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噻肟钠说明书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英文名:cefotaxime sodium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toubaosaiwona【成份】本品主要成分为:头孢噻肟钠,其化学名称为(6r,7r)-3-(乙酰氧基)甲基-7-[2-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钠盐。
分子式:c16h16n5nao7s2分子量:cas no:64485-93-4【性状】本品为白色至淡黄白色结晶性粉末。
【适应症】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肺炎及其他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脑膜炎、败血症、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生殖道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等。
头孢噻肟可以作为小儿脑膜炎的选用药物。
【规格】按c16h16n5nao7s2计算【用法与用量】成人一日2~6g,分2~3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严重感染者每6~8小时2~3g,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12g。
治疗无并发症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或急性尿路感染,每12小时1g。
新生儿日龄小于等于7日者每12小时50mg/kg,出生大于7日者,每8小时50mg/kg。
治疗脑膜炎患者剂量可增至每6小时75mg/kg,均以静脉给药。
严重肾功能减退病人应用本品时须适当减量。
血清肌酐值超过424μmol/l或肌酐清除率低于20ml/分时,本品的维持量应减半;血清肌酐超过751μmol/l时,维持量为正常量的1/4。
需血液透析者一日~2g。
但在透析后应加用1次剂量。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约3%~5%。
(1)有皮疹和药物热、静脉炎、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2)碱性磷酸酶或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暂时性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
(3)白细胞减少、酸性粒细胞增多或血小板减少少见。
(4)偶见头痛、麻木、呼吸困难和面部潮红。
(5)极少数病人可发生粘膜念珠菌病。
【禁忌】对头孢菌素过敏者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史者禁用本品。
【注意事项】(1)用药前需进行过敏试验。
(2)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类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
对青霉素或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
(3)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的病人抗球蛋白(coombs)试验可出现阳性;孕妇产前应用本品,此反应可出现于新生儿。
用硫酸铜法测定尿糖可呈假阳性。
血清碱性磷酸酶、血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或血清乳酸脱氢酶值可增高。
(4)头孢噻肟钠约相当于1g头孢噻肟,每1g头孢噻肟钠含钠量约为(51mg)。
1g头孢噻肟溶于14ml灭菌注射用水形成等渗溶液。
(5)配制肌内注射液时,、或的头孢噻肟分别加入2ml、3ml或5ml灭菌注射用水。
供静脉注射的溶液,加至少10~20ml灭菌注射用水于上述不同量的头孢噻肟内,于5~10分钟内徐缓注入。
静脉滴注时,将静脉注射液再用适当溶剂稀释至100~500ml。
肌内注射剂量超过2g时,应分不同部位注射。
(6)肾功能减退者应在减少剂量情况下慎用;有胃肠道疾病或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7)本品与氨基糖苷类不可同瓶滴注。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可经乳汁排出,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虽无发生问题的报告,但应用本品时宜暂停哺乳。
本品可透过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孕妇应限用于有确切适应证的患者。
【儿童用药】婴幼儿不宜作肌内注射。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用药根据肾功能适当减量。
【药物相互作用】(1)与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均有协同作用;与阿米卡星合用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协同作用。
(2)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时,用药期间应随访肾功能。
(3)大剂量头孢噻肟与强利尿药联合应用时,应注意肾功能变化。
(4)头孢噻肟可用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液稀释,但不能与碳酸氢钠液混合。
(5)与阿洛西林或美洛西林等合用,可使本品的总清除率降低,如两者合用需适当减低剂量。
【用药过量】β-内酰胺类过量时会出现可逆的代谢脑病(神经紊乱、异常动作、惊厥发作)。
【药理、毒理】头孢噻肟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对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伯菌属和沙门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阴性菌有强大活性。
对普通变形杆菌和枸橼酸杆菌属亦有良好作用。
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对本品比较耐药。
本品对铜绿假单胞菌和产碱杆菌无抗菌活性。
头孢噻肟对流感杆菌、淋病奈瑟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株)、脑膜炎奈瑟菌和卡他莫拉菌等均有强大作用。
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差,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强,肠球菌属对本品耐药。
【药代动力学】肌内注射本品或后,小时达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12mg/l和25mg/l,8小时后血中仍可测出有效浓度。
于5分钟内静脉注射本品1g或2g,即刻血药峰浓度分别为102mg/l和215mg/l,4小时后2g组尚可测得l。
30分钟内静脉滴注1g后的即刻血药浓度为41mg/l,4小时的血药浓度为l。
头孢噻肟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和体液中。
正常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很低;脑膜炎患者应用本品后,脑脊液中可达有效浓度。
支气管分泌物、中耳溢液、胸腔积液、脓胸脓液、腹水、胆囊壁、胆汁、骨组织中亦均可达有效浓度。
