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板采暖工程施工方案

地板采暖工程施工方案

地采暖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批人:2015年9月目录第一节、综合说明 (1)(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施工范围 (3)(四)主要工程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管理目标 (3)第二节、项目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责 (4)第三节、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4)(一)施工工艺流程 (4)(二)地板采暖系统各结构层技术要求 (5)(三)地板辐射采暖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 (6)(四)地板采暖系统调试 (8)(五)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9)第四节、施工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10)(一)施工进度计划 (10)(二)施工进度、施工工期保障措施 (10)第五节、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1)(一)质量管理体系 (11)(二)质量保证措施 (12)第六节、劳动力计划 (12)第七节、安全保证体系和施工保证措施 (12)第八节、文明施工措施 (17)第九节、雨季施工措施 (18)第十节、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18)第十一节、成品保护措施。

21第一节、综合说明(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设计要求;2、施工规程、规范、施工标准:(1) JGJ142-2012《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2) JGJ173-2009《供热计量技术规程》(3) GB50242-200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 DB29-125-2007《天津市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规程》(5) DB29-126-2014《天津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规程》(6) DB29-42-2008《天津市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施工质量验收规程》(7) 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8) JGJ146-200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9) DB29-113-2011《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程》(10)DB29-177-2014《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质量评估标准》(11)DB29-200-2010《天津市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技术规程》(12)12K404《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13)12N1《供暖工程》天津市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012版)(二)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总建筑面积33762.85㎡,结构类型为现浇框架结构。

其中地上:28068.35㎡,地下:5694.5㎡。

分号1建筑层数为地上6层,局部7层。

地上建筑主体高度(室外至6层板上皮)25.80m、分号2建筑层数为地上6层,局部7层,地上建筑主体高度25.8m、分号3建筑层数为地上7层,局部8层,地上建筑主体高度31.8m、分号4建筑层数为地上2层,地上建筑主体高度12.5m、分号5建筑为地下1层,层高4.8m。

分号1—分号4地面采暖工程2、采暖一次热源采用该区域提供的市政热网,经设置在地下室内的换热站换热后供本工程使用。

本工程采暖方式为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一次测设计供回水温度80/60℃,二次侧设计供回水温度为45/35℃。

采暖系统主立管采用下供下回,每层水平分环,各层供水平管道异程设置。

采暖系统定压值0.4MPa,系统可能出现的最高值0.65 MPa,底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超过0.6MPa。

3、系统形式:本工程采用分户地板辐射采暖方式。

管道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PE-X管,规格20*2.0,管道弯曲处半径不小于5d。

分水器为601铜制分水器,各环路设内置阀。

地面铺设20厚复合铝箔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主要作用为保温、隔热、防潮、隔声、防水、并增强反射热量为管材安装提供坐标。

边角保温、卡钉、护管、胶带等辅材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及施工工艺要求有序安装。

(三)施工范围分号1、分号2、分号3、分号4楼地面地采暖施工。

施工以集分水器前阀门(与总包甩口的接驳)、集分水器至室内盘管未端部分,管材、阀门、挤塑聚苯保温板,安装、打压、调试及相应工程的成品保护,竣工验收、维修等项工作。

(四)管理目标1、质量目标施工质量达到国家质量合格标准,满足设计技术要求,满足标书技术要求,工程验收合格率100%,竣工一次验收合格。

2、安全目标严格贯彻执行建设部颁发的建设工程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实现杜绝死亡事故,无重伤事故,一般工伤事故频率控制在0.5‰以下。

第二节、项目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责1、公司授权现场项目经理全权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在现场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管理机构,执行国家和本公司各项管理制度,项目管理人员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确,保证合同约定和施工顺利进行。

2、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部人员施工前熟悉技术要求和工艺方法,做好施工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用目标管理的方法进行项目管理。

3、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资料员计划统计员各负其责,严格按ISO9001质量管理方法,控制施工过程,使各项工作各个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现场组织机构图:第三节、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一)施工工艺流程材料进场检查验收→地面测量找平及放线→铺设铝箔面层挤塑项目经理:江海峰 技术负责人 施工员: 质检员: 安全员: 材料员: 资料员兼计统员: 各施工作业班组聚苯板设伸缩缝→安装集分水器→铺设盘管、固定盘管→系统打压试验→带压浇注细石混凝土填充层→检查系统压力、冲洗、验收移交。

(二)地板采暖系统各结构层技术要求1、豆石混凝土填充层:在加热盘管间和上部,填充层混凝土标号宜为C20,豆石粒径宜为5~12mm,填充厚度宜50mm,平整度±5mm。

由土建单位完成。

2、加热盘管:在豆石混凝土填充层中,绝热反射层上敷设,加热盘管材质为耐热聚乙烯PE-X管,选用S6.3系列,De20管径φ20×2.0,具有柔韧性好、导热系数高等特点,盘管敷设方式大多采用回字型,使用塑料卡钉在聚苯板上固定。

