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动给水泵的运行及常见故障处理

电动给水泵的运行及常见故障处理


单泵 最 小流 量
135.6 0.55 165 165 ~ 1448 68%
4.5
2985 14.74 1064
≤ 0.05
4.1.2. 电动给水泵的联锁及保护: 4.1.2.1. 电动给水泵保护联锁跳闸条件:
电动给水泵在运行状态下,若出现下列条件之一,则联锁跳闸本泵且首出指示: a. 除氧器水位低 II,延时 2 秒。 b. 润滑油压低 II 值(≤0.08MPa), c. 电泵运行时,电泵入口流量小于 120t/h,且再循环门关闭,延时 20 秒。 d. 电泵电机轴承温度>90℃,延时 2 秒。 e. 电动给水泵吸入端径向轴承温度>90℃,延时 2 秒。 f. 电动给水泵吐出端径向轴承温度>90℃,延时 2 秒。 g. 电动给水泵推力轴承温度 1>95℃,延时 2 秒。 h. 电动给水泵推力轴承温度 2>95℃,延时 2 秒。
无泄漏。 4.1.6.正常维护数据 :
项目
单位 正常值 报警值
停泵值
额定转速
rpm 2985
润滑油压
MPa 0.15 ~ <0.12
<0.08
0.25
油箱油位
mm 2/3
泵出口压力
MPa 12.55
润滑油过滤器压差
MPa
<0.05
各轴承振动
MPa <0.06
≥0.06
电机进风温度
mm <50
50
给水泵进出口滤网前后压 ℃ <0.03
4.1.8.2. 电泵润滑油压力低 原因:
a. 润滑油压力油管漏油。 b. 电泵润滑油泵工作失常。 c. 油滤网堵塞。 d. 润滑油箱油位下降。 e. 润滑油温度异常升高。 f. 润滑油过压阀动作失常。 处理: a. 若润滑油压力下降至 0.12MPa 左右,注意备用油泵联锁启动,联锁不成 功立即手动启动。 b. 若润滑油压力下降至 0.08MPa,保护动作停泵,保护不动作立即手动停 泵。 c. 油滤网压差大于 0.05MPa,立即切换备用油滤网运行。 d. 电泵润滑油压力下降时,应检查轴承温度和油流等情况。 4.1.8.3. 电泵润滑油温度高 处理: a. 检查润滑油冷油器运行情况,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b. 任何轴承回油温度升高 3~5℃,应检查、分析原因。 c. 当轴承回油温度升高至 75℃,应降低电泵转速,并检查润滑油冷油器,分析
e. 给水泵两端密封冒出白色湿汽。 原因:
a. 除氧器压力突降或水位太低。 b. 电动给水泵入口滤网堵塞。 c. 给水泵进水流量突然增加,使除氧器压力突降。 d. 系统阀门误操作,电动给水泵进口门误关开且跳闸保护未动作。 e. 给水流量小于 120t/h,最小流量阀未开且跳闸保护未动作,水泵长时间
4.1.5.1. 按时检查电动给水泵组各表计指示正确。 4.1.5.2. 检查泵组各轴承振动、冷却水、密封水温度及轴承回油温度应正常,
且畅通。 4.1.5.3. 润滑油箱油位、油质、油流正常。 4.1.5.4. 除氧器水位、压力正常,给水泵无汽化、无冲击现象。 4.1.5.5. 泵组冷却水系统、机械密封系统、密封水系统、油系统及给水管道
d. 开足给水泵再循环调整门。 e. 调整除氧器压力、水位在正常范围内,水位低时禁止大量补冷水,以防压
力突降。 f. 检查给水泵入口滤网前后压差大于 0.05MPa 时应联系清理。
量和压力稳定。随着电动给水泵流量的降低,当出口给水流量小于 165t
/h 时,注意检查电动给水泵最小流量阀应自动开启,否则否则手动开启。
4.1.7.2. 停电动给水泵,检查电流到“零”。泵组停转后,润滑油泵应继续供
油 0.5 小时以上。
4.1.7.3. 检查电动给水泵出口门联关,否则手动关闭。
4.1.7.4. 确认转速到零,完全静止,记录惰走时间。
e. 电泵投入联锁 4.1.2.4. 最小流量再循环阀的联动: a. 自动开 1) 入口流量小于 165t/h,延时 2 秒。 2) 电泵停运。 3) 电泵运行且出口门关。 b. 自动关 电泵出口门已开且入口流量大于 275t/h,延时 2 秒。 c. 电泵再循环门关允许:
电泵出口门开且入口流量大于 275t/h。
c. 调整润滑油出口油温正常。
d. 检查确认电动给水泵入口门开启,电泵出口门及中间抽头门已开。并确认最
小流量阀开启。
4.1.8. 电泵的事故处理: 4.1.8.1.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紧急停泵:
a. 泵组发生强烈振动,轴承振动≥0.07mm. b. 电泵电机电流超限又无法降低时或给水泵、电机有明显的金属摩擦声,电机
电流增大并超过 5%额定电流。 c. 电泵组任何一道轴承金属温度或回油温度超限,或轴承断油冒烟或着火。 d. 油系统着火不能及时扑灭,严重威胁泵组安全运行。 e. 给水管道破裂无法隔离时。 f. 给水泵发生严重汽化时。 g. 保护定值超限而保护未动作时。 h. 电动机冒烟、冒火。 i. 厂用电失去。
≥0.05
≥0.07

