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印前图文信息处理

第三章印前图文信息处理

• 连续调
• 半色调
1、什么是网点
网点是构成连续调图像的基本印刷单元,印刷品上由这种 图像单元与空白的对比,达到再现连续调的效果。
• 连续调
• 半色调
半色调网点整齐地排列在格子里,格子的位置、大小皆固定,但是格 子内的网点大小不一,这代表图像各部分的深浅灰阶。而网点是由更 小的方格所构成,这些小方格的数量直接影响网点的大小。
第三章 印前图文信息处理
定义1:印前图文信息处理是指按印刷的要求,将原稿 进行颜色分解、缩放处理、图文拼接、连续调加网等 一系列晒版前的处理过程。(顾萍版)
定义2:原稿上的图文信息按照印刷的要求,经过处理, 转移到感光材料上,制成供晒版或电子雕刻的阳图或 阴图片,这一工艺过程叫做印前图文信息处理。(胡 更生版)
S()= C
印刷工业中通常将400~500nm的蓝光、500~600nm 的绿光和600~700nm的红光等量混合而成的光作为白光。
② 物体
透明物体的光谱特性 —— 透明物体产生颜色的主要原因是它对光谱成分的选择性透过特性。
非透明物体光谱特性
——非透明物体产生颜色的主要原因是它对光谱成分的选择性反射特性。
(3)锐化的方法 锐化的方法从数学角度而言就是对图象进行微分处理,去掉引起的图
象模糊,使图象轮廓分明。
F(x) df(x)/dx df2(x)/dx2 f(x)- df2(x)/dx2
4、图像的平滑
图像平滑是指为了抑制图像中噪声的一种操作。
(1)产生的原因 ① 系统光电转换过程中的噪声 ② 照片的颗粒噪声 ③ 图像信息传输中的误差
彩 图
灰 度 图
图形
二值图像
二、彩色连续调图像复制
彩色连续调图像复制的三要素:阶调层次的 再现、颜色的还原以及清晰度的保证。
层次是指图像从最亮到最暗的一系列的密度等级。 颜色是指图像中五彩缤纷的彩色色调。 清晰度是指图像细节的清晰程度。
(一)阶调层次的再现
连续调图像的明暗层次(阶调),在印刷品上可以通过两种方 法来表现。一种是利用墨层厚度的变化,如凹版印刷;一种是利用 网点覆盖率,如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孔版印刷等。
2、网点的作用
1)在印刷效果上担负着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任务; 2)是图像传递的基本元素; 3)在颜色合成中是图像颜色、层次和轮廓的组织者。
由于印版上只有黑白之分,为了 把原稿上图像的明暗层次再现出来, 必须制作出加网的阳图或阴图底片, 将图像分割成许多不连续的点子,再 转晒到印版上,而后用来印刷。
图像印刷复制的全过程可分成两个阶段:图像颜色的 分解和图像颜色的合成,而这两个过程是建立在光和 色三原色原理基础上的。
1、色彩基础知识
人们在观察客观物体时,视觉神经对色彩反映最快,其次才是形 状、表面质感和细节。因此,色彩对客观物体的表达至关重要。
现代印刷是一个在纸介质上进行色彩复制的工业应用领域,色彩 复制的准确极其重要。
(2)图像平滑的目的 ① 改善图像质量 ② 提取图像特征
第二章 总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印前图文信息处理? 2. 什么是彩色图像复制的三要素? 3. 基本概念:阶调、图像层次、颜色、网点角度、网点线
数。 4. 在印刷复制中为什么要用网目调印刷?什么是调频网点、
什么是调幅网点? 5. 什么是色光加色法?分色照相时为什么加红、绿、蓝滤
色光加色法原理( Additive Color-Mixing Principle )
R+G=Y(黄) R+B=M(品红) G+B=C(青) R+G+B=W
RY G W
MC B
色料三原色和色料减色法
从色光补色的关系可知,从白光中分别减掉(吸收)光的三原色红 光、绿光、蓝光,便得到了被减色光的补色光青、品红、黄。改变青、 品红、黄三种色料的混合比例,因选择性地吸收和反射色光,便可以获 得各种不同的颜色。然而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料混合,均不能获得 青、品红、黄,故称青、品红和黄为色料的三原色。
① 光源
光是指能够对人的视觉系统 产生明亮的颜色感觉的电磁 波辐射,又叫可见电磁辐射。 其波长范围一般取380~ 780nm,因此这段波长又称 为可见光。(GB/T56982001)
几种常见的光源
日光 白炽灯光 荧光灯光 激光
常见光源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白光:
1931年CIE建议:以等能量光谱作为白光 的定义。即:
- 网点的排列方向指网点在视觉上连成一条线的方向。
0o或90o
45o
15o
网点排列方向和网角
四色印刷的网角分配
角度 0O或90O
15O 45O
75O
使用版别 黄版 黑版
品红版
青版
理由说明
0O或90O网目对视觉干扰最大,黄色视觉感应较弱. 黑色强,但阶调较短,长调黑版可与品红、青互换.
品红主色,与青色视觉感应相同. 若青色为主色,可与品红互换

