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O2激光焊接成形实验报告

CO2激光焊接成形实验报告

CO2激光焊接成形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了解激光焊接热导焊和深熔焊两种焊接模式的原理,特别要掌握激光深熔焊的原理。

(2)了解激光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利用实验方法获得焦点位置、激光功率
和焊接速度等对激光焊接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

(3)测定焦点位置对激光焊接熔化效率的影响曲线。

2.实验内容
(1)学习并掌握激光深熔焊接的原理,主要包括小孔的形成、等离子体的产生和对焊接过程
的影响,以及激光深熔焊接的焊缝成形特征。

(2)利用2kW光纤激光器焊接低碳钢样品,焊后制备焊接横断面的金相试样,用光学显微
镜观察并记录不同焊接工艺条件下焊缝成形的特点,测试焊缝熔深和焊缝宽度随焦点位置、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的变化规律。

(3)测量焊缝断面面积,得到焦点位置对激光焊接熔化效率的影响。

3.实验原理
激光焊接是一种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进行材料连接成形的方法。

激光束经聚焦后可达到极高的功率密度,比常规热源的功率密度至少要高出两个数量级,因此激光可以熔化甚至汽化任何材料,可进行局部区域的微细焊接;焊接过程输入的线能量小,因此热影响区和热变形均很小;焊接速度高,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光束易于传输,容易实现焊接自动化。

激光焊接系统一般由激光器、光路传输和聚焦系统、工作台组成。

常用的大功率激光器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CO2气体作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称CO2激光器,可以输出10.6μm 波长的连续或脉冲激光;另一种是以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为工作物质的固体激光器,简称Nd:YAG或YAG激光器,可以输出1.06μm波长的连续或脉冲激光。

激光焊接可以两种模式进行,一种是基于小孔效应的激光深熔焊,另外是基于热传导方式的激光热导焊。

激光深熔焊的原理如下:当功率密度高于5×105W/cm2的激光束照射在金属材料表面时,材料产生蒸发并形成小孔。

深熔焊过程产生的金属蒸汽和保护气体,在激光作用下发生电离,从而在小孔内部和上方形成等离子体,这个充满金属蒸汽和等离子体的小孔就像一个黑体,入射激光进入小孔后经小孔壁的多次反射吸收后可达到90%以上的激光能量被小孔吸收,小孔周围的金属就是被小孔臂传递的能量所熔化。

随着光束的移动,小孔前壁的液态金属材料被连续蒸发,小孔就以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向前移动,包围小孔的熔融金属沿小孔周围向后流动,随后冷却并凝固形成焊缝。

激光热导焊则是在功率密度低于5×105W/cm2下,基于热传导的焊接方法。

由于通常情况下金属对激光的反射率较高,因此这种焊接方法获得的焊缝熔深很小。

在激光焊接中,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和焦点位置是影响焊缝成形的主要参数,另外保护气体种类和流量也对焊缝成形产生重要影响。

焦点位置是指光束焦点距工件表面的相对距离,定义焦点在工件表面以下为正(称入焦),反之为负(称离焦)。

焊缝成形参数主要包括熔深和焊缝宽度,激光焊接时,在同样的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下,不同的焦点位置会影响聚焦光斑大小,从而影响作用在工件表面的激光功率密度,其结果会形成不同深度的小孔甚至不能形成小孔效应,产生不同熔深的焊缝。

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直接影响了输入的线能量,会导致焊缝成形的变化。

4.实验步骤
全体同学自行分为三组,分别通过改变焦点位置、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研究各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准备低碳钢试样100mm×60mm×3mm若干块,表面用砂纸打磨去锈,并用丙酮清洗干净。

在每块试样上划出焊接位置。

(2)焊前调节Ar气流量,轴向气体400L/h。

(3)将工件装卡好,启动数控机床并调整焊接喷嘴位置,完成机床编程。

(4)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启动激光器。

(5)各组分别通过改变焦点位置、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进行激光焊接,得到不同的焊缝,每组分别改变参数5次,保证焊接过程从热导焊变化到深熔焊,总共15条焊缝。

