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养护预防养护管理办法

道路养护预防养护管理办法

道路养护预防养护管理办法1 日常保养管理办法1.1 目的明确规定公路日常保养的工作对象、作业要求、质量标准、考核方法;达到排水系统无於塞、无损坏,边坡挡墙等附属设施良好、稳定;建设清洁、优美、文明的公路环境,提高公路环境卫生水平,使公路处于良好的服务水平。

1.2 日常保养的内容1.2.1 路基日常保养的范围范与要求适用于道路养护部管养公路的路基日常保养管理,路基范围包括:路缘石、排水系统、路基边坡与挡土墙等防护设施。

工作内容要求:1、对公路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清理,频率为1次/月。

平时必须安排专人对地面排水设施中的杂物和杂草进行清理,确保地面排水设施的洁净畅通。

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及急流槽、拦水带等。

2、清理的淤泥、杂草应运至指定的地点堆放,如在水沟边缘堆放,应距离水沟边缘1.0米以外,在不影响排水及景观功能的情况下集中堆放,四周码放整齐、表面平整,1-2m留50-100cm的间隙;3、地面排水设施清理时,对松动的石块进行固定,并报告修理;4、清理、疏通地下排水设施时,对沟口的杂草进行清除,对沟口堵塞的用水进行冲洗或剔除较小颗粒的砂石,补充大颗粒碎(砾)石,以保持空隙,便利排水。

5、对各种排水设施,在雨季前后应进行全面检查疏浚。

(1)雨天必须上路巡查,及时排除堵塞,疏导水流,保持水流通畅,防止水流集中冲坏路基;(2)暴雨后应对排水系统重点检查,如有冲刷、损坏,需及时报告修复加固,如有堵塞应立即清除;(3)拦水带的设置应合理,保证路面雨水及时排出;(4)边沟、排水沟、截水沟、跌水井、泄水槽等排水设施无淤塞、无高草,纵坡符合要求,排水畅通,进出口维护完好,保证路基、路面及边沟内不积水。

1.2.2 路面日常清扫的范围范与要求适用于全线路面的清扫路面泥土、碎石、杂物;排除路面积水、积砂;排除路面障碍物等工作,范围包括包括主线、匝道、救援车道等处路面,以及纳入养护责任范围的附属区等处路面。

路面清扫工作内容要求:1、日常清扫应以机械作业为主,清扫车应按以下规则进行作业:(1)主线应清扫超车道、重车道和硬路肩;(2)匝道;(3)作业时间应保证每条路每天工作8小时,车速不得高于10公里/小时;(4)清扫机械必须配备洒水装置,机械清扫作业时应根据路面的扬尘程度确定适当的洒水量。

2、人工清扫工作每天必须进行,主要针对清扫机械无法扫及的路面死角。

每条路按主线长度每3公里配置1名清扫工人。

3、路面清扫后的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应运至垃圾场妥善处理。

4、隧道内沥青路面清扫按以上要求进行,高速公路隧道的清扫为1次/日。

5、除了定期清扫作业外,还应根据路面污染的特殊情况,及时进行不定期的特殊清扫保养作业。

(1)当发现路面上有妨碍正常交通的杂物时,应立即清除。

(2)当意外事件、事故等因素造成路面污染时,应及时清扫。

(3)当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被油类物质或化学物品污染时,应先撒沙、撒木屑或用化学中和剂处理,然后进行清扫,再用水冲洗干净。

必要时应通知公安消防协助处理。

(4)如遇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检查、重大政治活动,承包人应根据发包人要求临时组织清扫。

1.2.3 桥涵日常保养的范围范与要求适用于道路养护部管养公路的桥涵日常保养管理,其中桥梁保养范围包括:泄水孔、伸缩缝、支座、上、下部结构清理等。

涵洞保养范围包括:涵洞、通道内存在的可视、漂浮垃圾或堆积物等杂物。

1、桥梁工作内容要求:(1)清理泄水孔养护外包单位应经常对桥面排水系统进行检查、清理,清理频率为1次/月,如有垃圾、堵塞等现象,应及时清理并疏通,以保证经常性的排水畅通。

