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原因;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第一阶段内容和结果; 时间:1920年 内容(斗争形式): A.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 B.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 C.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 D.拒绝纳税,等等 结果: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决定停止运动。
接受检阅的土耳其国防部队 从国旗及首任总统凯末尔画
像前经过
戴“费兹帽” 的凯末尔
戴礼帽的 凯末尔
凯末尔执政后不久,发起了一次“帽子革命”。
当时土耳其男子都戴一种红色圆筒形毡帽,叫做“ 费 兹”帽,具有宗教意义 。凯末尔下令,国民不准再戴 费兹帽,而要改戴欧式礼帽。
用阿拉伯字母书写的奥斯曼土耳其文字
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第二阶段内容和结果; 时间:1930年 内容(斗争形式):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又称 “文明不服从运动”。甘地向 殖民当局提出了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等要求。带领拥护者 自取食盐。 结果: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决定停止运动。 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影响:①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 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甘地为防止暴力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 领导权。
凯末尔亲自教授土 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新文字
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实际上是告别伊斯兰文明、 融入西方文明的宣言书 。这于1928 年11月正式开始,使土耳 其走上了成为中东识字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的道路。凯末尔一而 再地下乡,带着粉笔和黑板,向土耳其人民示范新的文字,并 讲解各个字母应如何发音,首席教师称号。
1981 年是凯末尔诞辰100 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年
1930年“食盐进军”中的甘地
如何认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走向独立过程中的 价值? 积极性: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 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 民族团结,为印度日后独立奠定基础。 局限性:
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束缚了人民的手 脚,影响了民族运动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 级在斗争中的动摇性与妥协性。
7.凯末尔革命影响:
①凯末尔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 家民族民主革命的一次胜利。 ②它巩固了国家独立,结束了落后的封建统治,使土耳 其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土耳其议会
凯末尔与土耳其女飞行员在一起
为了解放妇女,凯 末尔曾要求内阁部长们 的妻子学习跳舞。图为 1932 年在安卡拉举办的 欢迎希腊领导人到访而 举办的舞会上。
二、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1.背景: ①一战后,战败的土耳其成了西方列强瓜分的对 象,被迫与协约国签订《色佛尔条约》,民族危 机深重 ②为维护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避免进一步被瓜 分。
曾经是地跨欧亚非的封建帝国
奥斯曼帝国在欧洲部分的领土,除伊 斯坦布尔以外,大部分归希腊和意大利; 黑海海峡交给国际共管。这样奥斯曼帝 国就失去了4/5的领土。军队人数不超 过5万人,海军只准保留7艘军舰和6艘 鱼雷艇,不得拥有空军和重型武器。英 法享有治外法权,并对奥斯曼帝国实行 财政监督。……土耳其政府不得在未经 该委员会的同意下举借任何债或外 债。……
学习目标:
1、知道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原因、两个阶段,内 容、结果和影响,能正确评价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引导学生认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形式、特征、 影响
3、列出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原因、过程和意义;知道 凯末尔改革的内容和性质。
学习重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影响和凯末尔革命 和改革。 学习难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
——《色佛尔条约》
《色佛尔条约》的 签订( 1920 年)
2. 目的:
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避免被进一步瓜分。
3.领导人: 凯末尔
穆斯塔法 ·凯末尔 ·阿塔图尔克 (土 耳其语:Mustafa Kemal Atatürk , 1881年5月19日-1938年11月10日) 土耳其革命家、改革家、作家, 土耳其共和国缔造者,土耳其共 和国第一任总统、总理及国民议 会议长。生于萨洛尼卡 (今希腊境 内),木商家庭出身。 1934年11月 24日,土耳其国会向凯末尔赐予 ?慴?ふ昰一牣姓屫,在土耳其语 ?慴 就是父亲, Atatürk( 阿塔图尔克 ) 就是 土耳其人之父 之意。
土耳其独立纪 念碑
1923年,土耳其共 和国宣告成立,凯 末尔当选为总统。
6.凯末尔改革措施:
①政治: 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实行政教分离,确 立国民议会的立法权; ②习俗: 废除男女不平等的规定,提高妇女地位; ③经济: 效仿苏联,统一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④文教: a.扩大世俗教育,规定学校必须传授西方科学 技术;b.实行文字改革,以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
4.过程:
1921年初,凯末尔组建了土耳其国民军。第二年, 国民军打败了由英国装备的希腊军队,迫使协约 国与土耳其签订停战协定。
凯末尔革命的性质: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 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5.结果:
(1)1923年7月,土耳其与协约国在瑞士的洛桑重 新签订了《 洛桑条约 》,保持了土耳其的领土 完整和国家主权。
定为“阿塔图尔克年”,来追思这位伟人。 土耳其有一项特别的 规定,任何来访的国家政要,都要首先到凯末尔的墓前敬献花圈。 这也是所有来到土耳其访问的外国国家领导人所需要进行的第一 项正式活动,来表达对这位土耳其民族英雄的敬意。
(2)1923 年10月29日,土耳其宣布为共和国, 凯末尔
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
《洛桑条约》亦称《洛桑和约》, Treaty of Lausanne。全称《协约和参战各国对 土耳其和约》。1923年7月24日,以英国、 法国、意大利、日本、希腊、罗马尼亚、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国等7个 协约国为一方,以土耳其为另一方在瑞 士洛桑缔结,次年8月6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