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文学优秀论文--清代论词绝句研究

古代文学优秀论文--清代论词绝句研究

清代论词绝句研究绪论清代论词绝句是清代词学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以绝句体进行词学批评,与其他批评形式相比自有其独具的特色与优点,即“诗”与“论”的完美结合。

吴熊和先生认为“自宋以来,词论的形式,大体有四类,词话仅是其中之一。

另外三类,一是词集序跋……二是词集评点……三是论词绝句……”。

1清代论词绝句是词学批评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整理和研究。

近年来,吴熊和、陶然、孙克强、王伟勇等都对清代论词绝句有所搜集,所得颇丰。

目前对清代论词绝句搜集最为完备的是台湾王伟勇先生,王先生于二零一零年九月出版《清代论词绝句初编》一书,共搜集到清代论词绝句133家,1067首。

但是正如吴熊和先生所说:“如果翻检更多的清人诗集(清诗别集在七千种以上),所获当不止于此。

”2论词绝句自清初产生,作者代不乏人,蔚为大观,但是参与这一特殊词学批评形式研究的人却并不多,在清代则更是寥寥无几,而且评价也不高。

目前所见清代词学批评论及论词绝句的有:1.清·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卷四“王士祯词”条,卷十二“王一元词”条和“尤维熊小庐词”条,卷二十“粤人词”条,引用并论及孙尔准、厉鹗、朱依真、尤维熊、谭莹五家的论词绝句。

但就在这仅有的四处,作者也多批评之语,称“文靖论词绝句中,有‘人籁定输天籁好,长芦终是逊迦陵语’,未免阿好乡曲。

”“朱小岑论词。

古今各半,其谓美成铺张可厌,已属非是,且取乃父词论之,尤觉悖理。

”“尤二娱论词,多同时朋旧,乃怀人诗耳。

”“(谭莹)抑扬间有未当”。

2.清·江顺诒《词学集成》卷六曾引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关于孙尔准、厉鹗、朱依真、尤维熊四人论词绝句的论述,但并未作评论。

3.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陈聂恒栩园词弃稿”条,引陈聂恒论词绝1吴熊和.吴熊和词学论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133页。

2吴熊和.吴熊和词学论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页。

句“敢言豪气全无与,诗论天然非所宜。

千古风流归蕴藉,此中安用莽男儿。

”4.清·郭麐《灵芬馆词话》卷一“凌廷堪论词”条,引厉鹗论词绝句“偶然燕语人无语,心折小长芦钓师。

”5.清·陆蓥《问花楼词话》“菉婓轩”条,引厉鹗论词绝句“欲呼南渡诸公起,韵本重雕菉斐轩”,考述《菉婓轩词林要韵》一书。

6.况周颐《餐樱庑馆词话》录纳兰性德、王僧保、周之琦、朱依真等四人论词绝句。

清代论词绝句的研究目前以台湾王伟勇教授最为突出,近几年王先生不断有新成果发表,而且带动了他的弟子在此方面的研究。

原杭州大学的陶然先生也有这方面成果。

到2009年为止,关于清代论词绝句的单篇论文共34篇(王伟勇先生统计为30篇,盖因其没有看到程郁缀先生发表于日本的的4篇论文),硕士论文1篇,博士论文1篇。

总的来说,目前台湾地区和大陆学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对清代论词绝句的研究:1.文献收集主要搜集散见于清人别集中的论词绝句,以王伟勇先生2010年出版的《清代论词绝句初编》最为完备。

此方面的主要成果为:(1)孙克强先生《清代词学批评史论》,其中附录(二)共列清代论词绝句45家,凡777首。

(2)吴熊和先生主编《唐宋词汇评》(第五册),附录吴熊和、陶然先生合辑之清代论词绝句,共28家,凡601首。

(3)王伟勇先生《清代论词绝句初编》,共搜集清代论词绝句凡133家,共1067首。

2.文献解读层面的研究这一类的研究很少做理论性的阐释,主要是对清代论词绝句作相关评述和解读,即对诗中所用典故、本事等作出诠释,并指出作者对词人词作的摘用与化用。

尤以王伟勇先生的几篇论文和王晓雯女士2008年的博士论文《清代谭莹〈论词绝句〉研究》为代表,属于文献解题层面的研究。

另如:(1)陶然的《论清代的论词绝句》,此文是陶先生就读杭州大学时1995年提交的硕士毕业论文。

该文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清代孙尔准、周之琦两家论词绝句的研究,二是对当时所搜集的其他若干家如朱小岑、王僧保、谭莹等人论词绝句的相关评述,类似于文献解读的性质,并未作过多的阐释。

