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升国旗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升、国”等11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2个偏旁;会写“中、五”等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
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敬礼,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
掌握正确的笔画笔顺;2.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教具准备:1.借助拼音读课文。
2.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认一认,说一说。
(1)(播放《歌唱祖国》音乐)学生听音乐,教师出示五星红旗图,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这是什么旗?(五星红旗。
)(2)(播放学校升国旗的视频)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周一的校园。
同学们在参加学校的升国旗仪式。
)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升国旗),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主拼读课文,圈出不会读的字,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指名读,其他学生纠正错误读音,学生自由读、同桌接读、拍手伴奏读、加上动作读。
朗读指导:儿歌基本采用四字短语,要注意四字短语间稍稍停顿,读出四字短语的语言特点,做到不拖音,不唱读。
“升”既是后鼻音,又是翘舌音,要重点正音。
“的、么、着、们”是轻声。
3.(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说一说: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预设:你怎么知道这是中国地图?观察发现,这幅地图中国家的形状像只大公鸡,而且地图上写了“中国”二字,所以是中国地图。
4.了解“中国”,趣味识“国”。
(1)出示词卡“中国”,教师指名拼读。
若拼对,给予鼓励;若拼错,其余学生举手正音。
(2)了解“中国”的全称,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
(3)了解中国国土面积,课件出示词语“国土”。
知识补充:中国的国土面积约963.4057万平方公里,领海约470万平方公里。
(4)课件出示汉字“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图,说说自己的发现。
(边界线就像是“国”字的外框,边界线内的国土似乎就是“国”字里面的“玉”。
)注意:“国”的偏旁是国字框。
国字框是本课要求掌握的新偏旁。
(5)在认识事物名称中不断强化“国”:中国的标志——国徽;《义勇军进行曲》——国歌;五星红旗——国旗。
让学生了解这些都是祖国的象征,再次认读这些词语。
5.聚焦“国旗”,渗透识字法。
(1)放大画面“国旗”,引导学生用仔细观察画面的方法来认识国旗。
①国旗有哪些颜色?(红色和黄色。
)②国旗是怎样的?(红色的长方形布的左上方有五颗黄色星星,其中四颗小星星拱绕着一颗大星星。
)(2)出示词卡“五星红旗”。
认识“红”:早期的染色工艺多用于丝织品中,所以这个字的偏旁就是绞丝旁。
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红”。
注意:绞丝旁是本课要求掌握的新偏旁。
其他带绞丝旁的字还有:绢、织、纱、绿等。
认识“旗”:出示旗子的图片,出示“旗”的汉字变化,引导学生发现最早的旗就是一块方形的布。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旗”。
(3)出示词卡“国旗”,告诉学生:五星红旗就是中国的国旗。
(4)同桌摆一摆词卡:中国、国旗、五星红旗。
然后将3个词语连成一句话,再说一说。
示例: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
6.其他方法识记。
(1)通过猜字谜、编顺口溜识记。
①教师出示下面的字谜,教师说,学生动脑思考猜谜语。
◇羊儿没有尾,大字来代替。
◇远看是个开,帽子斜着戴。
②学生猜出谜底,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2)通过动作识记。
如可以演一演“升、起、立”这些表示动作的生字,其他学生猜表演的是哪个动作。
(3)通过熟字对比的方法识记。
如分组出示“升”和“开”、“么”和“公”、“中”和“十”、“江”和“红”、“起”和“走”、“旗”和“棋”,让学生观察字形,然后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4)本课生字与熟字可以组成一些常用词,引导学生读一读,巩固生字。
词语举例:升——上升升国旗国——国旗国歌国家旗——旗子红旗队旗红——红日红色火红红叶歌——歌声歌曲山歌起——起立起来升起一起美——美丽美好美人立——立正成立坐立树立丽——美丽华丽中——中国中心中间中立7.教师出示不带拼音的11个生字和3个词语,乱序指读,学生自由读、对读、齐读。
词语:中国国旗五星红旗生字:升国旗中红歌起么美丽立三、拓展延伸,作业设计1.拓展。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它如此鲜艳,如此美丽,难怪人们用歌声来赞美它。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
我愿变成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你。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玩捉迷藏游戏。
教师将写有11个生字的卡片贴在黑板上,全班齐读。
随后,教师取下一个卡片放在讲台上,请学生说一说讲台上的字怎么读。
依此进行多轮游戏。
2.谈话导入。
示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1个生字、2个新偏旁、3个词语,还初步认识了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国旗。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边听边跟读,教师指名读,同桌合作读。