(2)清理伸缩缝1.养护外包单位应经常对桥梁伸缩装置进行检查清理,清理频率为1次/月,清除缝内沉积物,保持外表清洁,防止缝内掉进杂物影响梁体自由伸缩。

2.及时清理洒落在无缝式伸缩缝上的硬物。

3.当防渗密封橡胶条变形、脱落时须及时对其复位,防止渗水和进一步脱落及时清理洒落在无缝式伸缩缝上的硬物;4.当防渗密封橡胶条变形、脱落时须及时对其复位,防止渗水和进一步脱落。

(3)支座除锈、刷防锈漆、涂润滑油1.对支座进行1次除锈、刷防锈漆、涂润滑油频率为1次/年。

2.为了防锈,支座各部分除滚动面外,其余都要涂刷油漆保护。

3.先对支座进行除锈,清理干净。

4.防锈漆应涂刷均匀,不留空白。

5.支座滚动面等需润滑部分应均匀涂刷润滑油,不得有遗漏。

6.支座涂防锈漆、涂润滑油可搭设支架或其它升降设备做为施工平台。

(4)桥梁上部承重构件、下部结构及调治构造物日常清理1.对支座周围垃圾清除,保证支座正常工作,频率为1次/半年。

2.清除构件表面污染物和砌缝中滋生的草木,保持外表清洁美观,防止有害物质对构件的腐蚀,频率为1次/月。

3.清除箱型结构内部的杂物、水泥浆、积水,疏通通风口,频率为1次/年。

4.对桥梁承重结构的连接构件进行保养,清除杂物及积水,保持连接构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频率为1次/月。

5.对桥梁下部结构及调治构造物的青苔、杂草、灌木、漂浮物清理,频率为1次/月,雨季或洪水季节应加大检查及清理的频率。

6.每年雨季前对跨河桥梁上下游进行清理,确保流水畅通。

2、涵洞、通道工作内容要求:排水沟槽的清理应保证涵洞上下游排水顺畅,无杂草、大块石等。

1.2.4 隧道日常保养的范围范与要求适用于道路养护部管养公路的隧道日常保养管理,其中隧道保养范围包括:内装、人行横洞及排水设施等。

工作内容要求:1、内装的清洁(1)隧道内装的清洁为1次/月。

(2)内装的清洁必须使用专用隧道清洗车进行清洗作业。

(3)清洗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机械操作规程,既要保证清洁质量,又要防止损伤顶板和内装。

清洗需要的清洁剂,可通过实际使用效果加以确定,应尽可能使用中性清洁剂。

消洗后的废水应通过专门的沉淀池进行处理,达到有关环保的要求后,方可排放。

(4)清洁作业时,应对隧道交通进行管制。

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封闭车道或者封洞等措施,保障作业安全。

同时,清洗(扫)车应按规定开启警示灯具,并设置明显的作业标志;清洁工人应着黄色的公路养护作业服或反光背心,并注意交通安全。

(5)人行横洞的清理已包含在本清洁作业内,人行横洞内应严禁放置任何非救援的物品,确保横桐畅通无阻。

2、排水设施的清理、疏通(1)路面边沟(或中央排水管)、窨井以及沉沙池等排水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污和除淤。

(2)对于坡度较小的隧道或隧道的洞口区段,尤其应防止泥土和杂物沉积而堵塞排水管(沟),应加强清理和疏通工作;对于窨井和沉沙池,应在其底部泥浆固结之前,将其清除干静。

清除的废渣应运往指定地点或渣场处置,不得随意倾倒;(3)当衬砌背面至边沟的排水管堵塞时,可用压缩空气吹洗,使其畅通;(4)保持洞口边沟和边仰上(截)排水沟的完好、畅通,定期进行清理。

在雨季前,应加强对洞口及洞外排水设施的检查和清理疏通工作,下雨过程中应对排水设施的使用功能及效果进行检查。

1.2.5 沿线设施日常保养的范围范与要求适用于道路养护部管养公路的沿线设施保养管理,沿线设施保养管理范围包括:交通标志、护栏、防炫等施等工作内容要求:1、护拦(1)护栏周围的垃圾杂物的清除,人工清除护栏周围的垃圾杂物的费用已包含在路面清扫作业费用中。

