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山西省2018年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一、研修主题
家园合力,让游戏更加自主
二、目标定位
聆听幼教同行的教育故事,从一日活动的带班点滴中,发现“繁杂”琐事中的“不平凡”,体会“平凡”小事中的“大爱”。
分享幼儿教师的成长经验,感受幼教工作的幸福快乐,促进“职业”走向“专业”。
观看游戏活动案例,分析游戏中教师和幼儿的角色,掌握游戏观察、评价与组织的方法,反思自身行为,把“游戏自主”的理念落到实处,提高教师的游戏支持水平,参与一次“我的游戏我做主”的研讨活动。
了解家园共育内涵,积累共育知识,掌握与家长沟通技巧,破解沟通难题,学会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达到家长、学校教育目标一致,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三、培训对象
全省幼儿园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网络研修等相关项目的教师除外)。
四、研修内容
结合三年总体设计,2018年学员继续完成72学时研修内容,包括线上网络研修50学时,园本研修22学时。
网络研修(50学时)内容设计如下:
网络研修(22学时):
由各幼儿园根据实际安排。
五、研修方式
1.组班模式
按地市区县组班建坊,原则上200人组建一个教师工作坊,每个工作坊配备1名工作坊坊主(辅导教师)。
坊主为区域教研员或骨干教师,主要负责本坊学员的学习管理,相关领域研修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并向区域管理员汇报。
2.各角色职责
(1)区县管理员工作职责
A.建章立制。
制订本区县项目实施方案。
结合本区县实际与项目要求,制定组织管理、考核激励等制度和办法。
B.组建团队。
确定分坊指导团队负责人,建立教师工作坊。
支持并推动工作坊组织跨校主题研修或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现场活动。
C.督促学情。
参与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学情通报会,了解项目进展,督促学情,及时回答并解决相关问题。
D.培育典型。
提炼区县、幼儿园培训工作经验,推出样板幼儿园、样板教师工作坊,遴选并提炼优质生成性资源成果。
(2)网络班级辅导教师工作职责
A.制订计划。
参照项目实施方案,根据本坊的实际情况,结合幼儿教师日常工作,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研修指导方案与实施计划。
B.专业引领。
根据项目要求,结合研修工作实际,每年组织线上主题研修活动,促进学研用相结合,帮助学员把所学知识、技能与经验融入自己的工作实践与教育科研之中;有效激发参训学员的学习兴趣,活跃研修学习氛围,建立研修学习共同体,真正使参训学员在研修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归属感和影响力。
C.答疑解惑。
参与答疑活动,汇总学员问题;跟踪项目,及时给予解答学员问题;
批改本坊学员的自荐作业。
D.汇聚成果。
注重培训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组织坊的评课、竞赛、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等活动,做好成果提炼、推优与积淀工作;定期编写研修简报,包括一期工作坊研修计划、一期活动成果简报、一期研修总结。
六、考核评价
本年度学员考核成绩将依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的意见》进行学分认定,包括网络研修成绩考核、校本研修成绩考核、研修活动和线下授课四个部分,其中网络研修由平台成绩折算认定,校本研修由所在区县、学校根据校本研修情况自行认定,网络活动部分根据学员参与中国教师研修网大型研修活动评选结果进行认定。
1.网络研修
网络研修部分每5学时计1学分,本年度全员培训共计10学分。
学员具体所获学分根据其参与全员培训的考核成绩进行折算,考核成绩达60-69分计7学分,70-79分计8学分,80-89分计9学分,90分及以上计10学分。
成绩为60分以下者不计学分。
学员
学科坊主
2.园本研修
参加校本研修22学时,凭培训记录,由本地区、学校考核认定学分,培训5学时计1学分,最高4学分。
3.研修活动
参与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大型研修活动,根据获奖等级和参与活动次数进行折算,最高可得4学分(若参与大型活动多于4个,则取所获奖等级较高的前4个活动综合计分)。
4.线下授课
在培训过程中经项目组推荐在集中面授、线下研修等活动中承担讲座、学科指导或课程开发等相关任务,根据活动等级进行计分,省级及以上、市级、县(区)级分别计3、2、1学分,全年不超过6学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