(2)程郁缀的《论词绝句笺评——论苏轼词》,1997年发表于日本神户大学文学部年刊《未名》。

(3)赵福勇的《清代〈论词绝句〉论贺铸〈横塘路〉词探析》,2008年发表于《台北大学中文学报》第4期,该文主要对清代论及贺铸《横塘路》一词的论词绝句作了诠释。

(4)王伟勇先生的《冯煦论词绝句论两宋词探析》,此文是王先生参加第四代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提交的论文,收入由杭州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的《第四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一书。

3.理论层面的研究这类研究能上升到理论层面,对清代论词绝句本身及其价值作出相关的分析与研究。

主要成果有:(1)孙克强《清代词学批评史论》,此书的“清代论词诗词的理论价值”部分主要论述了厉鹗和宋翔凤的论词绝句,并对清代论词绝句的价值做了相关论述。

他认为清代论词绝句是“词学家批评理论的重要补充”、组诗“可作为简明词学史”、“词学史的丰富和补充”、“对历代词人的评议”可以为我们借鉴等。

(2)胡建次《清代论词绝句的运用类型》,此文把清代论词绝句运用类型分为两类:一是在题名中未直接标示的论词绝句,一是在题名中直接标示的论词绝句,并对陈聂恒、李其永、汪筠、汪孟鋗、周之琦、程恩泽、高旭、厉鹗、郑方坤、江昱、沈初、宋翔凤、沈道宽等18家的论词绝句作了大致描述,虽涉及理论层面,但是论述过于简单,理论性不是很强。

(3)谢永芳《谭莹〈论词绝句〉及其学术价值》,此文主要论述了谭莹论词绝句的学术价值,认为谭莹的《论词绝句》具备一定的理论品格、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难得的史料价值,能够代表整个清代论词绝句的学术水准,并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对谭莹《论词绝句》的产生因素作了分析。

(4)孙克强、杨传庆的《清代论词绝句的词史观念及价值》,此文主要从词通史、唐宋词史、当代词史、地方词史、女性词史等论述了清代论词绝句体现的词史观念,是孙克强先生《清代词学批评史论》“清代论词诗词的理论价值”部分的发挥。

(5)范三畏的《试谈厉鹗论词绝句》,此文主要对厉鹗十二首论词绝句所体现的词学理论进行了分析。

(6)宋邦珍的《厉鹗论词绝句的传承与创新》,此文主要从“传承”与“创新”两方面对厉鹗的论词绝句进行了研究。

(7)范道济的《从论词绝句看厉鹗论词“雅正”说》,此文主要从厉鹗的论词绝句出发来阐释厉鹗论词的“雅正”说。

总之,对于清代论词绝句的早期研究,仅仅集中于厉鹗一家,近年来研究范围虽有所扩展,但亦多就某家论词绝句进行论述。

目前,关于清代论词绝句还没有专著和文章予以全面、系统的研究,而且多是文献解题性质,理论层面的研究明显薄弱。

基于此研究现状,本文将对清代论词绝句做全面、系统之考察。

即以清代论词绝句作为研究对象,以目前搜罗最为完备的王伟勇先生之《清代论词绝句初编》为文献基础,做出“层面性”的宏观探讨。

考察其产生与兴盛的原因;对清代论词绝句的创作、内容、特点等做出分析;尝试给清代论词绝句一个准确的定位和评价。

第一章清代论词绝句概说本章主要对清代论词绝句进行概说。

首先,对研究对象——“清代论词绝句”从内容、体裁、时间上作出明确界定,以期解决“清代论词绝句是什么”这一问题。

其次,对清代论词绝句的渊源、产生原因及背景进行分析。

第一节清代论词绝句的界定马兴荣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大辞典》给论词绝句下了如下定义:“词学研究领域中的一种传统的理论批评形式。