焊接过程中仔细观察不同状态下的焊接特点及等离子体的声光特征。

(6)焊后将试样取出,记录实验时间和所用激光器机时,关闭激光器和数控机床,并清扫工作台。

(7)将试样沿横断面剖开,并制备金相试样,利用显微镜测量焊缝宽度和深度。

(8)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思考题。

5.实验数据与分析
实验得到的激光功率P、焦点位置f及焊接速度v对焊缝熔宽和熔深的影响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格1激光功率P对焊缝成形的影响(f=0,v=1.5m/min)
表格2焊接速度v对焊缝成形的影响(f=0,P=1000W)
表格3焦点位置f
表格4焦点位置f
根据以上各表所列数据,可做出如下所示的焊缝熔宽和熔深随激光功率P、焊接速度v 及焦点位置f的变化曲线。

由于焦点位置不仅影响工件表面光斑直径的大小,而且影响光束的入射方向,因而对焊缝形状、熔深和横截面积有较大影响。

一定的离焦量可以使光斑能量的分布相对均匀,同时也可以获得合适的功率密度。

尽管正负离焦量相等时,相应平面上的功率密度相等,然而,两种情况下所得到的焊点形状却不相同。

负离焦时,小孔内的功率密度比工件表面的高,蒸发更加强烈。

因此,要增大熔深时,可以采用负离焦;而焊接薄材料时,则宜采用正离焦。

在大多数激光焊接场合,通常将焦点位置设置在工件表面下大约所需熔深的1/4处。

激光功率主要影响熔深,当光斑直径保持不变时,熔深随入射光束功率的增加而变大。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高功率激光焊接获得的熔深大。

在维持小孔效应的最低临界焊速下,可得到最大熔深。

分析焊接速度对焊缝成形的影响时,可借助线能量的概念。

线能量是单位长度焊缝接受的激光能量。

焊接速度大时,焊缝的线能量小,因而熔深下降;反之,可以获得较大的熔深。

激光焊接时,要依据材料的热物理性质、接头形式和零件厚度等条件选择焊接速度,应能使材料吸收到足够的激光能量,实现充分的熔化,获得理想的熔深。

6.思考题
(1)激光焊接中的主要参数包括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焊缝成形的?
答:主要参数包括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和焦点位置。

激光功率增大时,熔深增大。

焊接速度增大时,熔深及熔宽均下降。

当焦点位于工件较深部位时,形成V形焊缝;当焦点在工件以上较高距离(正离焦量大)时,形成“钉头”状焊缝,且熔深减小;而当焦点位于工件表面以下1mm左右时,焊缝截面两侧接近平行。

(2)激光焊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相对传统的焊接方法(如电弧焊),存在何种优势?激光焊又有哪些缺陷和不足?
答:与一般焊接方法相比,激光焊具有以下特点:
(a)聚焦后的激光具有很高的功率密度(105~107W/cm2或更高),焊接以深熔方式进行;由于激光加热范围小(<1mm),在同等功率和焊接厚度条件下,焊接速度高,热输入小,热影响区小,焊接应力和变形小。

(b)激光能发射、投射,能在空间传播相当距离而衰减很小,可以进行远距离或一些难以接近的部位的焊接;激光可通过光导纤维、棱镜等光学方法弯曲传输、偏转、聚焦,特别适合于微型零件及可达性很差部位的焊接。

(c)一台激光器可供多个工作台进行不同的工作,既可用于焊接,又可用于切割、合金化和热处理,一机多用。

(d)激光在大气中损耗不大,可以穿过玻璃等透明物体,适合于在玻璃制成的密封容器里焊接铍合金等剧毒材料。

(e)可以焊接一般焊接方法难以焊接的材料,如高熔点金属等,甚至可用于陶瓷、有机玻璃等非金属材料的焊接;焊后无需热处理,适合于某些对热输入敏感的材料的焊接。

(f)属于非接触焊接,接近焊区的距离比电弧焊的要求低,焊区材料的疲劳强度比电子束高。

目前影响大功率激光焊扩大应用的主要障碍是:激光特别是高功率连续激光器,价格昂贵;对焊件加工、组装、定位要求很高;激光器的电光转换及整体效率很低。

(3)请谈谈对本实验的认识、感想或建议。

答:本实验使我对激光焊接的原理、特点及应用产生了大致了解,也对激光焊接系统的组成产生了感性认识。

实验过程进一步训练了我对金相显微镜的使用能力,并通过亲自测量、分析数据使我对激光功率、焊接速度、焦点位置等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产生了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