量来确定。
沙质土而且坡面条带数量10 条以上的,泥沙拦截沟的宽度和深度必须150cm 以上,粘土或条带数量少的宽度和深度可适当减小。
横山排水沟和泥沙拦截沟不能挖通,每隔10m左右留一堤垱,比沟面低20cm,排蓄两便,防治土壤流失。
横沟要与纵沟连通,有利于排出过多的蓄水。
3、纵沟和梯台内壁沟。
顺果园上下的作业道两侧开纵沟,宽40-50cm,深20—30cm。
在与两侧梯台内壁沟相连处挖一深坑,底铺石块,作跌水坑,以缓冲水流,也可蓄水。
每梯台内侧挖一条内壁沟,与纵沟西相连,深20—30cm,宽30—40cm,每隔3—5m挖一深坑——沉沙凼,起沉沙积水作用。
4、节水灌溉。
全园安装节水灌溉系统(滴灌系统、树冠下微喷系统),同时具备灌溉施肥功能。
(五)整地改土为节约成本、方便操作,不论山地、旱地和水田建园,均采用机械开挖、一次性撩壕整地进行种植前改土,种植后不再进行扩穴改土。
1 、山地。
植被较好的山地可采用“一带三沟”法整地,一次性完成整地、撩壕、回填、扩穴等果园开发整地工程。
首先按设计要求平整等高梯田。
第二是挖种栽沟。
梯田外侧保留70cm 宽的护带线,然后开始开挖种植沟,规格为宽80cm,深80—100cm。
顺序为第一铲把表层30cm左右土挖起放在梯田外侧护带线处,提高梯田外侧土层,第二、第三铲土挖起摆放梯田内侧,直达到深度80cm以上为止。
然后挖斗伸向下行,把下行梯带植被及表土挖起回填上一行带面栽植沟内,以填满80%为度,然后用堆放在内侧的松土回填,直至高出带面40—50cm。
第三是挖扩穴沟。
紧靠栽植沟内侧开挖扩穴沟,深40—50cm,挖起的土仍放回原沟内,也就是不起土,只起松土作用。
最后挖梯田内壁沟。
紧靠梯田内侧梯壁,挖深30—40cm 的排、蓄水沟,挖起的土填在扩穴沟上。
2、旱地。
旱地建园除对道路进行规划外,尽可能保留原有梯田或阶地,对少量极不规则地块和影响树位的特殊位置进行适当调整。
以行距中心线为基线开挖深100cm、宽150cm 定植壕沟,分2—3层混埋有机质,回填种植壕沟。
待沟土下陷沉实后,即可测定植点,施定栽基肥。
3、水田。
水田建园除对道路、排水沟进行规划之外,尽可能保留原有梯田或阶地,对少量极不规则地块和影响树位的特殊位置进行适当调整。
全园进行30cm 的深翻(打破犁底层),然后以定植中心线为基线,用耕作层土壤培成高50—70cm、宽100cm以上的高垅,即可测定植点,施定栽基肥。
以后随冬季基肥的施用,逐年培土成宽3m 的高垅。
(六)栽植1、苗木。
栽植无病毒容器大苗、壮苗。
嫁接口部位10cm 以上,愈合正常,已解除绑缚物,砧木残桩不外露,断面愈合良好。
苗木主干粗、直、光滑,粗度0.8cm 以上,苗高50cm 以上,具有三个以上且长15cm 以上、空间分布均匀的分枝。
枝叶健全,叶色浓绿。
2、规格。
栽植前根据32—47 株/亩的种植密度设计行株距,即平地和缓坡地脐橙园行株距为6 X 4m2,丘陵山地脐橙园行株距为4—5X 4m2,测好定植点。
3、定植基肥。
定植前2个月,开挖定植穴,每个穴施人、畜粪肥10—20kg 或饼肥1—2kg,磷肥0.25—0.5kg,与土壤充分拌匀填入穴内堆沤,待基肥充分腐熟后即可开始定植。
4、栽植时期。
脱毒容器苗除冬季气温过低不宜栽植外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但以每次新梢老熟后栽植较为适宜。
以春芽萌芽前的2月底至3月初和秋梢老熟后的9月下旬至10月为主要栽植时期。
5、栽植管理。
苗木定植后,立即在苗木旁立一小竹杆,并用塑料绳与苗木绑在一起,避免因风吹摇动而影响成活。
若遇连续阳光强烈、空气干燥的晴天,每周应浇水2—3 次保湿。
连雨天则应注意开沟排水,防止渍水而引起烂根死苗。
定植一星期后,即可开始浇施稀薄腐熟有机水肥,以后每隔10—15天一次,浓度为2—3%,先稀后浓,但秋梢老熟后则应停止土壤施肥。
注意食叶性害虫和柑桔炭疽病、脚腐病的防治。