盘管埋地部分不允许有接头。

盘管表面应光滑无气泡、划痕等缺漏,材料应提供有效期,半年内的出厂合格证,国家检测机构出示的检测报告。

3、绝热保温层:采用20厚复合铝箔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铺于PE-X管下面,对接严密平整。

(三)地板辐射采暖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1、地面找平放线、清理地面基层,基层要求平整,无杂物和砂石碎块及裸露突起的其他物体,凹凸不平允许偏差10mm以内,超过偏差处用1:2的水泥沙浆找平。

2、检查卫生间、厨房的防水层是否施工完成,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铺管施工。

3、铺设绝热反射层,铝箔面层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应铺设平整对接严密。

铝箔面朝上铺设应平整、无破损,接缝采用搭接50mm 并用胶带粘牢,首层铺设泡沫板厚度为20mm,其他层铺设厚度均为20mm。

4、内墙面或房柱与绝热层交接处均填充厚度10mm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搭接宽度不少于10mm,与地面对接严密,高度为填充层的上边缘,固定采用地面铺设的保温绝热泡沫板顶住靠墙的绝热板的方法。

地面边长超过5~6米时,填充层设伸缩缝,用厚10mm 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底部紧贴地面,泡沫板高度至填充层上边缘,在绝热层泡沫板之间夹持固定。

加热盘管穿越伸缩缝处设塑料波纹套管,内径为25mm,长度为不小于400mm,伸缩缝两侧放置长度相等。

5、加热盘管与集分配器连接,集分水器应按设计位置安装,安装高度为其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小于300mm,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

加热管始末端出入地面时应加长度不少于150mm,塑料波纹套管,套管内径应大于穿管外径5mm。

6、加热盘管间距按设计要求铺设,盘管距墙≥200mm,盘管间距偏差不大于±10mm,弯曲部分不得出现硬折弯现象。

不允许有接头。

加热管弯曲半径不小于8倍管径。

管口处应封堵防异物进入。

加热盘管使用塑料卡钉与聚苯板固定。

塑料卡钉间距直线段不大于700mm,弯曲段不大于300mm。

确保管顶平整度为±5mm。

盘管间距<100mm时,设塑料套管或保温套管。

7、加热盘管安装完毕,然后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应在户外系统冲洗后进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小于0.6MPa,使用手动试压泵缓慢加压升至试验压力时稳压1小时,压力降不大于0.05Mpa,检查集分水器与盘管各连接处,不渗不漏为合格。

室温小于5℃时不得进行水压试验。

户内系统清洗,利用自来水进行逐回路冲洗,出水口目测水质清澈无杂物与自来水一样,即为合格。

8、浇筑豆石混凝土填充层前,运输通道应架设具有保护措施的脚手板,施工人员应着软底鞋,除施工专用工具外严禁其它铁制利器进场。

混凝土运输、浇筑应加强对加热盘管的保护措施。

卫生间浇筑时,混凝土层应低于其他房间20mm,卫生间地面与地漏应有大于20%坡度。

精心操作,任何施工器具不得接触加热管,禁止踩踏加热盘管和豆石混凝土。

在豆石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不小于50mm,浇筑系统管道应保持不小于0.6MPa的压力,养护过程中系统管道保持不小于0.4MPa的压力,豆石混凝土填充层养护时间不应小于21天。

9、地板辐射采暖施工检查验收标准工序名称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方法负责人清理地面地面是否清洁平整≯10mm/m,无杂物尺测、目测质量员挤塑聚苯板铺设铺设是否平整对接是否严密平整、无缝隙目测和尺测质量员铝箔纸铺设铺设是否平整搭接是否严密无破损、孔洞,接缝严密目测质量员集分水器安装水平安装其中中心距地面±10mm 用钢尺量质量员PE-X管铺设固定弯曲半径地暖管是否有接口直管段间距弯曲段间距≥8D不允许不大于700mm≤300mm钢尺测量质量员压力试验 1.5倍工作压力稳压1小时压降≤0.05MPa不渗不漏压力表检测质量员系统清洗出水口透明、无杂物目测质量员(四)地板采暖系统调试1、系统调试在中间验收合格并在竣工验收阶段进行。

2、在具备稳定的供热条件下进行。

3、初次供暖,水温应缓慢升温,水温控制在25℃~32℃范围内运行48小时。

以后每隔24h升温3℃直至达到设计水温。

并保持该温度运行不少于24小时。

4、在设计水温条件下,再做各环路水流量调节,以达到各室内设计温度,并做好记录。

(五)施工主要技术措施1、组织施工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掌握本工程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

对现场勘察、了解建筑物结构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法。

2、现场配备施工用水用电及材料储放场地,满足施工需要。

3、配备合格机具和设备,保证正常施工。

4、检查进场材料合格证和质检报告,并检查证件与物是否相符并有效。

检查材料外观及标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规格和技术参数是否与设计相符,尺寸允许偏差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5、当材料与材质检查报告不符或有疑问时,应复试该材料。

不合格的材料不得接收和使用,搬运管材、管件严禁撞击和拖扔,特别注意PE-RT管应小心轻放,避免接触油污和尖锐物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