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V)考生须知:1.本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 分,时间90 分钟.2.必须在答题卷的对应答题位置答题.3.答题前,应先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60 分)1. 8 月 31 日,小科和小李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学校.他们漫步于校园,发现了很多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①为什么要把学校取名为××学校呢?②一天当中学校的旗杆影子长短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③为什么有些树木到了秋天会落叶呢?④为什么很多的小学生想就读于××学校?根据两个多月的《科学》学习,你认为《科学》主要解决其中的哪些问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3.下图所示的四位同学的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 B C D4.我国铁道的标准轨距是 1.435 米,由此数据可以看出所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可能是(▲)A.米B.分米C.厘米D.毫米5.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A. 2.8 米=2.8 ×1000=2800 毫米B. 3.4 千克 =3.4 千克× 1000=3400 克C. 4.5 升 =4.5 升× 1000 毫升 =4500 毫升 D . 2.6 小时 =2.6 ×3600 秒 =9360 秒6.关于下列物体的估计值正确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为70℃B.一支钢笔的长度 15.0 毫米C.一角钱硬币的厚度 1.5 微米D.一瓶矿泉水的容积为 500 毫升7.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 的细铜丝的直径,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8.下页图为简易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当气温降低时(▲)A.液体收缩,液面上升B.液体收缩,液面下降C.气体收缩,液面上升D.气体收缩,液面下降9.用金属框可以拉出一个肥皂泡,小明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形状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于是他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进行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就“小明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形状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它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收集证据D.验证假设10.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 至 100 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A.长度单位B.质量单位C.时间单位D.温度单位11.如图所示的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获小虫,并吸收其体内营养.但是它属于植物,其分类依据是(▲)A.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C.它不能自由运动D.它是绿色的12.观察蜗牛时,在蜗牛前 3 厘米处,放上蘸有白醋的棉花,我们发现蜗牛会向远离醋的方向爬行,说明蜗牛具有的感觉是(▲)A.触觉B.视觉C.味觉D.嗅觉13.我们在爬山时,可以看到岩石上生长着许多粗糙的东西,这是生物界的开路先锋——地衣.它们能生长在岩石上并繁殖,这是因为它们能产生一种叫地衣酸的物质.该物质能腐蚀岩石,起到分化岩石的作用.这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A.新陈代谢作用B.遗传和变异的特性C.适应性和多样性D.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的特性14.如图,可以表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是(▲)A B C D15.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A B C D16.盖盖玻片正确方法是(▲)A B C D七年级科学试题卷(第 2 页,共 6 页)17.如果用右下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1 2 3 ' 4A .纲目科种B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 .牙齿口腔消化系统人体D .动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18.人类胚胎干细胞来自受精卵形成5~ 6 天后的胚胎,在体外条件下能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有科学家描述:胚胎干细胞的“可塑性”无以伦比.这里的“可塑性”是指(▲)A.细胞分裂能力B.细胞分化能力C.细胞生长能力 D .细胞变形能力19. 2002 年 9 月郑州市民李广利先生成为我国第一位领取18个位点“基因型身份证”(见右图)的幸运儿.这张身份证上的 18 个位点信息取自李先生体细胞的(▲)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20.你喜欢动画片吗?动画片里有许多以动物为原形的形象.下列四种动物,属于地球上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的是(▲)A.唐老鸭B.米老鼠C.蜘蛛侠(蜘蛛) D .章鱼哥(章鱼)21.报上报导,最近市区一些花店用“黄莺”来插花,经证实是有“植物杀手”之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这种植物的强大繁殖力是通过根和种子两种方式进行.专家提醒市民观赏后,不要随地丢弃.否则,生根、开花、结果,成熟的种子可能随风飘散,对城市绿化造成破坏和危害本土植物.它是属于(▲)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22.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是按照什么依据分类的(▲)A.按照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B.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C.按照这些生物的数量D.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23.列哪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A.森林面积减少B.环境污染C.生物进化D.生物入侵24.由外到内,地球可分为(▲)A.岩石圈、地幔、地心B.岩石圈、软流层、地核C.地壳、地幔、地核D.地核、地幔、地壳25.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是(▲)A.太阳的东升西落B.麦哲伦环球航行C.月食的形状D.地球的卫星照片26.下列四幅图中的P 点,既位于中纬度,又位于东半球的是A B C D七年级科学试题卷(第 3 页,共 6 页)27.以下信息中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A.悬崖上弯曲的岩层B.海洋底部古人类的遗迹C.河谷中有崩落的大岩石D.青藏高原上海洋生物化石28.沉积岩的特征是(▲)A.常形成许多气孔B.它的顺序总是砾岩、砂岩、页岩排列C.所有沉积岩都是成层状分布D.岩层中常能找到化石29. 2010 年 4 月 15 日冰岛火山爆发,导致周围地区的冰川融化,形成洪水,同时,直冲高空的火山灰严重影响航空安全,欧洲多个国家的机场因此被关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火山灰富含矿物质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是一种天然的肥料B.火山灰中含有二氧化硅,该物质会使飞机引擎停转,多航班因火山灰而取消C.火山灰进入平流层会阻挡一些太阳辐射能,进而可能使局部地区气温下降D.火山灰对人体健康影响剧烈,人们应逃离冰岛避免火山灰损害身体3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 B .分类法C.调查法D.实验法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2 分)31.甲型 H1N1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H I N1病毒引起的,图中所示为H1N1病毒在 30 万倍电子显微镜下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情况,该病毒的实际整体宽度为▲ m .