二、脐橙园土、肥、水管理(一)土壤管理1、间作。
选择不影响脐橙正常生长结果、无病虫害相同寄主的作物,有利于以肥养地、以园养园的浅根性矮杆作物。
间种作物与幼龄树主干距离应》100cm,随树冠扩大,逐年缩小间作范围(树冠滴水线以外),四龄以上果园停止间作,改为生草栽培,适时刈割覆盖于树盘。
适宜间作的作物和绿肥种类有花生、大豆、绿豆、印度豇豆、猪屎豆、肥田萝卜、紫云英、蚕豆等。
不适宜间作的作物有烟草、甘蔗、高梁、玉米、红薯等高杆藤蔓类作物。
此外,不宜间作冬季蔬菜。
2、季节性生草栽培。
雨季(4〜6月)自然蓄留田间杂草,旱季来临前(7月初)刈草覆盖(保留梯壁草供天敌繁衍),10月中、下旬彻底刈除田间杂草,增强地面反射光,促进果实着色。
新开发脐橙果园可在树冠滴水线外人工种植适应性强、鲜草量大、矮秆、浅根性,既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又有利于害虫天敌生栖繁殖的草种,如霍香蓟、百喜草、意大利多花黑麦草等。
3、覆盖。
旱季来临之前全园或树盘进行覆盖,保墒抗旱。
覆盖物的厚度一定要达到10 —20 厘米,否则起不到保湿抗旱效果;在树兜根茎部周围必须留有10厘米左右的空隙,以免因覆盖物的腐烂引起根茎部发病。
(二)肥料管理1、施肥原则。
以充分满足脐橙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为目的,以简化操作节省劳动力成本为目标,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土壤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
以产定量,正确掌握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方法。
实施水肥一体技术,努力提高肥料利用率。
按NY/T394 —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中的5.2.1 的规定选择肥料种类,所施用的肥料必须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或免于登记的肥料。
2、施肥方法。
以根际土壤施肥为主,根外叶面施肥为辅。
基肥、有机肥施用量较大,应进行土壤施肥;急需见效的则采用叶面施肥。
(1)土壤施肥。
基肥和有机肥采用环状沟或条状沟或整园深翻等方法,为了节省成本可以每两年或三年一次。
追肥利用小雨天和浇水抗旱时将肥料均匀撒施于树冠滴水线以内,即撒施,或利用微喷和滴灌设施进行灌溉施肥。
(2)叶面施肥。
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选用不同种类的肥料进行叶面喷施。
叶面追肥应严格掌握使用浓度,避免在高温时操作,防止造成肥害。
果实采收前30 天内停止叶面施肥。
常用根外追肥使用浓度:尿素:0.3—0.5%(使用缩二脲含量低的尿素)硫酸锌:0.2% 过磷酸钙:0.5—1%硫酸镁:0.2—0.3% 硫酸亚铁:0.05—0.1%钼酸铵:0.05—0.1%3、幼树施肥(1)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少量多次。
以春、夏、秋梢萌芽促梢肥为主,顶芽自剪后的壮梢肥为辅,做到一次梢二次肥。
促梢肥以土壤施肥为主,壮梢肥以根外追肥为主。
定植当年的幼树以有机液肥浇施为主,适当配合化肥,争取每月2—3 次肥。
(2)每株全年施纯氮控制在150—200g,磷、钾为氮的50%。
4、结果树施肥(1)施肥量。
每100kg果实施纯氮0.6—0.8kg,氮、磷、钾比例1.0 : 0.4—0.5 :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