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教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教案(新版)苏科版
重点:用实验方法探究如何减弱噪声。
难点:列举生活中减弱噪声的途径与方法。
教学流程
[课前复习]
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色,又称声音三要素。
[新课引入]
学习声音的特征的目的是利用声音(音乐家、歌唱家),更多的是要控制声音。
[新课学习]快速阅读教材P16“信息快递”,请同学说说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点评:同学们对周围生活善于观察,今后的学习中还要保持这种态度。
噪声按其来源可分为:工 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指出睡觉时空调机的声音也是噪声)
二、噪声的危害
活动:测脉搏
音乐会一般2小时左右,时间不长。若长时间处于该环境中可能会出现:令人厌烦、 恶心、头晕、脑胀……
举例:1964年 美空军喷气机在俄克拉荷马市进行超声速飞行试验,结果附近鸡场一万只鸡中6000只离奇死亡。
如果无法停止声源振动,还可以从声音传播途径中控制,如绿化植树对声波有较好的散射和吸收作 用。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护耳器,如耳塞、耳罩、头盔等)
活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作业布置]教材P19“WWW”1、2、3
教学反思
阅读教材P17噪声危害第二段,分析“隐形杀手”,对人耳听力的损害。
噪声的危害使得它成为一种污染(噪声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固体废弃物 污染),具有危害性。(具体看一些数据)
声音的强弱用响度来表示,它的量度用“分贝(d B)”表示。
0dB: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
对人耳造成听力损伤的声音级别为90 dB以上。
从物理学角度
乐音: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
噪声: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回忆音叉的波形,有规律,隔一定时间重复,说明振动有规律;
而噪声波形,杂乱无章,没有规律,说明振动无规律。
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学习的声音,或在某种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一、噪声的来源
请学生谈谈你在生活中觉得哪些声音令 人厌烦,干扰了你的休息、工作、学习。
说明:在0dB环境中,人易产生恐惧感,导致精神错乱。
三、噪声的控制噪声监测仪(分贝仪)
思考:人听到声音需要几个环节?
声源-传声途径-接受者
对噪声的控制主要从这三个环节入手,可通过三个途径:
1、在声源处控制噪声(转移、改变、减少或停止振动)
“为了不妨碍他人的休息,请把电视机音量关小一点。”
2、在传播过程中处控制噪声(隔声、吸声、消声)
课题
三、噪声及其控制
自 主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什么是噪声,噪声的来源,危害及控制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采集信息和实践活动的能力;
通过调查研究活动,加强对环境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及社会公德意识。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组活动及分组实验,培养合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