2.复习词语:中国国旗五星红旗(1)教师指名读,选择其中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2)指导写“中”。
①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观察“中”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反馈后,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书写要领:“口”要写得宽扁,长竖写在竖中线上,穿过扁口,上短下长。
②学生尝试按照教师的讲解写“中”,教师检查点评,学生再次书写“中”。
(3)指导写“五”。
①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观察“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发现了什么,教师结合学生的反馈补充书写要领:笔顺依次是横、竖、横折、横,第二笔竖要微微左斜,横折的斜度与竖基本相同。
所有的横向笔画之间等距。
②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然后练写,教师检查点评,学生再次书写“中”。
③教师挑选学生书写“中、五”的优秀作品,利用投影仪投影,师生共评。
3.学习第一行: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1)指名读,思考: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2)结合课本上五星红旗图片,补充五星红旗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五星红旗的情感。
4.学习第二、三行:国歌声中,徐徐升起;迎风飘扬,多么美丽。
(1)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动情。
朗读指导:读时要突出关键词语,如“徐徐”语速可以慢点儿,“多么”读重音,让学生感受加上“多么”使“美丽”程度加深。
(2)引导学生回忆上一次升国旗的情景,教师播放国歌,全体学生起立,跟唱国歌。
然后说一说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
(徐徐升起。
)(3)回想升国旗仪式,观看国旗在国歌声中徐徐上升的情景,让学生说一说和“徐徐”意思相近的词语,达成从形象感知到语意替换的转化。
(如慢慢、缓慢、缓缓等词。
)(4)尝试用“多么”说一句话。
生1:我们的学校多么美丽!生2: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呀!(5)交流:你在什么时候看到过国旗升起的情景?(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获得金牌,场馆内会升国旗、奏国歌;天安门广场每天都会升国旗,我们的五星红旗会和太阳一同升起。
)(6)体悟:当看到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你会想些什么?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5.学习第四、五行: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过渡:我们都知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国旗是一项庄重的仪式。
升国旗时,同学们应怎么做?(1)全班齐读。
朗读指导:朗读时,可以把重音落在“向着、望着、立正、敬礼”4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上,感受升国旗仪式的庄重,读出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
(2)(课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图中的小朋友们站在国旗台正方,面向国旗,望着缓缓升起的国旗立正敬礼。
)(3)指名上台表演“立正、敬礼”,其他同学点评姿势是否标准。
(4)交流: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5)指名读,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6)指导书写“立”。
①学生自主观察“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尝试书写“立”。
②教师巡视,随机指导,然后一边范写一般讲解书写要领:注意笔画间的呼应,最后一笔横要拉长。
学生再次书写“立”。
(7)指导书写“正”。
①同桌合作,一生观察“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尝试书写“正”,一生边看边指导。
②教师一边范写一般讲解书写要领:三个横画之间等距,前面两个是短横,最后一笔是长横。
③学生再次书写“正”,同桌之间相互评点。
6.学生练习朗读,试着背诵课文。
三、能力拓展,作业设计1.欣赏儿歌,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国旗的情感。
我爱国旗国旗国旗红色底,五颗金星在一起,一颗大,四颗小,国歌声中升国旗。
国旗国旗真美丽,我们多么热爱您,立正敬礼唱国歌,努力成才报答您。
2.多媒体课件展示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情景,启发学生表达感想。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10.升国旗国旗——国歌声中徐徐升起我们——向、望、立正、敬礼尊敬国旗热爱祖国教学反思:在《升国旗》一课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用认旗来引入新课,启迪学生的心智。
升国旗是小学生已经经历了的事,我适当地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进一步体味为什么要举行升旗仪式,为什么要庄重地升国旗。
我还抓住课文的每一句话让学生理解,让学生从小就知道国旗代表我们的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爱国教育落到实处。
同时,我也没有放松识字、写字的教学。
我让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识字,学会正确书写汉字,让学生学习汉字的过程不再枯燥。
在拓展阅读时,我又自编了《我爱国旗》儿歌,以巩固对本课内容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