白 过渡宽度
a 黑
白 过渡宽度
b 轮廓边界虚实程度
b>a
1、清晰度的影响因素
材料因素 加网因素 成像因素
3、图像的锐化
图像锐化是指对图像具有灰度变化处进行处理,突出其边缘特性的一 种操作。
(1)产生原因: ① 图像成像系统聚焦不良 ② 图像信号传输系统频带过窄 ③ 图像的数字化
(2)图象锐化的目的 ① 增强图象边缘 ② 改善视觉效果 ③ 便于目标的识别与提取
调幅与调频加网的比较
调频加网过程
调频加网的特点
1、网点精细 2、套印无撞网 3、对印刷条件要求高
调幅与调频加网的区别
调幅加网 网点间距相同且固定;依靠网
点的大小来表现颜色的深浅。
调频加网 网点大小相同,随机分布;依靠
网点的疏密来表现颜色的深浅。
(二)颜色还原
彩色印刷是一个图像复制的过程,也就是图像信息传 递和转移的过程。图像的信息归根到底就是组成图像 的颜色信息,因此图像的复制也就是颜色的复制。
印张上单位内,点子的总面积大, 则油墨覆盖率高,反射光线少,吸收 光线多,使人感到阴暗;印张上单位 面积内,点子的总面积小,油墨复盖 率低,反射光线多,吸收光线少,给 人以明亮的感觉,这样原稿图像的浓 淡层次,在印张上便可得到再现。
3、网目阶调的形成原理
均匀光照 原稿 原稿光强调制 (第一次调制) 接触网目屏 网目屏光强调制 (第二次调制) 感光胶片
感光胶片经显 影后的结果
4、调幅网点的加网要素
单位面积内网点个数不变,以网点大小的变化来表现 图像层次的网点称为调幅网点,简称为AM。
(1)加网线数——单位长度内黑白线对的数目
- 加网线数直接影响图像质量
加网线数与纸张质量的关系
加网线数/cm 25 - 30 30 - 40 48 - 54 60 70
③ 眼睛
屈光系统
感光系统
④ 大脑
(3)色彩的特性与分类
① 色彩的三属性
色相(Hue)
R
Y
G
C
B
M
明度/亮度(Brightness/Lightness)
0
Brightness/Lightness
+100
饱和度(Saturation)
饱和度(Saturation)
100
0
② 色彩的分类和特征
黄、品红、青三种色料等比例混合在一起,蓝光、绿光、红光分别 被黄、品红、青色料吸收,故呈现出黑色。
色料减色法原理 ( Subtractive Color-Mixing Principle )
Y+M=R Y+C=G M+C=B Y+M+C=K
YRM
K
G
B
C
(4)几种颜色视觉现象
视网膜的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区
圆形网点适合柔和物体, 如水纱等。
方形网点其锐利的特性适 合表现风景建筑。
链形网点适合于人体皮肤。 而方圆点兼具有方点和圆
点优势,被普遍采用。 它又被称为欧几里德网点。
5、调频加网
调频加网FM (Frequency Modulation )是指用相同大小的网点在空间分 布的频率表现图像层次的加网技术。也称为随机加网技术(Random Screening)。
讨论:关于印前图文信息处理的定义,哪一个更确切?
第一节 文字信息处理
印前文字信息处理:是指依照用户提供的 文字稿及对印品的要求,确定合适的字体、 字号、行距、字距、版式要求等,利用文 字信息处理设备对文字稿进行版面设计和 排版。
一、文字字体
1、汉字字体
2、外文字体
二、文字大小
我国活字采用以号数制为 主,点数制为辅的规格单 位。每点等于1/72英寸, 合0. 35毫米。照排文字大 小以“级”衡量,用“K”
51
能确定到底哪个交叉点在亮吗?
52
看着就转,不要动头了!
53
要你数有多少黑点,你烦躁不?
54
4 色印刷的彩色分色
(三) 图像的清晰度
清晰度是指对图像细节的清 晰程度。包括: (1)分辨出图象细节间的区 别; (2)衡量线条边缘轮廓是否 清晰; (3)图象明暗之间的对比或 细微反差。
表示图像清晰度的示意图
色镜能得到青、品红、黄分色底片?
青色视觉感应,仅次于黑色,根据需要可与黑版网角对调.
网角不正确产生的撞网:
若网屏角度不正确,网点之间互相干扰,玫瑰花样变得 不规则。本来彩色印刷品是利用人的视觉错觉而表现色 彩的,若出现了不规则的花纹,色彩的表现便告失败。
【龟纹】:因网角排列不当或原稿本身等所造成的雾状网格图样,, 撞网。
不同网点形状的适用:
由于人们对色彩感觉的形成由光源、彩色物体、眼睛和大脑等四 大要素综合形成,从而使色彩研究涉及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领 域,使得如何生成和处理彩色信息,如何进行数字化色彩控制与管理 成为色彩工业和彩色复制工业重点研究领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