电泵密封水温度
℃ <85
85
润滑油冷油器入口油温 ℃
润滑油冷油器出口温度 ℃ <65
65
70
电泵轴承及推力轴承温度 ℃ <80
80
90
电泵电机轴承温度
℃ <75/80 75/80
电泵电机定子线圈温度 ℃ <80
120
4.1.7. 电动给水泵的停止:
4.1.7.1. 将电泵负荷转移至汽泵,并确认汽泵中间抽头门开启,保持给水流
电动给水泵的运行及常见故障处理 4.1.1. 设备规范: 电动给水泵设备规范:
运行工况
项目
单位
额定 (保证效率点)
设计 流量
单泵最 大流量
泵型号 进水温度 进水压力 进水流量 出水流量
℃ MPa(g)
m3/h m3/h
135.6 0.55 600 600
600QDSBII-J
135.6
135.6
0.55
认能转动自如动静部分无卡涩 4.1.3.6. 确认电动机绝缘合格、电动机已单转试运行正常,转动方向正确,
重新恢复各靠背轮,并装好保护罩。 4.1.3.7. 启动稀油站润滑油泵,检查运行情况良好,油系统无漏油现象,各
轴承回油畅通,润滑油滤网后母管压力在 0.15MPa 以上,油温 35~40℃, 润滑油泵及润滑油滤网一组投运,一组备用。 4.1.3.8. 确认除氧器水位正常、水质合格,除氧器水箱水温已加热到锅炉上 水所需温度。 4.1.3.9. 开启电泵入口门,系统充水,泵体放空气及出口门前放空气门见水 后关闭。 4.1.3.10. 投入电泵各处冷却、密封水系统,并检查冷却水进、回水正常、无 泄漏。检查最小流量阀在开启位置。 4.1.4. 电动给水泵的启动: 4.1.4.1. 关闭电泵泵体放水门。 4.1.4.2. 电泵注水、放气 a. 开启泵及给水管路系统的放气门,缓慢打开电动给水泵进水门至一定开度, 从除氧器给水箱注水到电泵出口门,放去管路内气体,直到没有空气逸出, 关闭所有放气门。注意在注水放气期间,除氧器给水箱水位保持正常。 b. 注意注水时,应连续几次给机械密封水回路排气,检查给水管路无泄漏。 c. 开足电动给水泵进水门,检查入口压力应高于 0.55MPA。 d. 打开电泵暖泵截门、电动门(核对暖泵操作)。(我厂技术协议上电泵不须 暖泵) 4.1.4.3. 顺控或手动启动电动给水泵,记录电流返回时间,待转速稳定后, 检查给水泵电流,润滑油箱油位是否正常,若油箱油位低应及时补油。 4.1.4.4. 检查电泵出口门联开。 4.1.4.5. 检查电泵电流在正常范围内,泵组声音、振动正常。 4.1.4.6. 润滑油压大于 0.25 MPa,辅助油泵应自动停止,否则手动停止辅助 油泵,检查润滑油压力在 0.12~0.2MPa。 4.1.4.7. 检查轴承温度,密封水温及电机线圈温度,润滑油温度在正常范围 内。 4.1.4.8. 根据炉侧需要改变上水调门开度,根据需要投入锅炉给水自动控制。 4.1.4.9. 当泵出口流量小于 165t/h 时,最小流量阀应自动开启,流量达到≥ 275t/h 时,最小流量阀应自动关闭,注意给水流量的波动。 4.1.4.10. 投入给水 AVT(加氨、联氨)运行方式;当机组负荷超过 30%B-MCR 时切换至 CWT(加氨、氧)运行方式;停机过程中机组负荷低于 30%B-MCR 时切换至 AVT 运行方式。联系化学开启电泵进口加药门 4.1.4.11. 根据需要,开启电泵中间抽头门。 4.1.4.12. 若汽泵在停运状态,电泵启动后应注意监视汽泵前置泵入口压力正 常,防止汽泵前置泵超压。 4.1.5. 电动给水泵的正常运行维护:
注:电泵电机绕组温度及轴瓦震动做报警不做跳闸。
4.1.2.2. 电泵启动允许条件: a. 润滑油压合适(大于 0.12MPa) b. 电动给水泵出口门关;或电动给水泵出口门开,且本泵联锁投入。 c. 电动给水泵再循环门开,再循环阀开(确认是哪个阀门进入联锁)。 d. 除氧器水位不低。 e. 润滑油冷却器出口油温≥30℃。 f. 电动给水泵入口门开。 g. 电动给水泵无跳闸条件 4.1.2.3. 电泵联锁有效条件 a. 电泵出口门已开。 b. 电泵入口门已开。 c. 电泵再循环门已开(确认是哪个阀门进入联锁)。 d. 电泵启动允许条件满足。
原因进行处理。 d. 润滑油冷油器进油温度升高至 80℃,保护动作停泵,保护不动作立即手动停
泵。 e. 给水泵轴承温度升高至 90℃,保护动作停泵,保护不动作立即手动停泵。
4.1.8.4. 电泵汽化: 现象:
a. 电动给水泵电流下降且摆动。 b. 电泵出口压力下降且摆动。 c. 给水流量下降且摆动。 d. 水泵内有噪音及水击声,泵组振动大。
4.1.7.5. 当润滑油冷却器出口油温低于 35℃,节流冷油器冷却水。
4.1.7.6. 电泵停运后应检查各部冷却水、润滑油温、油压正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