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高中生物全套教案

新版高中生物全套教案

Mo 等。 注:大量元素是从含量上看,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例如,C、H、O、
N、P、S、K、Ca、Mg 等;主要元素是从对生物体的作用上看,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 C 是最基本的元素,没有 C 就没有生命;C、H、O、N、P、S 六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 元素,大约占原生质总重量的 97%,生物体的大部分有机物是由这六种元素组成的。它们之 间的关系如下:
7
生物第一轮复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部分课堂作业
1、血液运输氧的化合物含有的元素主要是( )
A.C、H、O、N、Fe
B.C、H、O、Ca、Fe
C.C、O、B、Ca、Fe
D.C、H、N、Ca、Cu
2、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和生活在海洋中的鲨鱼,组成他们的化学元素是( )
A、完全相同 B、完全不同 C、大体相同 D、无法确定
病毒、类病毒都属于专性寄生的生物,都没有细胞结构,都不能独立生活。它们虽无细胞结构,但与其它 生物一样具有严整的结构。 3、朊病毒:1997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朊病毒研究做出卓越贡献的美国学者普鲁辛纳。朊病毒只有蛋白质, 没有核酸。例如疯牛病的病原体。
第 课,课题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第 课时,课型 复 习 。总序第
C、O>H>C>N>P>S
D、O>C>H>N>P>S
5、据测定苹果中 Zn 的含量为 0.19 毫克/100 克,但苹果缺锌时,往往患“小叶病”,这个事实说


6、试根据你已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元素中含 C、H、O 三种元素,
请写出实验原理及过程。
7、有一种蜗牛,唾液里含有浓度为 4%的 H2SO4,蜗牛把唾液涂在软体动物的贝壳上钻孔,再把
与适应性的关系:应激性是生物产生适应性的生理基础。
注:(1)应激性:生物对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
所发生的反应。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2)反射:是指多细胞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可见,反射是应
激性的一种表现形式,隶属于应激性的范畴。 (3)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性状)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对各种
3、下列关于“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多
B、碳原子含有四个价电子
C、碳原子之间能以共价键给合
D、许多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机物能连结成链或环
4、下列关于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的含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C>H>O>N>P>S
B、H>O>C>P>N>S
浓泡皮炎病毒、腮腺炎病毒、偶数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非典”病毒等。
3
病毒的基本化学组分是核酸和蛋白质,而且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 或 RNA)。 病毒通过核酸复制 的方法来增殖,不进行二均分裂。
病毒体内无核糖体,缺乏独立的代谢能力。正在细胞外的病毒颗粒处于静止状态,基本上是无生命的物体 相似。
第 课,课题
绪论
第 课时,课型 复 习 。总序第
个教案。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理解生物的应激性、适应性及反射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重点 难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的应激性、适应性及反射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 具:幻灯片。
教学程序:(导入)地球从诞生至今大约有 46 亿年了。在这 46 亿年中,生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形
二、生物体都具有以下特征:
物质:蛋白质、核酸;
1、共同的物质基础
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
实质:活细胞中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
2、新陈代谢
过程
吸收营养→合成自身物质;贮能;
自我 更新
一切生命活 动的基础
分解自身物质→排除废物;放能;
定义:对刺激发生反应,以适应环境;
3、应激性 实例:根的向地性(重力),茎的背地性(光);
其实,生物体除了常见的 9 种元素之外,还有 Si、Cl、Al、Fe、Na、Zn……据统计,在生物 体的细胞内至少可以找到 62 种元素,其中常见的约有 29 种,其中重要的有 24 种。所以,一般 情况下,可以说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的有 20 多种。 (三)种类:20 多种。
因为生物体内各种元素含量差别较大,所以,可以按照元素含量的多少把它们分为两类: 1、大量元素:指含量占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 C、H、O、N、P、S、Ca、Mg 等。 2、微量元素:通常指生物生活所必需,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如:Fe、Zn、Cu、B、
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
也正因为有了这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使地球上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各种各样的生物
息息相关。在现代社会,生物科学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学习生物科学,对于我们每一
个人都非常重要。
一、生物科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我国成就:生态农业。
五、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六、作业: 七、后记: “关于病毒、类病毒、朊病毒”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增殖、遗传和变异、细胞内寄生、对抗菌不敏感,而对于干扰素敏感等特
征的微生物。
病毒个体微小,可通过细菌不能通过的滤器,一般在光学显微镜能看到,常见的病毒有牛痘苗病毒、传染性
刺激发生的反应(包括反射)的应激性也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现象,植物的 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生理功能也是一种适应。生物体所表现出的适应 特征,通过遗传传给后代,并非生物接受刺激后才产生的。这是与应激性不 同的。 应激性、反射属于生物的适应性,但并不是所有的适应具应激性(如 北极熊的白色、绿草地中蚱蜢呈绿色等)。 因为: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而应激性是通过长 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 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 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4)遗传性:是指亲代性状通过遗传物质传给后代的能力。要求生物体有一定的生长、发 育条件,并对生活条件做一定反应的特征。因此,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应激性、 反射和适应性最终是由遗传决定的。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对于地球上已知的大约 200 万种生物来说,无论它们个
体的大小、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如何,它们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这些共同的物质基
础主要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大体相同的。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4
(一)自然界的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二)实验证明:C、H、O、N 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另外,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大 体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156mg
11.75ug

6mg
2.2mg
1.33mg
122mg
12.5ng
此表可以说明:

9、某植物学家在验证某一元素是否是某种植物的必需元素时做了如下实验:
(1)取甲、乙两个植株,分别放在 A、B 两种培养液中培养。A 培养液元素齐全,B 培养液只缺
少欲验证的元素,其他配方与 A 培养液相同。观察甲、乙两植株的生长情况
舌伸进孔内食之。蜗牛的唾液内含有 H2SO4 的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蜗牛与软体
动物之间的关系为
,软体动物的贝壳被蜗牛的唾液软化而被蜗牛捕食的现象
说明了

8、科学家对鸡和鸭两种动物体内的某些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得到下表:(每 100 克中的毫克数)
元素
Cu 生物
Fe
Zn
P
Se
8

9mg
1.4mg
1.09mg

19 世纪中叶:阐述事实资料(细胞学说、物种起源)。
19 世纪中后期:用实验手段和理化知识分析;
(二)实验生物学阶段。

生命活动过程和生命活动规律。
(三)分子生物学阶段:20 世纪以来,研究蛋白质、核酸和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
四、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细胞水平→分子水平;
概述:生物科学 + 工程技术
1、微观方面: 生物工程
医药:乙肝疫苗、干扰素、人类基因组计划;
成 农业:抗病毒植物、转基因鲤鱼、两系法杂交水稻、抗虫棉;
果 开发能源和环境保护:石油草、超级菌。
生态学: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宏观方面: 前景(作用):对解决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料匮乏、能源短缺和能源危机等 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微量元素 B 能促使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当柱头和花柱中积累了大量 B 时,有利于 受精作用的顺利进行;在缺乏 B 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
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 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如 C、H、N 3 种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占 73%左右,而这 3 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 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 1%。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四、总结: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 20 多种。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1、组成原生质的成分。 C、H、O、N、P、S 6 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总量的 97%。生物体
的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是由上述 6 种元素组成的,如蛋白质是由 C、H、O、N 等元素;核酸是由 C、
5
H、O、N、P 等元素组成。 2、组成多种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蛋白质、核酸、脂肪、糖类等都是由 多种化学元素组成的。 3、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主要是微量元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