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意境初探
动静结合是我国传统造园手段之一。意境营造的“动”一是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3.
指观赏主体的动,也就是在园中游览之时,通过树障、花篱的应 [4] 任晓红. 禅与中国园林[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4: 146-
用,分割空间形成 园 中 有 园,步 移 景 异 的 观 赏 效 果。 二 是 指 观 赏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即是香雪,以“云蒸霞蔚” 深具有启示性的作用。亦希望以上观点可以为古典园林植物意
之态缭绕在亭子周围,在匾额的点景之下不单单是蜂舞蝶绕,云 境研究体系添砖加瓦。
霞浮动的生动春景,也暗指亭子所在山之高。“暗香疏影楼”位于 参考文献:
假山之上,俯看园中水系,楼前植一株梅花,辅以玉兰等芳香植 [1] 苏雪痕. 植物造景[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25.
空间组织的形式有很多种,限于篇幅,仅就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3. 1. 1 立意在先,主从明确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原则之一。在园林布局的植物选择时, 先定基调于全局,然 后 依 照 各 个 区 块 的 主 题 来 选 择 相 应 的 植 物 。 西湖的植物配置颇具特色,以时序为轴,串起各个景点,做到四时 有景可赏。苏堤以垂柳和春花植物为主,合“苏堤春晓”之境,曲 院风荷以荷花为 主 景,搭 配 紫 薇、鸢 尾、石 榴 做 夏 景,满 陇 桂 雨 以 桂花为主景,“月中寻桂子”的秋景也颇有诗意。孤山以梅花做主 景,突出冬景等等。这样只要配置得当就可获得多种多样的表现 出植物形态、生态与神态的植物空间美[5]。
2. 3 晨兴理荒秽———躬耕之乐
1. 2. 3 月映竹成千个字———诗意化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儒道两家也对农业十分重视,在这些思想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作出一份贡献。
[4] 宋泽方,周逸湖. 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M]. 北京: 中国
大夫在厌倦波诡云谲的官场之时,农耕环境的特点恰好符合了他 壁,月宇伴梨花。四季风光丽,千岩土气嘉。莹情如白日,托志结 们回归自然山水的精神需求[3]。例如拙政园的“秫香馆”,留园 丹霞。夜静无人语,朝来对客夸。”
“又一村”,园中多栽有果树。这类景观也常出现在皇家园林中, 3. 2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多维空间
2 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的分类
的宇宙观的追求。古人认为有景而无境是只有其表而没有灵魂, 2. 1 紫气东来顺———趋吉纳祥
只有体味到了意境传递的感情才能对“景”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古人极讲究吉祥 如 意,就 算 是 挠 痒 痒 用 的 器 具,也 要 做 的 似
1. 2 特征
仙芝比神器,起名“如意”,足可见古人对寓意吉祥的重视。园林
收稿日期: 2013-12-04 作者简介: 李 炎( 1988- ) ,女,在读硕士; 张万荣( 1962- ) ,男,硕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林 震( 1990- ) ,男,在读硕士
第 40 卷 第 5 期 2014 年2 月
李 炎等: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意境初探
·203·
的浸润下,就培养了造园者较为浓厚的重农事,亲田园的感情,士 月来相照”时,梨花与月相伴,银辉与花齐芳,有诗云“云窗倚石
1. 2. 2 芭蕉叶上无愁雨———多元化
而告终,以放逐山林之间来“养浩然之气”。无奈这仅仅流放了他
“芭蕉叶上无愁雨,只是听时人断肠”,植物景观的意境不仅 可以从视觉上获悉,也能从听觉、嗅觉、联想层次上来体味。不仅 如此,四时更替、朝晖夕阴、雾晴雨雪皆可将园景装点一新。就如 拙政园的“远香堂”借莲的香气来抒发仕途坎坷,渴望“闻达于诸 侯”的理想。植物的季相变化也能描绘出不同的意境,例如同是 荷,“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看到了生活的恬淡和意趣,“映日荷花 别样红”是一番红荷招展,凌波盖翠的繁华,“留得枯荷听雨声”则 是枯荷秋雨稍解寂寥的理性思辨。
们的肉体,而内心仍被庙堂捆扎,于是在“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 心”的心态下,就 有 了“拙 者 之 为 政 ”的 拙 政 园,有 了“香 远 益 清 ” 的远香堂,有了“萧条梧竹月”的梧竹幽居等等。当然,这其中也 不乏看透官场,但 求 林 泉 之 乐 的 高 士,就 如 辋 川 别 业 的 王 维。 辛 夷坞,鹿柴,文杏馆 等 等,透 着 的 都 是 山 野 林 间 的 逸 趣,举 一 杯 清 酒,邀挚友成双,赏 三 四 株 香 梅 翠 竹,乐 五 六 麋 鹿 丹 鹤,七 八 点 星 天外,数九斗太微垣,自得十全人生。
1. 2. 1 山中似有故人来———拟人化
中的建筑、植物配置也有寓意吉祥之举,虽有世俗之嫌,但是植物
