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油藏动态分析及效果评价指标总结
油藏动态分析及效果评价指标总结
➢ 耗水率为每采出单位体积的原油消耗的注水量; ➢ 物理意义为:注采比为1时的耗水率;
二、油田开发评价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
定义
➢ 注采井数比:开发单元中注入井开井数与生产井开井数之比; ➢ 注采比:开发单元注入水地下体积与采出液的地下体积之比; ➢ 注采井压差:注水井地层压力与生产井地层压力之差; ➢ 累计亏空量:注入量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量所占地下体积之差; ➢ 吨聚增油量:聚驱累计增油量与累计注入干粉量之比;
流
分
体
布
性
特
质
征
驱动能量
渗流特性
天 然 能 量
驱 动 类 型
润 湿 性
相 渗 曲 线
毛 管 压 力
驱 油 效 率
一、油藏分类 油藏分类
原油 性质 低粘油 <5 中粘油 <20 高粘油 <50 稠油 >50
凝析油
挥发油
高凝油
圈闭
构造 圈闭
地层 圈闭 水动力 圈闭
复合 圈闭
传 统 分 类 法
储集岩 岩性
一、油藏分类 二、油田开发评价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 三、油田生产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二、油田开发评价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
油田开发(多、快、好、省)
供
注
油
采
集
水
水
藏
油
输
子
子
子
子
与
系
系
系
系
处
统
统
统
统
理
系统整体 性指标
注水子系 统指标
采油子系 统指标
水水
物
能
井 驱 驱 水 地 质 注水 量
网控动驱质 指 井 指
水驱指数
5 4 3 2 1 0 2007/7/1
2009/6/21
2011/6/12 时间
2013/6/2
2015/5/24
定义
二、油田开发评价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 1.系统指标-地质储量
➢ (探明)在评价勘探完成后,根据地质和工程资料的分析,所估算的储存在已知油气藏中的原始含油气总量;
计算方法
2.注水指标
计算方法
二、油田开发评价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
2.注水指标
二、油田开发评价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复合驱吸水指数
2.注水指标
➢ 复合驱的化学体系含聚合物,聚合物具有黏弹性且降低渗透率,延长了压力恢复到平衡的时间,理论上测量静 压时关井时间应较水驱延长得更长,这样计算出真实的静压值,但实际生产上不允许关井太长时间,因而会出 现由于关井时间不够使水井静压偏高而油井静压偏低的情况;
4.注-采指标
计算方法
注采比:矿场统计法、物质平衡法…
二、油田开发评价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
定义
➢ 注水压差:注水井井底流压与静压的差值; ➢ 注水强度:单位有效厚度的日注水量; ➢ 注入倍数:注入地下的溶液体积占地质储量的倍数; ➢ 存水(聚)率:油田的注入量与产出量之差与注入量之比;
5.注-油指标
密制用指储 标
标
度程程 数量
度度
注
水
量
井 数 时 率
压 力
吸 水 指 数
物
能
质 生产 量
指井指
标
标
产 油 量
采 油 速 度
递 减 率
压 力
生 产 气 油 比
含 水 率
耗 水 指 数
注水-采油 子系统指
标
注 采 井 数 比
注 采 比
注 采 井 压 差
累 积 亏 空
注水-油藏 子系统指
标
油藏-采油 子系统指
0
-2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采出程度/%
二、油田开发评价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
定义
➢ 生产压差:静液面和动液面之差相对应的压力差; ➢ 采油(液)强度:单位油层有效厚度的日产油(液)量; ➢ 采油(液)指数:单位生产压差的油井日产油(液)量,它是表
示油井产能大小的重要参数; ➢ 采出程度:油田在某时间的累计采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 采收率:在一定的经济极限内,在现代工艺技术条件下,从油藏
计算方法
Wi
Qi N p Bo
Es
Qi Qw Qi
二、油田开发评价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 注入倍数与采出程度关系
5.注-采指标
注水开发油田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后:
采出程度,%
35
30
25
20
15
10
5
0
0
0.2
RaLgiW b
y = 21.393x + 12.065 y = 31.083x + 5.1456
砂岩
砾岩 碳酸 盐岩 泥岩 火山 碎屑岩
喷出岩
侵入岩
渗透性
高渗透 >500
中渗透 >50
低渗透 >10
特低渗 <10
油气水 产状 边水
底水
气顶
储集层 形态
层状
