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4-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论与实践
4-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论与实践
伴我考
伴我考
五、环境的内容及其创设
7、区域环境 区域活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区角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游戏, 它重在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受到了幼儿的普遍欢迎。 •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提供 多层次、多递进的操作的材料,以及选择广泛的内容,让幼 儿在这些材料中获取各种经验,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 • 。
伴我考
餐厅
娃娃家 伴我考
菜市场
阅读角
伴我考
墙面挂饰
彩绘墙 伴我考
医院
自然角 伴我考
环境创设的总体要求
•
• • • •
1、满足安全的要求
2、满足教育的要求 3、满足活动的要求 4、满足审美的要求 5、体现儿童化
•
6、体现个性化
伴我考
四、环境创设的原则
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2、适宜性原则
知识性
幼儿自主创作
四、环境创设的原则
3、幼儿参与的原则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
教师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使幼儿由单纯的欣赏者变成了计划者、 参与者,幼儿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意识到自己是环境的 主人。当幼儿有了这种意识,才能真正融入进去,真正展示自己。
四、环境创设的原则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不 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同时也 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相结 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
四、环境创设的原则
5、经济性原则 教师再环境过程中,可以请幼儿一起收集废旧物品,并引导幼儿 参与制作过程,为幼儿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既满足 幼儿活动需要,又塑造了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积 极性”。
伴我考
三、当前幼儿园布置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二)质疑的四个问题: 1、我们为幼儿提供的环境,真的满足了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了吗? 2、我们创设的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的有效性如何? 3、我们的物质环境是否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探索活动?
4、是否使幼儿与环境之间发生了积极的相互作用?
伴我考
幼儿园活动区域
伴我考
• 小班
• 大班
(2)墙饰在装饰美化的同时要成为幼儿展示自我的窗口
伴我考
• 教师把幼儿的作品巧妙地结合、利用,再用鲜艳的底色进行 衬托,使整个墙面显得活泼而和谐。
• 这样的墙面不仅具有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成为幼儿 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自我展示的窗口。 • 一切与幼儿的成果、和幼儿有关的东西最受家长的关注,当 你看到家长们饶有兴趣地看你布置的墙饰,你一定能从家长 的关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伴我考
• (3)墙面环境创设的动态化 • 动态化体现在墙面的创设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根据 幼儿兴趣需要布置墙饰,同时应随着季节的变化或是主题的 开展不断变化,还可以与季节变化、节日活动等幼儿身边熟 悉的事物、事件相结合,可以随时的变化、增减,可以是重 新布置,也可以是逐步地深入与丰富。
伴我考
伴我考
五、环境的内容及其创设
6、班级墙面创设 班级墙面创设是班级环境中最主要的,也是面积最大的一块内容,
我们每个班级的教师要让走进班级的人,从班级的墙面创设一眼
就能看出班级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看出教师的教学积累的能力
等,所以这是我们体现班级特色和教师特长的重要窗口。
• (1)创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环境 • 在色彩上应以色彩鲜艳的纯色为主,单纯的色泽容易与幼儿产生 共鸣、易于幼儿欣赏、借鉴、理解和表现 • 同时要考虑画面的整体美,采用较大浅色块支撑,可使画面既有 局部美的变化又有整体协调感,使环境更艺术化 • 在造型上,应以简洁为主要表现手法 • 在内容上,要为幼儿创设熟悉的、符合心理要求的环境。 • 墙面环境创设要注重年龄差异,以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需要。
幼儿园特色 ——民族风
五、环境的内容及其创设
2、过道 过道是幼儿、家长必经的地方, 在过道的布置上,特别要注意让 环境与幼儿对话,同时也要引导 家长参与,让过道环境与幼儿、 家长积极互动起来。
温馨提示: 在布置时要注意与周围大环境的协调,同时也要考虑让它成为 幼儿活动的新天地。 在布置过道环境时,教师要考虑到各种安全因素,在固定时应 选择使用安全图钉,并要经常性地进行检查,避免图钉松动和 跌落,在材料的选择上要选用没有硬的尖角及环保的物品,要 尽可能避免对幼儿造成的伤害。
五、环境的内容及其创设
幼儿园环境包括户外大环境和班级环境。 户外大环境包括园区外墙面、内墙面、走廊过道、角落、洗手间和 细节修补等这些元素,组成了给来访者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班级环境包括班级墙面、区域环境、心情墙、自然角、家园栏等。。
五、环境的内容及其创设
1、园区外墙面、内墙面 首先、园区外墙面、内墙面整体色调和风格要体验统一、美观,要 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 墙面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园区外墙面、内墙面在美观统一的基础上要充分体现幼儿园 的特色。 再次,园区外墙面、内墙面要充分体现其教育功能。。
3、幼儿参与的原则
4、开放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伴我考
四、环境创设的原则
