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结合工作实践经验,论述了在公路路基施工中如何合理编排公路路基填筑层次,进一步阐述了其对公路路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4-098x(2011)12(c)-0000-00
路基作为公路工程的最基础的结构部位其填筑质量对路面使用
寿命长短的影响非常大,。
路用填筑材料、压实度等质量控制因素、指标是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加强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
质量检测的关键工作它在公路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对路基进行充分压实并且保证路基的强度与路基整体的稳定性,才能从更本上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1 路基施工中的主要填筑方式
路基填土是把选定的路基填料运送到路基上,逐层填起进行铺平并碾压密实的过程。
路基的填筑方式可分为横向填筑法、纵向分层填筑法、水平分层填筑法以及混合填筑法等。
水平分层填筑时,按照横断面全宽分为水平层次并且逐层向上进行填筑。
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压实合格后再填上一层。
优点是施工安全方便,压实质量容易保证。
纵向分层填筑应依纵坡方向分层、逐层推土填筑。
原地面纵坡小于200。
的地段可用此法施工。
适用于推土机或铲运机从路堑取土填筑较短的路堤,横向填筑
从路基一端按各横断面的全部高度,逐步推进填筑。
适用于无法自下而上、分层填土的陡坡、断岩或泥沼地区,这种方法的缺点很多,主要有不易压实和沉陷不均匀两点,因此,应采用必要的技术措施,如选用高效能的压实机械的振动压路机碾压,采用沉陷量较小的砂性土或废石作填料等。
混合填筑是当道路穿过深谷陡坡,或要求上部的压实度标准较高时,下层采用横向填筑,上层采用水平分层填筑。
2 土质路基的填筑与压实质量控制
克服土颗粒间的摩擦力与内聚力,固体颗粒重新排列是土体在压力作用下使原有结构受到破坏,路基压实的本质就是利用小的颗粒将大颗粒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使之变成密实状态于是就实现了新
的平衡。
在路基压实过程中土壤的体积被压缩表现为土重新排列气体被挤出,而当达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压实可能引起弹性变形并且使土壤产生剪切破坏影响从而对土体的强度也产生影响。
(1)路基填筑的原则。
对于不同性质的土混合填筑时,应视土的透水能力的大小,进行分类分层填筑压实,并采取有利于排水和路基稳定的方式。
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堤下层时,其顶面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
如用以填筑上层时,除干旱地区外,不应覆盖在透水性较大的土所填的下层边坡上。
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
每种填料累计总厚度不宜小于0. 5m。
凡不因潮湿及冻融而改变其体积的优良土应填在上层,强度(或形变模量)较小的土应填在下层。
(2)路基压实的作用。
路基压实的作用主要是压缩土体间的孔隙率并提高填筑材料的密实程度路基压实也是保障路基施工质量
的关键措施,路堑及路堤和路堤的基底都要按规范的要求进行碾压使之全面被压实,提高土体内部的摩擦阻力来增大土体的凝聚力或嵌挤力其目的是减少土体的形变增强填筑材料的土颗粒之间的接
触面为路基的正常使用提供良好的基础。
(3)路基压实的因素。
影响路基压实的因素很多,有土的性质,碾压厚度、温度和碾压机具与方法等。
土的性质。
对于不同土质而言其压实性能差别非常大,如非黏性土被压实的效果比较好,而且最佳含水量较小、最大干密度较大,在静力作用下,压缩性较小,在动力作用下,特别是在振动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实;黏质土、粉质土等分散性土的压实效果较差,主要是由于这些细分散性的土颗粒的比表面大,黏聚力大,土粒表面水膜需水量大,最佳含水量偏高,而最大干密度反而偏小。
土的最佳含水量也是影响土压实度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土在天然状态下的含水量值得很接近于最佳含水量。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新卸填土的推平压实应当立即进行。
在路基碾压过程中,被压土中的水黏滞度因温度升高而降低,从而在土粒间起润滑作用,易于压实,但温度过高时,由于水分蒸发太快反而不利于路基压实。
温度在0℃以下时,产生的阻力更大,原因在于部分水已经结冰,只有少量的水起润滑作用,压实效果达不到理想的程度。
因此碾压的温度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深度增加,土所受的外力作用逐渐减弱,当超过一定范围时,土的密实度将与未碾
压时相同,土质、含水量、压实机械的构造特征等因素与这个有效的压实深度产生均匀变化的深度有关。
土基碾压一般应根据其特性选择适合的机具。
如夯击式机具压力传布最深,振动式次之,碾压式最浅。
碾压方法也随机具不同而不同。
压路机械的吨位较小时相应的其对路基的碾压遍数越多土的密实度就越高,但是土的密实程度的增大速度会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而减小单算密实度的增长也是存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当进入到这个范围后,继续以原来的吨位的压路机械对土体增加压实遍数就有可能引起土体的弹性变形。
压实机械具较重时,土的密实度随碾压遍数增加而迅速增加,但超过某一极限范围后土的变形即急剧增加而达到破坏,压实机械吨位过重以至超过土的强度极限范围时,将立即引起土体破坏。
由于碾压速度也影响压实度,所以必须正确规定碾压的行驶速度。
(4)路基压实的标准。
压实度是指土经过压路机的压实后土干密度与标准的最大干密度之比值乘以一百用百分率表示。
标准的最大干密度是指用标准击实试验方法在最优含水率条件下得到的干密度。
压实应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并且均匀一致。
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
填土的压实遍数,应按压实度要求,经现场试验确定。
压实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地下管线、构筑物安全。
碾压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压实度应达到要求,且表面应无翻浆、轮迹、波浪起皮等现象。
分层碾压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碾压遍数。
一般可通过试验性施工来确定达到设计密实度所需的碾压遍数。
当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碾压
遍数采用实践工程中的经验值:对低黏质土压实的碾压遍数一般采用8~10遍;对黏质土压实所需的碾压遍数一般采用12~15遍。
一般压实遍数宜控制在15遍以内,否则应考虑减少填上层厚。
经压实度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不合格处应进行补压后再检验直到合格为止。
(5)高填方路堤。
由于高填方的路堤的基底部位所承受的路堤土的荷载量比较大所以对其进行场地清理,并按设计文件的要求对基底进行碾压使其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基底的压实度≥90%。
当软土地基的压实读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并最终达到设计要求;当路基的基底处于陡峭的谷底或山坡时应作挖台阶处理,并严格分层填筑压实;当场地狭窄时,压实工作应采用小型的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进行;当场地较宽广时,应采用自行式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碾压。
3 结语
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路基压实等质量控制手段非常重要,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地总结经验,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以确保规范和设计得以实施,才能不断提高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从而提高整个公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02.
[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m].人民交通
出版社,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