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
101
中学高二《中国地理》练习题
班级:高二
(
)班 姓名:( )
1
《中国的农业》练习题
一、选择题
题组一: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
1.下图是我国的小麦、油莱、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
A.①油菜 ②水稻 ③冬小麦 ④甜菜 B.①水稻 ②甜菜 ③油菜 ④冬小麦
C.①甜菜 ②冬小麦 ③水稻 ④油菜 D.①冬小麦 ②水稻 ③甜菜 ④油菜
2.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种气候条件下分布的某种农作物。两图可能是 ( )
A.春小麦、玉米 B.水稻、苹果
C.甘蔗、甜菜 D.咖啡、橡胶
3.以下农业区:①东北三省 ②长江中下游区 ③南部沿海区 ④黄河中下游区 与下面四图的对应关系,正
确的是 ( )
A.(一)①,(二)②,(三)③,(四)④ B.(一)②,(二)④,(三)③,(四)①
C.(一)③,(二)④,(三)①,(四)② D.(一)②,(二)④,(三)①,(四)③
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农业在左图ab线以西以北没有分布的是 ( ) A.高原农牧业 B.绿洲农业 C.桑基农
业 D.灌溉农业
5.左图中字母Q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名称、右图中C区域的粮食作物名称,分别是 ( )
A.甜菜、冬小麦 B.甜菜、春小麦 C.棉花、春小麦 D.玉米、冬小麦
读右图回答6-8题。
6.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郑州
101
中学高二《中国地理》练习题 班级:高二( )班 姓名:( )
2
A.该地区河流以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为主
B.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本地区的典型植被
C.该地属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
D.该地属红壤丘陵地区
7.判断该地可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 )
A.天然橡胶 B.棉花 C.茶叶 D.甜菜
8.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 )
A.退耕还牧,大力发展畜牧业
B.大力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C.以林牧为主,农林牧结合,防止风沙危害 D.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努力增产粮食
题组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下图为我国商品性农作物基地分布图,读图完成9-11题。
9.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建立了一大批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起决定性的区位因素是( )
A.巨大的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和措施 C.便利的交通运输 D.农业科学技术
10.N地区盛产长绒棉,其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肥沃的黑土 B.丰富的水源 C.充足的光照条件 D.平坦辽阔的地形
11.图中M地限制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光照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
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2-13
题。
12.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13.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
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14-15题。
14.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
高 D.市场需求大
15.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 )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
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下表示意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读表回答16-17题。
郑州
101
中学高二《中国地理》练习题 班级:高二( )班 姓名:( )
3
16.四种农作物中,适宜在鄱阳湖平原种植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成都平原不适宜种植农作物②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条件不足 B.水分条件不足 C.水热配合不好 D.光照条件不足
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19.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
能降低的是( )
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
题组三:粮食生产相关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
成20-21题。
20.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21.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
22.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右图是1999—
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
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24.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郑州101
中学高二《中国地理》练习题 班级:高二( )班 姓名:( )
4
二、综合题
25.读下面“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B、C、D所示区域的经济作物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
________。
(2)造成四种经济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3)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流域是其主要的产区。
(4)甜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________省、吉林省、________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从温度带来看,甘蔗主要分布在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花生主要分布在________带的沙土和丘陵
地区,甜菜主要分布在________带。
26.下图所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三地共同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①地形及土壤:________________;②气候:________________;③
水源:________________。
(2)按照下列要求简要回答:
①A地在土地资源上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②B地的基塘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地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A、B、C三地在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上的差异,并填写下表:
地区编号 耕作制度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经济作物
A
B
C
27. 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
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
宛若平原。根据材料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郑州101中学高二《中国地理》练习题 班级:高二( )班 姓名:( )
5
《中国的农业》练习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C B D C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C C D A D C A B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A D D C
25.(1)甘蔗 甜菜 油菜 花生 (2)自然 (3)油菜 长江 (4)黑龙江
内蒙古 (5)热 亚热 暖温 中温
26.(1)①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②均属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
热同期 ③水源充足,灌溉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