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 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一致。
2.适宜性原则
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 方面的发展需要。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 即使同一年龄阶段幼儿,在兴趣、能力、学习方式方面都存在很 大差异,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还会随着其年龄增长而发展 变化,因此环境创设应适应幼儿的这种差异。
伴我考
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性
(三)环境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进行环境布置时,充分保证了每一位幼儿都能有拥有团体的归属感, 形成人际交流的氛围。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 做起: (1)空间的安排 空间没有区隔或区隔物太高,都会影响儿童的交流。 (2)材料的投放 “儿童的社会交往是以玩具材料为媒介联结的,玩具加强了这种交往关 系。”正是在以玩具为媒介的交往中,幼儿通过比较、验证、反省,不断 从与他人关系中认识自我。
(1)空间利用
区角数量的适宜性 区角分割、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区角内容的丰富性
(2)区角数量的适宜性
按照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确定学习与游戏融合的区角活动,具体 包括生活区、语言区、美工区、音乐表现区、科学区、建构区7个类别, 具体数量从托班到大班逐级递增。
伴我考
• 小班幼儿感知事物的经验少,动手能力较弱,多数幼儿不能单独活 动。因此,区角数量不宜设置太多,也不宜太复杂,应以幼儿喜闻 乐见的形式为主,如:“娃娃家”、“故事角”、“饲养角”等。 • 中班幼儿已有了感知事物的初步经验,基本能够独立进行区角活动, 角区数量要适当增加,以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认知兴趣,可增 设表演、美工、科学等内容的区角,如:“音乐厅”、“手工角” 和“科学角”等。 • 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动手操作和逻辑思维等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这时,既要大量增设活动区角,又要适当增加难度,如:在科学区 中增设“海底世界”、“宇宙探索”、“机械操作”等活动角;在 棋类区中增设军棋、象棋、五子棋等。
1、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本质是: “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
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经验和身心健全发展的全部教育性
活动”。 • • • 教育的三要素:学习者、教育环境和教育结果。 2、环境生成课程,课程主题来源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作用。 3、课程创设环境 。
伴我考
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性
(二)环境是最佳的“记录”之一 我们的学前学校的墙壁会说话,也有记录作用,利用墙壁的空间暂时 或永久地展示幼儿及成人的生活。”(马吉拉奇) 在瑞吉欧教师眼中,环境就像一个“会运动的生命体”,和幼儿的身 心发展一样,它也会随幼儿的心智变化而改变。这就要求幼儿能与环境材 料进行“对话”。 教师的做法是:幼儿园不能有一处无用的空间;减少无用的空间,尽可 能利用所有的空间资源,大到活动区域、草坪,小到门厅、拐角、 盥洗室 的镜子、水龙头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孩子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为激发 他潜力的资源。
伴我考
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性
(四)环境是“第三位老师” 首先,环境应具有教育的功能。 环境可以启发幼儿的智力,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可以让儿童潜移默化地得 到教育,同时在儿童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可获得认知的发展, 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环境还可以形成激励幼儿奋发向上的氛围。 其次,环境具有相关性。 它能把引起幼儿相互经验的各种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构筑新知识。 再次,环境还具有弹性。 它应根据幼儿的需要不断变化,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让幼儿与环境“对话”。
五、环境的内容及其创设
3、角落 角落是指一些相对狭窄、不太容易引人注意的地方。 在幼儿园里总是有很多的角角落落,而幼儿的天性是好奇的、 喜欢探索的、喜欢想象的、喜欢变化的。 幼儿天性的展现和释放是有前提的:先要有新颖和奥秘,才能 诱发幼儿的好奇;有刺激和空间,才能促进幼儿的想象。 布置时也应考虑到整体环境,做到既有趣又能和整体环境有机 结合,浑然一体。
伴我考
三、当前幼儿园布置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一)我们幼儿园环境存在的问题: 1、环境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装饰、展示和供参观检查者的观赏与评价上。 2、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很难得到充分而有效地实现。 3、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不能有效地引发、支持幼儿的各种 活动。 4、尤其是不能有效地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所谓活动区就是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 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的分区活动的场所。 幼儿园可设置的活动区有:社会活动区(娃娃家、医院、市场、马路等); 自然科学活动区(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观 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区;艺术活动区(音乐、美术);语言活动区 (阅读、故事表演等);建构操作区(拼、插、搭、小制作等);室外可 有玩沙区、玩水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