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 文言知识整理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同一类人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 空,徒然 徒 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而安陵以五十之地存者,徒以有 仅仅 先生业。《唐雎不辱使命》 表并列 去今之墓而葬焉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表目的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表承接 而 缙绅而不易其志者 表转折 缇骑按剑而前 表修饰 其疾病而死 表因果
7、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记:名词用作动词,作记。 8 、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形容词用于名词,远近的人; 远近的百姓。 9、 抶而仆之 仆:动词使动用法,使……倒下
10、 安能屈豪杰之流
屈: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
10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哀,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哀惜。
11 不复敢有诛治 诛治:动词用作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12 激昂大义 激昂:形容词用作动词,激动振奋。 13 荣于身后 荣:名词使动用法,使……得到荣誉。 14 尽其天年。 尽:副词用作动词,享尽。
斯固百世之遇也。
老于户牖之下 人皆得以隶使之 豪杰之流 志士之悲哉 代词
匹夫之有重 于社稷也。 取独
那 的
哀斯墓之徒其石也而为之记 取独;代“墓碑”
本节作业
一、文 言 虚 词 〔之〕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事、物。代人多是第三 (他们,代五人,宾语) 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 (他,代周顺昌,宾语) 兼语,不作主语。例: 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他,代缇骑,宾语) (它,代五人之脰,宾语)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它,代石碑,介词宾语)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用在被提前的 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钩党之捕遍于天下(“钩党之捕”就是 “捕钩党”)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 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 起调节音节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由是观之(用在动词“观”后,起调节 音节作用。) 3动词。可译为“去”、“往”、“到……去”。 例: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所 之,去的地方)
2.用作助词。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 中心词(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 译。 例: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立石于其墓之门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则今之高爵显位
( 二)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 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 用。译时可省去。 例:1、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周公被逮”是主谓短语, 作“当”的宾语) 2、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五人死”是主谓短 语,作全句主语) 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周公被逮” 是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谓语是“在”。“周公被逮 在……望”又是主谓短语作“记”的宾语。) 4、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吾郡发愤 一击”是主谓短语作介词“以”的宾语) 5、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圣人出”是主谓短语,作 “待”的宾语) 6、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匹夫有重 于社稷”是主谓短语,作“明”的宾语。)
•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私人: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 人。 • 3、按诛五人 •按:查究。今常用义为:压住,依 靠等。
4 颜色不少变 颜色:面貌、容貌、脸色。今指由 物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 的印象。 5 视五人之死 视:比较。今看。 6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头颅,脑袋。今某些集团领导人 7吴之民方痛心焉
二、翻译:①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
伸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译:我们社中一些品德高尚的人,为他 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 士之悲哉?
译:又怎能使豪杰之流为之倾倒,在 墓门前扼腕叹息,抒发其志士的悲叹呢? ③亦以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也借以说明生死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 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之中 夫十有一月
“有”同“又”。
2、敛赀财以送其行 “赀”同“资”,资财,钱财。读zī
3、颜色不少变。
“少”通“稍”
3、亦曷故哉 “曷”通“何”
古今异义 •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行为”是“行”和“为”两个词的连用。 行:品行,名词;为,成为,动词。今义 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以旌其所为 以大中丞抚吴 厉声以呵 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被 向 在 对
表目的 表目的 凭借 表修饰 表因果 拿,把 因为
以
由是观之
助词 的 动,到,往 明死生之大 的 的
则今之高爵显位
佯狂不知所之也 视五人之死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之
凡四方之士
介词结构后置句
1、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2、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 忠义暴于朝廷 4、 荣于身后 5、 不能容于远近 6 、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7、 忠丞匿于溷藩以免 8、 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9、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判断句
1、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2、斯固百世之遇也。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 于义而死焉者也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5、故今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6、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程度副词 很 学不可以已 停止 完毕 动词 已而 然后 连词 已 始为篱,已为墙 日过午已昏 已经 副词 可以已大风 治疗
1、而又有剪发杜门
表并列
而
2、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 表并列 3、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表承接
于
激于义而死\容于远近 请于当道\请于朝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有重于社稷
5亦以
明死生之大 (之)
整治,治理。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登自东除。《二京赋》张衡 台阶。 除 诛乱除害。 《史记》 清除,去掉。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 拜官,任命 路军马。《〈指南路〉后序》 授职。
买五人之脰而之,卒于尸合。 终于 (《五人墓碑记》)
卒
项燕为楚,数有功,爱士卒, 士兵 楚人怜之。(《陈涉世家》) 死 卒于二年 卒岁穷年 结束,终了
痛心:痛恨;今极端伤心
• 1、人皆得以隶养之
隶,名词作状语,当作 奴隶那样。
•4、为之声义 •声:名词用作动词,伸张 •5、缇骑按剑而前 •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6、是时大中丞抚吴者 为魏之私人 •抚:用作动词,出任巡抚。
• 2、去今墓而葬之
墓:名词用作动词, 修墓。
• 3、其疾病而死
疾病:名词用作动词 生病。
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被正义所激发 2、不能容于远近 被远近人的收留 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以“被”表被动 4、 激昂(于)大义 被大义所激励 5、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被动句
宾语前置
1、 谁为哀者
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之”字提
省略句
1 断头置 城上(于) 2 投缳 道路 (于) 3激昂 大义 (于) 4 扼腕 墓道 (于)
有贤士大大夫发五十金。 拿出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头发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抒发 发其志士之悲哉! 发射,射出 见发矢十其中八九。 起,起用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征发,派遣 (《陈涉世家》) 怀怒不发,休祲降于天。 发作,爆发 (《唐雎不辱使命》)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显现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