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剂学复习题和答案(三)

药剂学复习题和答案(三)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第十三章粉体学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几何学粒子径()A.定方向径;B. 三轴径;C.比表面积等价径; D. 体积等价径。

2.下列关于药物吸湿性的说法有误的是()A.水不溶性药物的混合物的吸湿性具有加和性;B. 根据E1der 假说,水溶性药物混合物的CRH约等于各成分CRH的乘积,而与各成分的量无关;C. 一般药物的CRH越大,药物越易吸湿;D. 药物应贮存在湿度低于其CHR的环境下,以防吸湿。

3.粉体的密度可分根据所指的体积不同分为真密度、颗粒密度、松密度和振实密度等,这几种密度的大小顺序为()A.真密度≥颗粒密度>振实密度≥松密度 B. 真密度≥振实密度>颗粒密度≥松密度C. 真密度≥颗粒密度>松密度≥振实密度D. 真密度≥松密度≥颗粒密度>振实密度4. 下列关于休止角的正确表述为()A、休止角越大,无聊的流动性越好B、休止角大于300,物料的流动性好C、休止角小于 300,物料的流动性好D、粒径大的物料休止角大E、粒子表面粗糙的物料休止角小5. 关于粉体润湿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粉体的润湿性与颗粒剂的崩解无关B、粉体的润湿性由接触角表示C、粉体的润湿性由休止角表示D、接触角小,粉体的润湿性差E、休止角小,粉体的润湿性差6.CRH为评价散剂下列哪项性质的指标()A、流动性B、吸湿性C、粘着性D、风化性E、聚集性7.当药物粉末本身(结晶水或吸附水)所产生的饱和蒸气压低于环境中水蒸气分压时产生()A、风化B、水解C、吸湿D、降解E、异构化8.将CRH为78%的水杨酸钠50g与CRH为88%的苯甲酸30g混合,其混合物的CRH为()A、69%B、73%C、80%D、83%E、85%9.在相对湿度为56%时,水不溶性药物的A与B的吸湿量分别为3g 和2g,A与B混合后,若不发生反应,则混合物的吸湿量为()A、8g B、6g C、5g D、2.8g E、1.5g10.粉体的基本性质不包括()A.粉体的粒度与粒度分布B.粉体的比表面积C.粉体的重量D.粉体的密度E.粉体的润湿性11.关于粉体比表面积的叙述错误的是()A.比表面积可以表征粉体粒子的粗细B.比表面积可以表征粉体的吸附能力C.粒子的表面积包括粒子的外表面积和内部的表面积D.粒子越小,粉体的比表面积越小E.测定比表面积的方法有气体吸附法12.关于粉体流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粉体的流动性可用单一的指标来表示B.休止角是衡量粉体流动性的一个指标C.休止角越大,流动性越好D.粉体粒度越小,流动性越好E.粉体含水量越低,流动性越好13、休止角θ表示粉体的流动性时,一般认为满足生产流动性的需要,θ应为()A.θ≤60°B.θ≤50°C.θ≤40°D.θ≤30°E.θ≤20°14、包括粉体本身孔隙和粒子间空隙在内的体积计算的密度为()A.真密度B.松密度C.全空隙密度D.粒密度E.高压密度15、关于粉体的流动性叙述正确的是()A.粉体休止角越小,流动性越差B.粉体流出速度越大, 流动性越好C.粉体粒径越小, 流动性越好D.添加细粉可以改善粉体流动性,所以必须大量添加细粉E.适当增加粒径可增加粒子表面自己能,改善粉体的流动性16、根据stock’s方程计算的粒径称为()A.有效径B.径向径C.筛分径D.等价径E.体积等价径17、粉体质量除以不包括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求得的密度是()A.松密度B.堆密度C.真密度D.粒密度E.高压密度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粉体的粒度与药物的吸收关系密切B.粉体的力度越小越好,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提高疗效C.稳定性差的药物,粒度小易加快分解D.对于吸收不受溶解速率影响的药物,力度大小无关重要E.可以通过控制粒子的大小达到缓慢释放药物,延长药效的目的19、采用气体吸附法可测定()A、粉体松密度B、粉体孔隙率C、粉体比表面积D、粉体休止角E、粉体粒4、采用哪种方法可测定粉体比表面积A、沉降法B、筛分法C、显微镜法D、库尔特记数法E、气体吸附法20、有关散剂的概念正确叙述是()A、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B、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C、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只能外用D 、 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只能内服E 、 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二、配伍选择题[1-2]A.松密度B.堆密度C.真密度D.粒密度E.密度1、粉体质量易除以以下不包括颗粒内外孔隙的体积 ( )2、粉体质量易除以以下包括颗粒内外孔隙的体积 ( )[3-6]A.Washburn 公式B.Yong ’sC.stock ’s 方程D.置换价E.堆密度3、t hg D •=-)(18ρρη( )4、t h Cos t ⋅=⋅ηθγγ22 ( )5、θγγγCos s s += ( )6、)]([W M G Wf --= ( )[7-10] 计算接触角的公式t h Cos t ⋅=⋅ηθγγ22中A.hB.tC.γ1D.ηE.r7、时间液体上升的高度 ( )8、液体的表面张力 ( )9、液体的黏度()10、粉体层内毛细管半径()三、多项选择题1、粒子大小的常用表示方法有()A.有效径B.径向径C.筛分径D.等价径E.体积等价径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临界相对湿度(CRH)是水溶性药物的固有特征B.水溶性药物混合后,其吸湿性具有加和性C.水不溶性药物的吸湿性随温度变化缓慢,且无临界点D.水不溶性药物混合后,其吸湿性具有加和性E.水溶性药物和水不溶性药物的吸湿性基本一致3、影响混合效果的因素包括()A.组分的比例B.组分的密度C.组分的理化性质D.组分的吸湿性与带电性E.含可形成低共熔物的组分4、粉体的粒子大小是粉体最基本的性质,其对粉体的哪些性质有显著影响()A.溶解性B.可压性C.密度D.稳定性E.流动性5、下列关于粉体空隙率叙述正确的是()A.粉体层中空隙所占的比率B.分为粉体内空隙率、粉体间空隙率、总空隙率C.测定方法有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D.空隙率是粉体的性质之一E.以上说法均正确6、关于休止角的叙述正确的是()A.休止角是粉体的一个物理常数B.休止角可以用来评价粉体的流动性C.休止角越小,摩擦力越小,流动性越好D.休止角的测定方法有倾斜角法、排出法、注入法E.以上说法均正确7、下列关于临界相对湿度(CRH)叙述正确的是()A.CRH是水溶性药物的固有特征B.CRH是水不溶性药物的固有特征C.CRH的测定通常采用粉末吸湿法或饱和溶液法D.水溶性药物的混合物的CRH具有加和性E.水不溶性药物的混合物的CRH具有加和性8、粉碎方程根据物料粉碎时的状态、组成、环境条件、分散方法等不同可以分为()A.干法粉碎B.湿法粉碎C.单独粉碎D.混合粉碎E.流能粉碎9、下列药物中具有临界相对湿度的有()A.酒石酸B.白陶土C.淀粉D.枸橼酸E.尿素10.影响微粉流动性的因素有()A 、粒子的大小B 、粒子的形态C 、粒度范围D 、粒子的表面摩擦力E 、粒子的含水量11.粉体学研究的内容包括()A、表面性质B、力学性质C、电学性质D、微生物学性质E、以上都对12.表示物料流动性的方法有()A、休止角B、接触角C、流出速度D、内摩擦系数E、皱度系数13.下列关于药品筛的正确叙述是()A、药品筛分为药典标准筛和工业筛B、药典标准筛的规格以“号”表示,目数越大,筛的孔径越小。

