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原因及其防范急救措施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出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方法:分析总结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31例为子宫收缩乏力,占77.5%;6例为胎盘因素,占15.0%;3例为软产道损伤,占7.5%。
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问题,均痊愈出院。
结论:引发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及软产道损伤。
通过相应的防范和急救措施,能预防和减少发生产后出血,让产妇得到更好的救治。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ause of mater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sum up the prevention and nursing measure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thu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bstetrics.Method:The data of 40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patients from author’s hospital was analysed.Result:31 cases were uterine contraction weak factor,accounting for 77.5%,6 cases were the placenta factor,accounting for 15.0%,3 cases were soft birth canal injury factor,accounting for 7.5%.Patients without blood coagulation dysfunction,all patients were recovered.Conclusion:The main cau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re the placenta factor,uterine contraction weak and soft birth canal injury.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and emergency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reduce postpartum hemorrhage occurs,let women get better treatment.[Key words] Postpartum hemorrhage;Prevention;First aid產后出血在妇产科临床上比较常见,通常发生在产后24 h内,特别是产后2 h及第三产程超过15 min的产妇中,这会对孕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要想真正预防产后出血现象的发生,就得对产后出血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给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此外,还需在产后出血的急救和护理方面做好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减轻产后出血带来的危害[1-3]。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近三年4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情况进行简单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住院的40例产后出血患者,36例于本院分娩,其他4例患者从外院转入的,年龄20~38岁,平均28岁,剖宫产18例,顺产22例。
1.2 出血量测量方法出血量的测量方法包括容积法和容积法+称量法这两种。
容积法是指在胎儿分娩后马上在产妇臀下放置聚血盘,2 h后取出。
容积法+称量法是指在胎儿分娩后马上在产妇臀下放置聚血盘,待接生完毕给产妇垫上产妇垫,24 h后取出称重,与垫前相比[4]。
2 结果29例出血量为500~800 ml,8例出血量为800~1600 ml,3例出血量超过1600 ml。
出血原因:31例为子宫收缩乏力,占77.5%;6例为胎盘因素,占15.0%;3例为软产道损伤,占7.5%。
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的问题,均痊愈出院。
3 讨论3.1 出血原因分析(1)精神紧张过度:由于部分产妇在分娩时精神紧张过度,以至于子宫收缩能力较差,这是导致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
胎盘在从子宫蜕膜层剥离的过程中,剥离面通常会血窦开放,会有些出血,而当胎盘完全剥离且从子宫排出后,流血立马变少。
假如产妇精神过分紧张或其他原因,容易导致子宫收缩差,血管闭合不了,因而出现大出血。
产妇太过紧张,产程太长,麻醉太深,用镇静药过多,都会导致胎盘收缩变差,发生大出血[5-6]。
(2)胎儿过大、羊水太多或多胎妊娠:因为子宫会过度的膨胀,拉伸子宫纤维,因而产后无法较好收复;又譬如生育太过频繁,导致子宫纤维发生退行性变,肌纤维变少,结缔组织变多,从而导致子宫收缩无力。
(3)凝血功能障碍:譬如产妇患有重症肝炎、血液病,危害非常大,必须引起注意。
分娩时应该选择条件允许的医院,避免意外发生。
(4)胎盘因素:胎盘仅部分剥离或是剥离后宫缩乏力导致大出血;胎盘部分或全部粘连在子宫壁上,无法剥离导致出血;胎盘滞留,过早揉挤子宫、牵拉脐带造成出血[7]。
(5)软产道裂伤:会阴保护不当、助产手术操作失误造成会阴裂伤;产程进展太快、子宫收缩太强、胎儿太大导致产道裂伤;会阴切口太小,胎儿分娩导致会阴裂伤严重,或太早侧切会阴导致切口大量流血;宫颈裂伤容易造成子宫收缩差,从而出血量增加[8-9]。
因此,产妇必须按时产前检查,对于有出血倾向疾病的,譬如肝炎、血液病,有产后出血史,甚至有过多次刮宫流产史的产妇,必须提前准备住院,备足血,避免在分娩时发生意外。
产后出血很难预料,具有突发性,因此要注意保健:假如由于子宫收缩无力引发出血,需要立刻进行子宫按摩,促进子宫较快收缩,或者压迫腹主动脉,尽可能地减小出血量。
3.2 急救措施(1)如果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必须立马通知抢救人员,在抢救小组负责人的带领下,其他人员各自分工,严格按照产后出血的正常流程进行,让抢救工作井井有条。
(2)为产妇营造安静的环境氛围,同时让产妇保持中凹正确卧位,将头偏向一侧,以便于下肢静脉的回流,增大心排出量;还应做好保暖措施,尽量不移动产妇,避免引发并发症。