本品可透过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少量亦可进入乳汁。
白内障病人静脉注射2g后,前房液中药物浓度为~l。
蛋白结合率30%~50%。
1/3~1/2的药物在体内代谢成为去乙酰头孢噻肟(抗菌活性为头孢噻肟的1/10)和其他无活性的代谢物。
本品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小时,老年人的t1/2β(2~小时)较年轻人为长,肾功能不全者t1/2β可延长为小时。
约80%(74%~88%)的给药量经肾排泄,其中约50%~60%为原形药,10%~20%为去乙酰头孢噻肟,头孢噻肟经胆汁排泄的量甚少,约为给药量的%~%。
丙磺舒可使头孢噻肟的肾清除减少5%,t1/2β延长45%。
血液透析能将%的药物自体内清除。
腹膜透析对药物的清除量很少。
【贮藏】密闭,在凉暗(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
【包装】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地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注射用无菌粉末用卤化丁基橡胶塞。
【有效期】24个月篇二:头孢噻肟钠少见不良反应的处理心得体会头孢噻肟钠两例少见不良反应处理的心得体会头孢噻肟钠为头孢类第三代广谱抗生素,临床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胃肠道感染、脑膜炎、败血症、软组织感染、耳鼻喉科感染、生殖道感染、骨科感染等。
头孢噻肟钠可以作为脑膜炎,尤其是婴幼儿脑膜炎的首选药物。
因其不良反应及副作用较少,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及临床医师的亲睐,笔者近年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少数患者使用后,出现以腹疼和呕吐为主要表现的药物反应,笔者把处理心得写出来,以供亲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作为参考。
1.患者女,14岁,因腹疼、腹泻就诊,诊断为急性肠炎,诉曾用过头孢,经皮试后,给予头孢噻肟钠3克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药液输注约3/5时,患者诉腹疼加重伴恶心,并出现呕吐,无心慌气促,无畏寒发热,给予维生素b6注射液克肌肉注射,西米替丁克加入100ml百分之五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症状未见好转,查体温摄氏度,心率稍快,节律可,呼吸无异常,剑突下及中下腹压疼,肠鸣音活跃。
随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克加入250ml百分之五的葡萄糖注射注中静滴,患者情况惭惭好转,在药液输注完之前不适症状完全缓解。
随访患者腹疼腹泻痊愈。
2.患者女,50岁,因下腹部不适做b超示:宫颈1*囊肿。
接诊医生要求给予抗炎治疗,随来我部,要求行抗炎治疗,诉既往曾使用过头孢,经皮试后,给予(1)头孢噻肟钠克加入250ml生理盐水(2)维生素克、atp20毫克、门冬氨酸钾镁10ml加入250ml百分之五的葡萄糖注射液。
分组按先后顺序静脉滴注,当输第二组至快结束时,患者诉腹疼,伴恶心,无心慌气促,无畏寒发热,测血压、体温、呼吸正常,脉搏稍快,心音可。
患者既往有胃炎病史,随给予西米替丁克、维生素克加入250ml百分之五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快速静滴,患者症状未见好转,且出现呕吐及腹泻各两次,泻出物为水样物。
再给予地塞米松5毫克加入250ml百分之五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患者症状逐惭缓解,待药液输注结束时,患者不适症状完全消失。
头孢噻肟钠的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有:(发生率仅为3%~5%)(1)有皮疹和药物热、静脉炎、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2)碱性磷酸酶或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暂时性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
(3)白细胞减少、酸性粒细胞增多或血小板减少少见。
(4)偶见头痛、麻木、呼吸困难和面部潮红。
(5)极少数病人可发生粘膜念珠菌病。
综上所述,以上两例患者在输注头孢噻肟钠的过程中,出现的以腹疼、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症状,应为该药的不良反应,当这些不良反应发生时,若患者没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的禁忌症,应及时使用地塞米松,以缓解这些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的痛苦。
(以上内容仅作参考,亲们若有类似的工作经历,诚望留言作经验交流)篇三: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说明书头孢吡肟【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商品名:悦康凯欣本品所含辅料为l-精氨酸。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至淡黄色粉末。
【适应症】本品可用于治疗成人和2 月龄至16 岁儿童上述敏感细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包括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支气管炎),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和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肾盂肾炎),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复杂性腹腔内感染(包括腹膜炎和胆道感染),妇产科感染,败血症,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的经验治疗。
也可用于儿童细菌性脑脊髓膜炎。
怀疑有细菌感染时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但是因为头孢吡肟是一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的广谱杀菌剂,故在药敏试验结果揭晓前可开始头孢吡肟单药治疗。
对疑有厌氧菌混合感染时,建议合用其他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进行初始治疗。
一旦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揭晓,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用法用量】本品可用于静脉滴注或深部肌肉注射给药。
成人及16 岁以上儿童或体重为40 公斤或40 公斤以上儿童患者,可根据病情,每次1~2 克,每12 小时一次,静脉滴注,疗程7~10 天;轻中度尿路感染,每次~1 克,静脉滴注或深部肌肉注射,疗程7~10 天;重度尿路感染,每次2 克,每12 小时一次,静脉滴注,疗程10 天;对于严重感染并危及生命时,可以每8 小时2 克静脉滴注;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经验治疗,每次2 克,每8 小时一次静脉滴注,疗程7~10 天或至中性粒细胞减少缓解。
如发热缓解但中性粒细胞仍处于异常低水平,应重新评价有无继续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