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
第十五章 肝胆、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夏柯氏三联症:是胆总管结石继发感染的典型症状,即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2、墨菲征(Murphy 征):患者在检查时,医生往往叫患者平卧,医生站在患者右侧,左手拇指放在胆囊部位,即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接处(第9肋软骨尖),其余四指放在右胸前下方,叫患者做深呼吸动作,借肝脏下移之时,使发炎的胆囊与拇指接触后,患者如感觉疼痛加剧而突然屏气,即可诊断为墨菲氏征阳性.说明胆囊有急性炎症。
3、雷诺氏五联征:病人除具有急性胆管炎的Charcot 三联征表现外,还有血压降低和中枢神经抑制表现,称为Reynolds 五联征。
表现为突发性剑突下或右上腹胀痛或绞痛,继之寒战高热,伴恶心、呕吐。
二、选择题
A1/A2型题
1、对胆道手术术后T 型管的护理措施中说法错误的是:D
A 、预防感染
B 、妥善固定
C 、观察并记录胆汁的颜色、量和性状
D 、术后一周拔出
2、治疗胆绞痛时不单独使用吗啡的原因是:C
A 、避免成瘾
B 、采用止痛效果不好
C 、避免Oddi 括约肌痉挛加重病情、
D 、疼痛缓解后可使病情恶化
3、急性胆囊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C
A 、细菌性肝脓肿
B 、胆囊积脓
C 、胆囊坏疽穿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D 、并发急性胰腺炎
4、胆囊炎或胆石症患者疼痛发作时往往会放射到:B
A 、腹部
B 、右肩背部
C 、左肩部
D 、左季肋区
5、Sharcot 三联征是诊断哪个疾病的重要依据:C
A 、急性胆囊炎
B 、胆囊结石
C 、胆总管结石
D 、肝内胆管结石
6、Murphy 征阳性多见于:A
A 、急性胆囊炎
B 、急性胰腺炎
C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D 、胆总管结石
7、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处理原则是:C
A 、立即输液,给予补液、退热
B 、给予大量抗菌素,防止感染性休克
C 、紧急手术抢救病人生命
D 、对症治疗同时吸氧
8、胆石症病人,进行非手术治疗期间,发现绞痛发作频繁,逐渐加重,黄疸更加显著,血压下降,脉细数而弱,腹肌紧张。
此时护士首先应该:D
A、进一步观察其病情变化
B、解痉止痛
C、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D、及时通知医生,并作好术前准备
E、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9、胆道手术后放置T管引流时,下列哪种情况说明胆道远端通畅:B
A、黄疸消退,引流量增多,食欲无好转
B、食欲好转,黄疸消退,引流量减少
C、腹痛和黄疸减轻,引流量增多
D、上腹胀痛,引流量突然减少
A3/A4型题
(10~12题共用题干)
男性,42岁,食欲不振,尿色深两周,来院就诊。
查体:皮肤、巩膜均黄染,肝大,肋下2 cm,轻度触痛,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120 pmol/L,直接胆红素60 pmol /L,ALT 200 U/L,ALP 100 U/L,GOT 100 U/L,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均呈阳性,彩超检查未见胆囊肿大及胆总管扩大。
10、考虑其黄疸属于:E
A、肝细胞性黄疸
B、溶血性黄疸
C、多吃胡萝卜引起
D、胰头癌肝外胆管受压所致
E、肝总管结石所致
11、下列检查哪项可能出现异常:B
A、AFP
B、凝血酶原时间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游离血红蛋白
E、骨髓涂片检查
12、如黄疸持续时间很长,可能会出现:C
A、肝内肿物
B、胆汁性肝硬化
C、肝内胆管扩张
D、溶血性贫血
E、总胆管扩张
三、简答题
1、简述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答:病理变化:
1.脾大、脾功能亢进为最先出现的变化。
门静脉高压形成之后,脾充血肿大,脾窦长期充血发生纤维组织和脾髓细胞增生,产生脾功能亢进,使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减少。
2.静脉交通支扩张因门静脉无静脉瓣,当门静脉高压时,正常的门静脉血流通路受阻,即可出现食管—胃底下段、直肠下端—肛管、前腹壁及腹膜后交通支迂曲扩张。
其中,食管—胃底黏膜下静脉曲张破裂后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直肠下端—肛管黏膜下静脉曲张,可表现为痔。
3.腹水腹水的形成与肝淋巴液生成增多、低蛋白血症、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多、肾性因素等有关。
症状和体征主要是脾大、脾功能亢进、呕血和黑便、腹水及肝功能减退症状(如乏力、嗜睡、厌食等)。