(3)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及时吸入有效的阳气,由于失血造成全身脏器的血液灌流量变少,组织缺氧缺血,必须采用流量为4~6 L/min的面罩或爽鼻导管吸氧,并仔细观察唇周、面色、指甲有无变红润、休克现象有缓解、呼吸有无变通畅、机体缺氧现象有无改善[10]。
(4)切记及时补充有效的血容量。
迅速搭建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采用静脉留置针,假如穿刺有难度,可以考虑是否需要进行静脉切开,同时还要做好交叉配血和各类检查方面的准备,采用心电监护,实时监测产妇的血压、脉搏、神志、尿量、宫缩以及呼吸等情况,准确测量出血量并记录下来,以便尽早发现是否有休克的征兆,向医生报告。
掌握最佳的输液速度,避免输液太快、太急引起肺水肿。
(5)通常产后出血现象出现得猛、快,因此救护人员要在抢救的同时,还需积极配合医生迅速查出出血原因,以便及时止血。
护理人员在通过分析出血的时间、特点,再加上各项检查找出出血原因和部位,如果由于子宫收缩不好导致的出血,可以采用子宫按摩、宫缩剂、结扎子宫动脉或者骼内动脉、填塞宫腔、子宫次全切术等方法来加强宫缩;如果是软产道操作引起的出血,需及时进行缝合和修补;如果是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则要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止血方法[11]。
(6)如果经过各种急救措施,仍无法止血,在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时,那么必须考虑尽快采取子宫切除术,保证产妇的生命。
子宫切除术是一种用于抢救出血严重的产妇,降低产妇死亡率的最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目前为了既能保证产妇的生命,又能保住子宫以及生育能力,多采用操作简单、损伤小、有效、快速、安全的子宫压迫缝合术。
3.3 防范措施(1)健康教育:大力宣传健康教育,尽量提高住院的分娩率,同时要抓好计划生育工作,避免没必要的引产、流产等手术,保证产科的管理质量,还要提高产科医生的助产技能以及急救水平[12-13]。
(2)产前防范:加强孕妇健康安全教育,需定时进行产检,筛查高危因素,做好高危管理,重点监护高危孕产妇,分娩前对产妇的总体情况进行准确评估,譬如护理体检、询问病史、详细翻阅病历,以便清楚产妇孕期与产时的具体情况,对可致产后出血的因素做个详细评估。
同时还需做好人力物力、开放静脉等各项准备工作。
(3)产妇心理护理:由于产妇常常会因为害怕分娩疼痛、操心宝宝健康,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或因家庭有重男轻女观念,担心生女孩,出现悲观失望等情绪。
这些情绪都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子宫收缩。
因此,要密切注意产妇的心理方面的变化,对产妇的心理状态做个准确的评估,同时针对产妇不同的心理实施具体的护理,避免情绪变化带来的影响。
助产士在助产过程中语言一定要亲切,还应掌握较好的治疗性身体触摸等技巧。
这样既能与产妇进行良好的沟通,缓解产妇紧张的精神,还能有助于治疗与护理操纵的进行[14]。
(4)产程处理:在第一产程,产妇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疲劳,饮食要以高能量为主,定时查肛,做好心理护理,绘制出产程图,对产程进展情况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与处理产程的滞产与延长,使用镇静剂一定要合理。
在第二产程,要严格采用无菌技术,产妇要在指导下正确利用腹压。
助产士在胎儿分娩时要保护好产妇的会阴,让抬头、胎肩慢慢娩出,以防撕裂软产道。
助产士还得准确把握好会阴切开的时机和指佂,在进行阴道手术时必须按照规范进行,动作要轻柔,切忌过早,必须在抬头露出时切开,密切关注切口出血,当胎肩娩出后立刻静脉滴注或肌注催产素,以促进子宫收缩,避免出血。
在第三产程,准确测量出血量及处理胎盘娩出,在胎盘剥离之前,千万不能太早挤压、按摩子宫或牵拉脐带,当出现胎盘剥离征兆时,要迅速帮助胎盘娩出,同时详细检查胎膜、胎盘的完整性[15]。
对于出血较多的产妇,需及时找出原因,针对出血具体情况,给予抢救。
(5)观察护理:在产后2 h内要严密观察产妇,主要观察产妇出血的情况,避免出现宫缩乏力的现象。
参考文献[1]戴清.浅谈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急救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0(2):399-400.[2]崔洪巍.9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31(36):6851.[3]顾德芬.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17):2684-2685.[4]张成碧.产后出血原因分析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4(3):152.[5]马凤莲,毛月兰.76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169-170.[6]周正银,陈菊兰.151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714-3715.[7]袁晓敏.产后出血172例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当代医学,2013,19(1):89.[8]朱经严.106例产后出血病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9):106.[9]丁光勤.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9(14):116-117.[10]程霞.452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41-242.[11]任列平,苏志卿.174例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0):83.[12]刘洋,梁宏,王秀君.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3):1821-1822.[13]彭翠云.产科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措施[J].亚太传统医药,2011,7(4):131-132.[14]袁晓敏.产后出血172例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当代医学,2013,19(1):89.[15]王凤玲.如何进行产后出血的正确预防及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105-106.(編辑:陈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