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的遗传实验
相关理论知识(3)
果 蝇 生 活 史
相关理论知识(4)
一,生活史: 完全变态 最适温度
20-25℃ 生活史周期:
12-15 day (20-25℃) 10 day (26℃) 50 day (10℃) 羽化后
8-12h 交配 两天后产卵 成虫存活 15 day (25℃)
相关理论知识(5)
卵长0.5毫米,被绒毛膜,有一对触丝(filament)。
实验原理
普通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遗传 学
的重要实验材料。果蝇具有饲养方便、来源广 泛、生活史短、性状便于观察等许多其它材料所 不具备的特点。果蝇除可用来完成三大定律及连 锁互换、三点测交、唾腺染色体观察等实验外, 还可用来做许多其它方面的实验材料,因此对果 蝇的研究是广泛深入的。
(一)果蝇培养基成份(100ml)
水 玉米粉 糖 琼脂
丙酸(苯甲酸)
酵母
80ml 8.25g 6.2g 0.6g 0.5ml (0.25g) 少许
培养瓶的灭菌
准备灭菌的培养瓶 准备灭菌的棉塞 准备灭菌的滤纸
包好的棉塞
灭菌器
121℃ 20min
(二)配制方法
玉 米 粉
配制时先将水分成两份 ,其中一份用于溶解琼 脂和糖,另一份煮玉米 粉,待两份分别溶解煮 好后再合到一起煮沸, 关掉火后再加入丙酸, 这时的培养基很粘稠, 要充分搅拌后再分装培 养瓶。待培养基冷却后 ,在培养基的表面洒上 一层酵母粉,插上一块 经灭菌后的滤纸片做为 幼虫化蛹的干燥场所。
配 制 好 的 培 养 基
(三)果蝇继代培养
准备转移果蝇的 亲本及培养基
果蝇的转移
将果蝇转移到 新配制的培养 基中繁殖。转 移时要注意转 移的手法,不 要使果蝇从两 个瓶口的接缝 处飞出。一般 用黑纸包住带 有亲本果蝇的 培养瓶,使其 飞入带有新培 养基的培养瓶
幼虫化蛹时爬到瓶璧或滤纸上。
转移到麻醉瓶中观察结果
试剂与器材
1、材料:野生型果蝇及几种突变型 2、试剂:乙醚、玉米粉、绵白糖、正丙
酸、酵母粉、乙醇 3、器材: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器、烧
杯、量筒、天平、培养瓶、棉 塞、滤纸、毛笔、镊子、牛皮 纸、记号笔、玻璃棒、无菌药匙
实验步骤
1、果蝇培养基的配制 2、继代培养 3、转移到麻醉瓶中观察结果
三 果蝇的饲养
3、眼睛的颜色
实验结果观察
残翅
野生型
棒眼
小翅
黑檀体
白眼
白眼 w
X染色体
白眼 w;殘翅,vestigial,符号vg
黃身 符号y, X染色体
黄身 白眼 和 野生
白眼w, 小翅 m,
X染色体
白眼 w、小翅 m、焦刚毛 sn (刚毛卷曲如烧焦状) (全在X染色体)
刚毛形态
刚 毛 形 态
棒眼 B (Bar,显性, X染色体)
棒眼 B (Bar,显性, X染色体)
黑檀体Ebony (e)
黑体 (b)
观察后的结果填入下表
类型 +
vg e
b
w
snm
特征
w
体色
眼色
翅形
刚毛 形态
性状、染色体和基因型
红眼(+) 白眼(w) 第一连锁群
长翅(+) 第一连锁群 小翅(s)
长翅(+) 第二连锁群 残翅(vg)
灰身(+) 第三连锁群 黑檀体(e)
果蝇单因子遗传实验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 教学中心
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试剂与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目的要求
1、学会饲养果蝇,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 2、理解分离规律的原理。 3、学会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原理
果蝇的单因子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 基因的传递规律。由于显隐关系,在子一代 只表现显性性状,但基因型是杂合状态。在 形成配子时,基因保持相对独立,又按原样 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去,理论上的比例是1: 1。雌雄配子各1:1,结合的概率又相等,子二代的基因型就有三种,比例是1:
麻醉时转移果蝇手法
果蝇的麻醉
果蝇的麻醉剂
滴加乙醚的方法
果蝇♀♂识别
♀
♂
个体
大
小
腹纹
5
3
腹部末端 尖
圆
性梳
无
有
果蝇♀♂识别
果蝇♀♂识别
果蝇♀♂识别
果蝇♀♂识别
果 蝇 ♀ ♂ 识 别
死亡果蝇的标志
死 亡 果 蝇 的 标 志
实验结果
突变性状的观察
果蝇性状观察 1、身体的颜色
2、翅的大小
直刚毛(+) 卷刚毛(m)
第一连锁群
灰身(+) 第二连锁群 黑体(b)
注意事项
1、配制培养基时要将玉米粉及琼脂和绵白 糖要分开煮。
2、转移果蝇时要防止果蝇飞走。 3、麻醉果蝇时要掌握麻醉尺度,需要用活
体时,不可以麻醉过度使果蝇致死。实 验后不用的果蝇要及时处死,不可放 飞。
思考题
1、绘制雄性果蝇性梳图。 2、绘制果蝇直刚毛和卷刚毛图。 3、简述果蝇被麻醉死亡后的状态。
2:1,而表型就是3:1。
试剂与器材
1、材料: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翅果蝇(vg
品系,长翅果蝇(+ +)、残
状都可以来
vg)(常染色体上的其它性
做本实验)
2、试剂:乙醚、乙醇、琼脂、绵白糖、酵母粉、
丙酸、玉米粉
相关理论知识(6)
三 龄 幼 虫 4.5mm , 在 培 养 基 上 作 沟 穿 孔 。
相关理论知识(7) 酵母菌发酵的基质都可以作为 果蝇培养基。
香蕉培养基 米粉培养基
相关理论知识(8)
果蝇的寄生虫——螨虫
目的要求
1、了解果蝇的生活史 2、掌握区别雌雄果蝇的方法 3、掌握遗传学实验常用果蝇品系的特征及常见突变类型
果蝇的遗传实验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 教学中心
(1)果蝇的饲养与性状识别 (2)果蝇单因子遗传实验 (3)果蝇伴性遗传实验 (4)果蝇双因子遗传实验 (5)基因的连锁与交换 (6)果蝇的三点测交实验和
基因定位
果蝇饲养及性状观察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 教学中心
一、相关理论知识 二、目的要求 三、实验原理 四、试剂与器材 五、实验步骤 六、实验结果 七、注意事项 八、思考题
相关理论知识(1)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2n=8)
中文名:黑腹果蝇 果蝇的优点: 1、生活史短,20-25℃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需
12-15天。 2、繁殖率高,一对果蝇可产卵400-500只。 3、饲养方便。 4、突变率高。 5、形态容易辨认。
相关理论知识(2)
果蝇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果蝇 科、果蝇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