在“以儒化民”的文化氛围中,文人根据各自的素养,水平,对 植物做不同的欣 赏,但 总 的 都 是 寻 找 植 物 的 某 些 内 在 特 性,赋 予 文化内涵[2]。在文人 眼 中,很 多 植 物 都 有 特 定 的 含 义,形 成 了 有 典可循的文化体系,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例如“岁寒三
植物的色彩能给园林带来极为明显的艺术效果,例如避暑山 庄的“金莲映日”周围遍植金莲,与日光相辉映如黄金覆地,光彩 夺目,“梨花伴月”梨花洁白无瑕与月光皎洁相呼应,天地间光华 浮动,营造了梦幻般的境地。
3. 2. 3 为有暗香来———嗅觉
传统造园善于发挥植物的芳香功能,以其绵绵不绝的香气引 发游人探寻,暗示着不尽的意蕴内涵。常用的有梅花的冷香,荷花 的清香,兰花的幽香,桂花的浓香等等。圆明园中“映水兰香”以兰 香比喻稻香,拙政园“玉兰堂”中玉兰与桂花搭配,色、香宜人。
[3] 王 中. 公共艺术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013,39( 14) : 193-194.
Discussion on university campus roads and landscape greening★
ZOU Hong-wei ZHU Shuo DONG Zhi ( Building Engineering School,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211167,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tatus quo university campus planning,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design,this paper researched the constitution of green space of new-built university campus and the measures of green road protection,discussed taking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had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form good campus culture. Key words: new-built university campus,green road,design research
4 结语
物之景谓之 实,倒 影 之 景 谓 之 虚。 “种 蕉 可 以 邀 雨,植 柳 可 以 邀
中国古典园林沾染着中国文化的韵味,博大精深。现代的植
蝉”,古典园林中的匾额、题咏对虚实之景的营造至关重要。“雪 物景观营造有些不适于古典园林,但是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意境营
香云蔚亭”以梅花数本绕亭栽植,结合迎春等营造春天的景象。 造的手法对当代新中式风格的营建以及小庭院扩大空间,延续景
现了屏俗。入门不远,西北边的一座小坊“人境壶天”正表达了 蕉,借雨打芭蕉产生的声响效果来渲染雨景气氛。承德避暑山庄
这种闹中取静、小中见大的空间内涵[4]。
内的“万壑松风”因借助风掠过油松林而发出的涛声而得名。玉
3 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的表达手法
泉山十六景之一的“风篁清听”,既有北方的豪迈也有文人儒士的
3. 1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三维空间
参考文献: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 彭一刚. 空间组合论[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 刘海燕. 中外造园艺术[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2009.
社,2008.
[6] 王卫红,李启民. 校园园林绿化改造探讨[J]. 山西建筑,
·202·
第 40 卷 第 5 期 2014年2 月
山西建筑
S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XI ARCHITECTURE
Vol. 40 No. 5 Feb. 2014
文章编号: 1009-6825( 2014) 05-0202-02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意境初探
李 炎 张万荣* 林 震
(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3. 1. 2 虚实渗透
虚与实的对比在园林空间构建时应用频繁。而在植物景观 意境营造时多表现为: 眼前所见之景为实,体味联系之境为虚; 实
雅韵。阳春三月,西湖“柳浪闻莺”,避暑山庄“莺啭乔木”都是营 造黄莺或飞舞于乔木之中或穿梭在柳枝间,竞相啼鸣,生机勃勃, 好不热闹的生动景象[6]。
3. 2. 2 炎天映日开———视觉
园林之隐在陶,谢的时代已经很明显了,而禅宗思想的引入 3. 2. 1 竹露滴清响———听觉
与渗透让“芥子纳于须弥”的禅观普遍应用于造园之中。据潘氏
将声音应用在园 林 中 的 做 法 古 已 有 之,风 声,雨 声,水 声,动
《豫园记》“园东面,架楼数椽,以隔尘世之嚣”,这样就很巧妙的实 物鸣声都可以借到园景之中。拙政园中的听雨轩,院内一角植芭
搭配相得益彰,亦有沿用。例如“玉堂富贵”: 玉兰,海棠,牡丹,桂 花的组合,形成了花期交替,高低层次搭配的模式,在园林中多有 应用,例如颐和园的“乐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