块状 不规则
状
储集空 间类型
孔隙型
裂缝型 双重 介质
地层压 力
正常 压力
异常 高压
异常 低压
原油 含气量 未饱和
饱和
过饱和
油藏 埋深
浅层 <1500
一、油藏分类
渤海构造油气藏类型
构造形成机制
油气藏代表
垂直应力
QHD32-6
挤压
BZ25-1S
拉张、挤压
QK17-2
拉张、沉积压实
QK18-1
压扭
JZ27-6
垂直应力
KL11-2
垂直应力、属重力构造
JZ21-1
拉张
BZ28-1
剪切
BZ34-1
发育构造单元 凸起、低凸起 凸起、主断裂下降盘 断层下降盘
陡坡带 走滑带 凹陷中部 凹陷 潜山 凹中隆、凸起倾没端
中深层 <2800
深层 <4000
超深层 >4000
润湿性 亲水型 亲油型
中性
天然驱 动能量
天然 水驱
气顶 驱动
溶解 气驱
弹性 驱动
重力 驱动
综合 驱动
变质岩
按孔隙度、储量、地层温度、地饱压差…
传统分类法+构造成因
油气藏名称 披覆构造 挤压构造 反转构造 滚动构造 牵引构造 底辟构造 沉积背斜
潜山 断鼻、断块
……
计算方法-储采比
二、油田开发评价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
6.采-油指标
Re—油田的最终采收率,%; Rs—稳产期采出程度,%; Ve—油田废弃时采油速度,%; Vi—油田稳产期末采油速度,%; Di—油田稳产期末的递减率,%
➢ 储采比小于10以后,稳产期结束后产量将以很快的速 度递减,初始递减率将大于14%;
气
油田地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油田生产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地层压力
➢ 反应地层能力大小,判断注采比合理性及天然能力利用情况; ➢ 通常地层压力不宜低于饱和压力,否则造成原油脱气,渗流阻力增大,产能下降; ➢ 地层压力大幅度降低造成具有压敏地层渗透率降低,直接影响产能。
1.油藏压力
饱和压力
三、油田生产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标
注 水 压 差
注 水 强 度
注 入 倍 数
存 水 率
采采
生 产 压 差
油 ( 液) 强
油 ( 液) 指
采 出 程 度
储 采 比
度数
定义
二、油田开发评价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 1.系统指标-井网密度
➢ 油田(或区块)单位面积已投入开发的总井数即为井网密度; 计算方法-技术井网密度
没有考虑开发的经济效益
生产压差
三、油田生产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1.油藏压力
➢ 油井静压与流压之差; ➢ 生产压差越大,油井产量越高; ➢ 过大的生产压差,否则会造成油井压力急剧下降,油层脱气,气油比上升,产油量下降,开采条件恶化;
真实的静压近似等于已测得的水井静压加上测得的油井 静压的和的一半;
摘自《三元复合驱吸水指数和产液指数计算方法》-赵长
定义
二、油田开发评价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 3.采油指标-采油速度
➢ 采油速度为每年实际产油量占地质储量或可采储量的百分数; ➢ 生产气油比为油田月产气量与月产油量的之比;
计算方法
定义
二、油田开发评价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 3.采油指标-剩余储量产油速度
➢ 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是指油田当年的核实年产油量除以上年末统计出的油田剩余可采储量的值;综合反映出 在目前的开发系统(井网、注水方式、注采强度等)控制下油田开发效果的好坏;
计算方法
定义
二、油田开发评价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
3.采油指标-递减率
➢ 单位时间内的产量递减分数; ➢ 综合递减率:老井在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 ➢ 自然递减率:老井在未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
计算方法
二、油田开发评价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
定义 ➢ 油田月产水量与月产液量的之比为含水率; ➢ 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时含水率的上升值为含水上升率;
0.4
0.6
0.8
注入倍数
二、油田开发评价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 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
5.注-采指标
存水率/%
其中:
100 80 60 40 20
ES
1 exp AS
DS
R Rm
6.689
DS LnR 0.186
5.854
AS 0.0476 LnR
Rm=10 Rm=15 Rm=20 Rm=25 Rm=30 Rm=35 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