使用透气孔径为3.0 ×10 -6 m的 N95型口罩▲(能 / 不能)有效遮挡甲型 H I N1 病毒.32. 小丽按下图二所示的实验步骤测量一不规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厘米3,则测得的体积与实际值相比,会▲ ( 选填“偏大”或“偏小”).33.温度计甲的读数是▲℃,乙的读数是▲℃ .第 31 题图第 32 题图34.试一试,完成以下空格:第 33 题图(1)一般的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 1.2 ▲;( 2)灯管直径约为40 ▲ ;(3)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 1.8 ▲;( 4)一瓶大可乐的体积是 1.25 ▲ .35.我们的校园里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如图甲是同学们根据校园中几种常见植物的叶片的特征编成的检索表,图乙是拍摄的植物叶片图片.(1)若图片 A 代表的植物是桂花,则方框中应补全的分类特征是▲;(2)根据检索表,可以知道图乙中的图片 C 所代表的植物是▲.A B C D E36.随着对生物学科的深入学习,同学们会接触到很多生物学概念,那么你是否尝试将有关概念组成一个“网”——形成“概念图”呢?这样会帮助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使你的生物学科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来,让我们试试吧:请同学们按要求补充以下有关“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概念图.A▲; B ▲; C ▲;I▲; G ▲; H ▲ .37.如图所示为某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林地在村庄的▲方向.(2)该村示意图的方向判断采用的方法是▲.(3)在该村的示意图中,量得林地与耕地间的直线距离约为5.8 厘米,若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 l856 米,则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应是▲,属于▲比例尺(“填“大”或“小”),其特点是▲(和中国地图比较填“表示范围内容”)38.下图中, A—E 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整个人体都是由 A 细胞发育而成的, A 细胞是▲.(2)A 细胞通过细胞▲形成B.在此过程中,▲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3) B 通过细胞▲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4)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 .三、实验题 ( 每空 2 分,共 28 分 )39.有两支最小分度相同的刻度尺A和 B,在室温下测同一长度时结果相同;在40℃的室内测同一长度时分别为LA 和 LB,但 L A> L B.若将这两支尺拿到-20 ℃的室外测同一长度,结果分别为L′A,和 L′B,则 L′A▲L ′B.(填“>”、“<”或“=”)七年级科学试题卷(第 5 页,共 6 页)40.有如下两项实验:(1)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扰50 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50;( 2)测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先测100 个大头针的总质量,再除以100.这两项试验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这两实验所遇到问题的共同特点是▲,解决办法的共同特点是▲.41.下列各项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其中错误的一步是▲(填字母,下同),正确的操作顺序应为▲ .A.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B.选取适当的温度计C.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E.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F.让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壁G.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取出42.小明平时很爱动脑子,有一些问题引起了他的兴趣:蚯蚓有没有眼睛?蚯蚓有没有嗅觉?蚯蚓的身体上有没有感光细胞?为了弄清这些问题,他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先抓来3条大小不同的蚯蚓,放在一张湿纸上,然后用树叶、铅笔、红领巾分别在它们前面晃动,结果发现它们毫无反应.实验二:找来几根葱、几块黄瓜和几块萝卜,并排放在蚯蚓前,几分钟后它们都钻到葱下面去了.实验三:用泥巴、砖头砌了间小屋,把蚯蚓放在屋门口,结果发现它们很快朝屋里阴暗处爬去.(1)实验一说明了蚯蚓▲,实验二说明蚯蚓头部▲,实验三说明蚯蚓头部▲.(2)想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于是又做了下面这个实验:他先在塑料盒内放一些干土,然后在盒的一侧加入适量的水,使盒中的土一半是干的,另一半是湿的.再在干土和湿土的分界处放10多条蚯蚓,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数出干土和湿土中蚯蚓的数目.请写出小明设计的这个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43 .(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移动目镜,小黑点移动.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可能在▲上.(2)右图甲、乙两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则用低倍镜观察的图是▲(填甲或乙);如果 a 表示标本的同一位置,则从甲图得到乙图的操作步骤是▲.①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 a 移至视野中央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 a 移至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④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3)从观察到的细胞形态来看,它应该是▲ .甲乙A.洋葱表皮细胞 B .人口腔上皮细胞C.都有可能(4 )上图是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七年级科学答题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6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2 分)31.32.33.34.( 1)( 2)( 3)( 4)35.( 1)( 2)36. A B C D EF IG H37.( 1)( 2)( 3)38.( 1)( 2)( 3)( 4)[]三、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28 分)39.40.41.42. ( 1)( 2)43. ( 1)( 2)( 3)( 4)科学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AC CD D D C B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D D B D B A B D B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D C C A D C D D D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2 分)31、 1.2 ×10-7 不能32、 20 偏大33、 37.6 -334、( 1)米( 2)毫米( 3)分米(4)升35、( 1)叶边缘有齿( 2)茶花36、 A 根 B 茎 C 花 D 果实 E 分生组织;F 营养组织I 营养组织G 细胞壁H细胞核.37、( 1)正北(2)指向标定向法( 3) 1: 32000 大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38、( 1)受精卵( 2)分裂染色体(或遗传物质)( 3)分化( 4) [ E ] 系统三、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28 分)39、 <40、微小量的测量累积法41、 F CBEADG42、( 1)蚯蚓没有眼睛蚯蚓有嗅觉蚯蚓的身体上有感光细胞( 2)蚯蚓喜欢干土还是湿土?43、( 1)目镜( 2)甲135 ( 3)B ( 4)③④②①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