C、工业筛的规格以“目数”表示,目数越大,筛的孔径越小D、药品筛分为模压筛和编制筛E、工业筛的目数越大,对应药典标准筛的筛号越小14.药物的过筛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A、药粉的运动方式和速度B、药粉的水分含量C、过筛设备的类型及构造D、筛孔的大小及形状E、震动强度和频率15.关于散剂的吸湿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固体表面吸附水气分子的现象称为吸湿,药物的吸湿性决定其在恒温下的吸湿平衡B、水溶性药物迅速增加吸湿量时的相对湿度为临界相对湿度C、两种药物混合后,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符合Elder假说D、由不溶性药物组成且互不发生作用的混合物,其吸湿性具有加和性E、水溶性药物的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值比单一物料时的临界相对湿度值为低四、名词解释1.筛分径2.颗粒密度3.松密度4.粉体学5.有效径6.粒度分布7.临界相对湿度8.压缩性9.成形性10.粘附性11.凝聚性答案及注解一、单项选择题三、多项选择题1. 筛分径:sieving diameter,又称细孔通过相当径。

当粒子通过粗筛网且被截留在细筛网时,粗细筛孔直径的算术或几何平均值称为筛分径,记作D A。

2. 颗粒密度:granule density,是指粉体质量除以包括开口细孔与封闭细孔在内的颗粒体积V g所求得的密度。

3. 松密度:bulk density,是指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的体积V求得的密度,亦称堆密度。

4. 粉体学:micromeritics,是研究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5. 有效径:effect diameter,粒径相当于在液相中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球形颗粒的直径(settling velocity diameter)。

6. 粒度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表示不同粒径的粒子群在粉体中所分布的情况,反映粒子大小的均匀程度。

7. 临界相对湿度: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 (CRH),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几乎不吸湿,而当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一般把这个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CRH是水溶性药物的特征参数。

8. 压缩性:compressibility,表示粉体在压力下体积减少的能力。

9.成形性:compactibility,表示物料紧密结合成一定形状的能力。

10.粘附性:adhesion,系指不同分子间产生的引力,如粉体的粒子与器壁间的粘附。

11.凝聚性:cohesion,或称粘着性,系指同分子间产生的引力,如粒子与粒子间发生粘附而形成聚集体。

第十四章流变学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流变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牛顿流动的流体在层流条件下的剪切应力S与剪切速度D成正比;B.塑性流动的流动曲线经过原点;C.假塑性流动的流体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大而粘度增大;D.胀性流动曲线显示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大其粘性也随之减小。

2.下列关于絮凝度的错误表述为()A、絮凝度是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的重要参数,以β表示B、β值越小,絮凝效果越好C、β值越大,絮凝效果越好D、用絮凝度可评价絮凝剂的絮凝效果E、用絮凝度预测混悬剂的稳定性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正确表述为()A、在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可使ζ电位适当降低,称电解质为反絮凝剂B、ζ电位在20~25mV时混悬剂恰好产生絮凝C、同一电解质因用量不同,在混悬剂中可以起絮凝作用或反絮凝作用D、絮凝剂离子的化合价与浓度对混悬剂的絮凝无影响E、枸橼酸盐、酒石酸盐可作絮凝剂使用三.名词解释1.剪切应力2.牛顿流体3.屈服值4.触变性5.应力缓和6.蠕变性答案及注解一、单项选择题1.剪切应力:shearing force,在流速不太快时可以将流动着的液体视为互相平行移动的液层,叫层流,使各液层间产生相对运动的外力叫剪切力,在单位液层面积(A)上所需施加的这种力称为剪切应力,简称剪切力(),单位为N·m-2,以S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