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课件 量子信息技术-1

大学课件 量子信息技术-1


§3-1光电倍增管 1. 真空光电管
A、基本结构
光阴极涂层
真空
通光窗口
阳极栅网



A
引出电极
光强
Pd
偏置电压V
R
V
B、特点:
优点:
缺点:
响应速度快(PS); 体积大(cm);
暗电流小(PA);
工作电压高(百V);
受光面积大;
无放大作用。
灵敏度高。
应用范围: 需要高速响应的场合(P秒级); 需要大光照面积的场合。
响应速度 总探测效率:总=c•w•c’
(1)阴极材料
阴极名称 银氧铯 砷化镓
砷化镓铟 双碱
多碱
日盲 其他
材料成份
截止波长(nm)
Ag-O-Cs
1200
GaAs
930
InGaAs
930
Sb-Cs
650
Sb-Rb-Cs
Sb-K-Cs
850
Na-K-Sb-Cs
Cs-I Cs-Te
320 高温型、红外扩展型等
B. 单点接地
各点电位
单点接地法
VA RA gI A VB RB gIB Vc RC gIc
优点:各设备地独立,尽管各自的地电位不一致,
但不互相干扰。
缺点:地线变长,电感变大,高频时耦合干扰严重
f<1MHz 时应用最好
1MHz<f<10MHz 时
f>10MHz 时最好不用
应采用单点接地,但地线长度应尽可能短
(2)上述接地方法适用于PCB板设计种,如果条件允许, PCB板中地线应宽于3mm!!(条件允许的话)
(3) 接地位置
举例:
传 感 器
屏蔽线
放大器
传感器地
放大器地
简单的传感器及其信号放大电路
等效电路:
放大器
信号线电阻:Rcs 地间电阻:
Rg
屏蔽线电阻: Rcg 放大器输入阻抗: Zin
地间电位差: ecM
量子信息技术
第二章 光的量子性
光的量子性表现在:
1、光的发射服从量子规律; 2、光的传输和模式变换服从量子规律; 3、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服从量子规律。
§2-1 光发射的量子性
白炽灯 的辐射 曲线
可见光
人体的辐 射曲线
维恩(Wien)定律
r(,T )
c1
c2
e T
5
热力学定律给出
实验数据
瑞利(Rayleigh)—金斯(Jeans)定律
R--通常用来评价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
(4)噪声与干扰
电子噪声
1.


电路噪声






声 热噪声
1/f
量 子




自然噪声
天 体
空间
周围设备
开关,可控 硅
干扰
感应
串扰
供电功率不足
地线不 合格
2. 环境干扰大致时间分布
1/时,上下课等
1/年,季节 变化等
1/日,早、晚等
1/分,电梯等
50Hz及其倍频 手
还需要考虑吗?
(2). 自然噪声
a. 天体噪声
宇宙电磁辐射---1 GHz左右,对量子信息开始有影响 水相关的散射---20GHz左右,现代通信的上限 O2分子的散射---60GHz左右,目前无关,20年后有影响 宇宙射线的激发---十分钟量级,对低计数率的实验有影响
b. 空间噪声
广播 1kHz---1MHz左右,几乎24小时; 电视 10MHz量级, 几乎24小时; 手机信号 1-3GHZ,24小时;
感应
1.屏蔽 2.减少回路面积
3.固定测量线路,降低振动等带来的感应噪声
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到干扰源
B.电路噪声
――采用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5). 接地
(1)零线与地线
a. 给电路提供一个共同参考电位点
接地的目的:
b. 提供安全保护
a. 直流地
注意: b. 交流地
数字地 模拟地
在混合PCB中数字地和 模拟地一定要分开!
c.任何地线都会存在电阻、电容、电感
(2) 接地方式 A. 就近接地
各点电位
就近接地法
VA RA (I A IB IC ) VB VA RB (IB IC ) VC VB RC IC
优点:简单,方便!实验室常用的接地方法
缺点:干扰很大,任用电器上的电压将随其他用电器
的工作电流而变化,特别是其他用电器用电量 很大的时候
§3- 4直流弱信号测量
(一)噪声
——测量极限决定于电路中噪声信号的大小 (假定所有外部干扰场被排除)
1.热噪声(Johnson noise)
电压: e2 4KTR • f nR
电流:
i2 4KT f
nR
R
Nyguist公式(奈奎斯特) 噪声与f 无关-白噪声
2.散粒噪声
流过测量设备某截面电子数的起伏(涨落) Schottky公式
2、哈瓦克(Hallwack):
---光电效应!!
(1)带负电的球才有这种现象;
(2)不带电的球,紫外照射可带正电。
3、艾斯特(Elster)和盖泰尔(Geital):
(1)电效应跟材料有关,正电性越强的金属,产生 光电效应的波长越长;
(2)碱金属用可见光就能产生光电效应。
由此证明:光电效应是由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Zin Rcs
RS
Vin 0.95mV
对弱信号测量,巨大的干扰!
改进的方法:

