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道路工程基本知识
(二)路面 路面直接承受行车的作用。路面的 使用要求指标是: 1.平整度 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变速率,应 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 变形能力。
2.承载能力 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 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 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3.温度稳定性 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 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常用的沥青类路面可分为沥青混凝土、热拌 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四种类 型。各类路面的特点和适应范围是:
(1)沥青混凝土面层 其强度是按嵌挤密实原则构成的。采用优质沥青,
它是沥青路面中对稠度要求高,也是取粘稠的。另外 采用相当数量的矿粉是沥青混凝土的一显著特点。 较 高的粘结力使路面具有甚高的强度,可以承受比较繁 重的车辆交通。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允许拉应变值较 小,会产业规则横向裂缝,因而要求坚强的基层。对 高温稳定性与低温稳定性均有要求。 较小的空隙率使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透水性小,水稳性好,耐久性高, 有较大的抵抗自然因素的能力,使用年限达15-20年以 上。 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于高速公路及一、二级公路 面层。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常用厚度和适宜层位见表
面层类别 骨料最大粒径 常用厚度适
宜层位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26.5
19
16 13.2 9.5
60~80 二或三层式面层的下面层
40~60 三层式面层的中面层或二层式的下面层
40~60
二或三层式面层的上面层
25~40 二或三层式面层的上面层
2、主干路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 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要骨架,以 交通功能为主。
3、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
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 务功能,配合主干路组成道路网。
4、支路为次干路联系各居住小区
的连接线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直 接与两侧建筑物出入口相接,以服务 功能为主。
二、城市道路分级 为了使道路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 节约投资及土地,有关规范规定:除 快速路外的各类道路根据城市规模、 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又分为I、Ⅱ、Ⅲ 级。一般情况下大城市应采用各类指 标中的I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 标准,小城市采用Ⅲ级标准。
2、刚性路面: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 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呈现出较大的刚性, 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刚性路面主要代表 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第二章 城市道路的结构组成
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刚性路面和柔 性路面两大类,前者以水泥混凝土 路面为代表,后者以各种形式的沥 青路面为代表。
一、路基与路面的性能要求 城市道路由路基和路面构成。 (一) 路基 对路基性能要求的主要指标有:
到的漂移、水雾、溅水、眩光等问题。
二、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结构组成 (一)路基 路基的断面型式有:路堤;路堑;半填半挖 路基。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 基、土石路基三种。 (二)路面 绝大部分路面的结构是多层次的;按使用要 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 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 的材料分别铺设垫层、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4.抗滑能力 路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耐磨,具有较 大的摩擦系数和较强的抗滑能力。路面抗滑能 力强,可缩短汽车的制动距离,降低发生交通 安全事故的频率。 5.透水性 路面应具有不透水性,以防止水分渗入道路 结构层和土基,致使路面的使用功能丧失。 6.噪声量 城市区域应尽量使用低噪声路面。
排水沥青路面表面层采用了一种具有 较大空隙率的沥青混凝土。雨水通过表面 层中的孔隙,汇集至设置于车行道边缘的 排水系统。这种路面可避免雨天雨水在路 表形成漫流,大大消除雨天车辆行驶时遇
15~20
1.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磨耗层(上层);
4.75
10~20
2.沥青碎石等面层的封层和磨耗层
自行车道与人行道的面层
(2)热拌沥青碎石 热拌沥青碎石:高温稳定性好,路面不易产 生波浪,冬季不易产生冻缩裂缝,行车荷载作 用下裂缝少; 路面较易保持粗糙,有利于高速 行车; 对石料级配和沥青规格要求较宽,材料 组成设计比较容易满足要求; 沥青用量少,且 不用矿粉,造价低。 热拌沥青碎石适宜用于一 般公路,不宜用于高等级公路。中粒式、粗粒 式沥青碎石宜用作沥青混体稳定性 必须保证路基在不利的环境(地质、 水文或气候)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整体稳 定性,以发挥路基在道路结构中的强 力承载作用。
2.变形量 路基及其下承的地基,在自重和车 辆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促使路面 过早破坏并影响汽车行驶舒适性。必 须尽量控制路基、地基的变形量,才 能给路面以坚实的支承。
1.面层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承 受行车荷载引起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 作用,同时又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 影响。因此面层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 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 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面层可由一层 或数层组成,高等级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 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
三、城市道路路面分类
㈠按结构强度分类 1、高级路面:路面强度高、刚度大、
稳定性好是高级路面的特点。适用于城市 快速路、主干路。
2、次高级路面:路面强度、刚度、稳
定性、使用寿命、车辆行驶速度、适应交 通量等均低于高级路面。城市次干路、支 路可采用。
城市道路分类、路面等级和面层材料表
城市道路分类 路面等级 面层材料 使用年限(年)
城镇道路工程
基本知识
应城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 2010-07-16
第一章 城市道路的分类与分级
一、城市道路分类 我国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的规定,按城市道路的地位、交 通功能、服务功能,将其分为四类,即快 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
1、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
是解决城市大容量、长距离、快交通 的主要道路。
快速路、主干路 高级路面 水泥混凝土
30
沥青混凝土
沥青碎石
15
天然石材
次干路、支路 次高级路面 沥青贯人式碎石 12
沥青表面处治
8
二、按力学特性分类
1、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 抗弯强度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累积变形,它 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柔性路面 主要代表是各种沥青类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