(2)护栏周围的杂草的修剪、清理,人工修剪、清理护栏周围的杂草的费用已包含在绿化养护作业费用中。

2、道路交通标志(1)清洗道路交通标志1.道路交通标志的定期清洗,频率为1次/年;2.道路交通标志清洗时不能使用对道路交通标志牌面有腐蚀性的清洁剂。

3.清洗道路交通标志时要搭设稳定的高空平台或利用登高车进行,人员要采取安全措施。

(2)修枝处理遮蔽道路交通标志的树木,人工修枝处理遮蔽道路交通标志的树木的费用已包含在绿化养护作业费用中。

3、道路交通标线承包人在日常巡视、检查时,发现路面标线有污秽,影响路面标线的清晰度,夜间反光性能较差时,应及时对路面标线表面的污秽进行清除;清除费用已包含在路面清扫作业费用中。

4、隔离栅的保养隔离栅上可视垃圾杂物的清除,人工清除隔离栅上可视垃圾、杂物的费用已包含在清扫、及绿化费用中。

1.2.6 绿化保养的范围范与要求适用于道路养护部管养公路的红线范围内的绿化,绿化保养范围包括:公路两侧、立交区行车可视范围、收费站区范围、公路沿线路基边坡、中央分割带等。

工作内容要求:表1.1绿化作业范围1.3 日常保养的作业要求与质量标准1.3.1 一般作业要求:1、日常保养、保洁作业交工后应及时填写《日常保养记录表》、《日常保洁记录表》。

日常保养工作应拍摄不少于八张照片,要求能反映保养工作前、中、后期的现场情况以及现场交通组织实施情况,其中不同时期的照片拍摄位置、角度须一致。

2、养护外包方在公路养护系统中收到道路养护部发出的保养工作的《任务指示单》后,应及时对相应路段进行保养维护。

3、保养任务完成后至养护部验收前不得再次出现损坏。

再次损坏,外包方需要无条件再次免费进行保养。

4、清洁剂的使用应采用养护部认可的中性清洁剂,对结构材料无腐蚀、光洁度无影响。

5、公路养护作业应在保障养护作业人员、设备和车辆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养护作业对交通安全保通状况的影响,保障交通通行。

6、公路养护作业未完成前,不得擅自改变作业控制区的范围和安全设施的布设位置。

7、养护作业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穿着反光服,佩戴安全帽、交通引导人员还应符合以下规定:交通引导人员应面向来车方向,站在可视性良好的非行车区域内;高速公路交通引导人员宜站在警告区非行车区域内。

8、相关作业规程参考《安全管理手册》、《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1.3.2 分项作业要求:1、路基:(1)地面排水设施应经常保持完好畅通,无堵塞、淤塞的情况,无杂草丛生高过排水沟。

(2)雨季前后清理完地面排水设施后,应使排水设施无淤积、无杂草、无松动石块。

(3)清理的淤泥、杂草按规定堆放,四周码放整齐、表面平整。

(4)清理的垃圾物品按要求运往指定的地点堆放,无抛撒或现场焚烧垃圾物品,未造成火灾。

(5)地下排水设施沟口无杂草,无堵塞。

(6)拦水带应经常保持完好状态,出水口设置合理,无变形、损坏。

2、路面(1)主线超车道、重车道、硬路肩、匝道无明显泥沙、小石子等撒落物;(2)塑膜、纸屑、果皮等其他杂物不得超过10处/公里;(3)路面无妨碍正常交通的杂物,无妨碍正常交通的杂物意外事件、事故等因素造成的路面污染,无油类物质或化学物品污染,无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投诉事件。

3、桥梁:(1)雨水篦子完好无破损,泄水孔畅通无阻塞,周边无杂草。

(2)伸缩缝平整、无杂物,橡胶体伸缩良好、无杂物、无漏水、无脱落。

(3)支座无生锈、缺少润滑现象(4)桥梁上部承重结构外观整洁,箱型结构箱内干净、无积水,桥梁下部结构及调治构造物无杂物堆积、无冲刷。

4、涵洞、通道:洞内排水系统通畅,无杂物堵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