放大器


屏蔽线
传感器地
放大器地
注意屏蔽线 连接位置
浮地:
放大器
信号传输线的内外层电阻:
Rcs Rcg 1
两个接地点间电阻:
Rg 0.01
放大器输入电阻:
Zm 10K
两接地点间电流为1mV
ecm 1mv
浮地电阻
(3).干扰
a.空间感应干扰 周边电磁设备
相对运动
电机,电梯,电磁炉 开关 闸流管,可控硅(很严重Hale Waihona Puke 计算机(最严重)b.串扰
计算机 其他电器设备(特别是高频设备)
通过共用动力线耦合
应特别注意的干扰:工频(50Hz及其倍频)两种耦合都有!
(4). 解决方案
1.改善接地线
A.干扰
串扰
2.改变电连接方式 3.增加供电能力 4.改善电网(供电隔离)
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但通常不这么做; ④最好用电池供电。
6. 抗感应干扰
采用双绞线传输信号:
放大器
d1 ≠ d2,C1≠C2 电容耦合干扰!
放大器
D1=d2, C1=C2 耦合抵消
注意:ⅰ)所有弱信号线尽可能固定!
ⅱ)最好用层叠薄膜屏蔽电缆!
7. 弱信号布线注意事项
❖ ①不应以屏蔽线作为信号传输用—易受干扰; ❖ ②信号应与前置放大器在同一点接地,不能多点接地; ❖ ③尽可能减少信号线与地之间的环路面积—降低干扰; ❖ ④弱信号应与大电流线远离、垂直最好; ❖ ⑤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地要分开; ❖ ⑥信号线应尽可能短; ❖ ⑦必要时采光隔离耦合; ❖ ⑧高频附近应严格隔离。
广 电机 播 视等
热噪声
1/f
3. 噪声的常见来源
(1). 电路噪声---无法通过改善系统外部环境而得到改善!
a. 热噪声---与温度直接相关,温度越高则噪声越大! b. 1/f噪声(闪烁噪声)---原因不明,可能跟材料及器件的某
些结构或加工相关! c. 量子噪声---小信号的量子起伏引起。问题:在量子信息中
标准编号 S1 新 新
(2)典型PMT光谱灵敏度曲线
4 .国内外生产厂家
❖ 国内:
华东电子管厂;目前型号不是太全 北京核仪器厂;部分产品被日本兼并!
❖ 国外:
英国EMI ;型号基本齐全,性能较好! 日本Hamamatsu;型号齐全,市场占有率高!
目前各种产品性能相近;
注意:各厂家产品的光谱响应曲线略有差别,使用时应注意!
2
w0
提出光子的概念!
6、密立根(Millikan):
定量地证实爱因斯坦公式的正确性
h
1 2
m 2
w0
R. A. Millikan, Phys. Rev, 7, 355(1916)
第三章 单光子探测
光电效应发现以前:
光电探测方法
热探测 照相底片
速度太慢 灵敏度低
光电效应使得微光探测成为可能; 光电效应使得高速探测成为可能。
串并联关系:
放大器输入噪声电压:Vin
Rcg Rcg Rg
* ecm
*
Zin
Zin Rcs
RS
设:
信号传输线的内外层电阻:
Rcs Rcg 1
两个接地点间电阻:
Rg 0.01
放大器输入电阻:
Zm 10K
两接地点间电压差为1mV
ecm 1mv
Vin
Rcg Rcg Rg
* ecm
* Zin
典型国产光电管参数
2. 光电倍增管 (PMT)
A.基本结构
透 射 式 P M T
反射式PMT
光电倍增管特点
优点: 光信号放大(105~109); 响应速度快(ns); 暗电流小(nA); 受光面积大(你要多大?)。
缺点: 体积大; 工作电压高(通常在500-5000伏);
3. 光谱响应
①阴极材料----------决定长波极限; ②窗口材料----------决定短波极限; ③结构----------------决定响应曲线形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