论词者采用七言四句的诗歌体裁,来阐述自己对词史、词家、词作、风格、流派等问题的看法。

进而进行总体概括、意境再现、疑难考证、得失评判。

”1马兴荣先生指出了论词绝句的题材、体制、内容等,但是该定义只提到论词绝句中的“七言”而不及“五言”与“六言”,是其不合理之处。

吴熊和先生认为:“至于清人好以绝句互题词集,亦为数不少,则已不属词1马兴荣《中国词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3页。

论的范围了。

”1吴先生界定了论词绝句的范围,把清人“以绝句互题词集”之作排除在外,但是其所列举的论词绝句中又包括了曹溶的《题周青士词卷四首》、《武林徐生以<衣锦山乐府>见质,戏题四首》,冯浩的《题汪孟鋗理冰词四首》,程恩泽的《题周稚圭金梁梦月词八首》,仇元吉的《题菊庄词》等,颇使人费解。

除此之外,陶然、王伟勇、陶子珍等都对清代论词绝句有不同的看法,其中王伟勇教授的界定最宽泛,这也是他出版的《清代论词绝句初编》所搜集数目比吴熊和、孙克强两位先生多出很大一部分的原因。

可以说目前学界对于清代论词绝句的界定并不一致。

而且,对一些具体作品是否属于论词绝句,也存在分歧,具体如下:1.谢乃实的《论词名绝句一百三十首》、韩崇的《蒋大令因培燕园为李易安故居,赋此柬赠一首》、郭书俊的《题南唐后主词五首》张锡爵的《秋斋客至,剪烛论诗,偶及近代词人,漫成绝句三十首》、是否属于论词绝句。

2.朝鲜仇元吉的《题菊庄词》和徐良峙的《题弹指侧帽词》,这些域外的论词绝句是否应纳入清代论词绝句的范围;3.清人题词集、题画、题画像等绝句是否属于论词绝句。

4.木石居士的《<名媛词选>题辞十首》和《重印<名媛词选>题辞》、姚锡钧的《示了公论词绝句十二首》等清末词人与诗人进入民国时期创作发表的论词绝句是否还应纳入清代论词绝句范围。

对清代论词绝句界定的分歧,无疑不利于对清代论词绝句的研究。

对清代论词绝句的研究,首要的就是解决“清代论词绝句是什么”这一问题,我认为对清代论词绝句的界定可以借鉴对论诗绝句、词话等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界定:1.内容为论词。

不管是论词人、词作、词派,还是论词的创作与接受;不管题目中是否冠以“论词绝句”;只要是论及“词”的绝句,都应纳入论词绝句的范围,如许多“南宋杂事诗”、“题辞绝句”、“题图绝句”、“论诗绝句”等从内容上都应视为论词绝句。

冠以论“词”而实不论“词”的绝句不属于论词绝句,如张锡爵的《秋斋客至,剪烛论诗,偶及近代词人,漫成绝句三十首》,考察诗歌内容可以得知题目中的“词人”实指“诗人”。

有些诗人虽也有词创作,但是这些绝句并未论及,故此组不属于论词绝句。

1吴熊和.吴熊和词学论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页。

反之,题目中题为“论诗”、“论曲”等而实为“论词”的应视为论词绝句。

如邵堂的《论诗六十首》之五十三,沈彩的《论妇人诗绝句四十九首》之二十一,舒位的《瓶水斋论诗绝句二十八首》之十四、十八、十九、二十五等。

需要指出的是谢乃实有《用词名绝句一百三十首》,这些绝句仅仅将词牌嵌入诗中,并非论词牌也非论词,不应视为论词绝句。

2.体裁为绝句。

以绝句体为体裁,包括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否则不属于论词绝句。

清代论词绝句多为七言,五言和六言很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