其中对病人威胁最大的是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导致的大量呕血和黑便,由于肝功能损害凝血机制障碍,又加之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出血不易自止;大量出血可引起肝组织缺氧,细菌分解肠道内的积血还可引起血氨升高,可导致肝性脑病。
304
查体可有营养不良、黄疸、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显露、男性乳房发育、肝脾大等体征。
2、简述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的护理措施。
答:护理要点如下:
(1)检查前:做血凝分析、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对有出血倾向者,给予维生素K1肌内注射;检查前3日全身应用抗生素;检查前24小时内做碘及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检查前1日晚服缓泻剂;检查日晨禁饮食。
(2)检查中:安置合适的卧位,如经肋间穿刺取仰卧位,经腹膜外穿刺取俯卧位;嘱病人在穿刺过程中平稳呼吸,避免憋气或深呼吸。
(3)检查后:安置病人平卧4~6小时,每小时测1次血压、脉搏,共测6次或至平稳后停止;密切观察腹部情况,注意有无腹痛、出血、腹膜刺激征、黄疸、发热等症状和体征;有引流者,按常规做好引流管的护理;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及止血药。
3、简述胆石症结石的成因及类型。
答:成因:1.胆管感染各种原因所致的胆汁滞留,细菌或寄生虫入侵胆管而致的胆管感染,均为结石的诱发因素。
胆管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其产生的 -葡萄糖醛酸酶,使可溶性的结合胆红素水解为游离胆红素,后者与钙结合形成胆红素钙,促发胆红素结石形成;虫卵(常见为蛔虫、华支睾吸虫)和成虫的尸体,也可作为核心形成结石。
2.代谢异常胆汁内的主要成分为胆盐、磷脂酰胆碱和胆固醇。
正常情况下,三种成分按一定比例组成,保持相对高的浓度而又呈溶解状态。
某些原因如回肠切除术后,胆盐的肝肠循环被破坏,可引起代谢失调,使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析出结晶,沉淀成为胆固醇结石。
类型:1.胆固醇结石占结石总数的50%,其中80%发生于胆囊。
X线检查多不显影。
2.胆色素结石占结石总数的37%,其中75%发生于胆管。
以胆色素为主要成分,松软不成形者称为泥沙样结石。
X线检查常不显影。
3.混合性结石占结石总数的6%,其中60%发生于胆囊,其余在胆管。
主要由胆红素、胆固醇、钙盐等混合而成。
因其含钙盐较多,X线检查常显影。
4、简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答:临床表现:1.症状和体征(1)Reynolds五联征:
(2)腹部体征:可有不同程度的上腹压痛或腹膜刺激征,可扪及肿大的肝脏和胆囊,肝区有叩击痛,Murphy征阳性。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可出现中毒颗粒;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影像学检查:B超、PTC、CT和ERCP检查,可明确梗阻部位、原因和程度,以B超检查最实用。
护理措施:(1)快速补液:本病常合并感染性休克,因此应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快速补液,抗休克,同时给予碱性药物、糖皮质激素、血管活性药物等。
305
(2)使用抗菌药物:遵医嘱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并应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用药后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3)病情观察:定时观察意识,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尿量、尿色和黄疸深度变化;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注意腹膜刺激征的范围和程度变化。
注意有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
(4)营养支持:病人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因此,应遵医嘱补充水、电解质,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必要时输注人体白蛋白、血浆或新鲜全血等。
(5)对症护理:高热者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疼痛严重者给予镇痛药物;黄疸皮肤瘙痒时给予炉甘石洗剂涂抹止痒。
(6)按急症做好手术前准备。
5、简述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
答:(1)休息与活动:
(2)观察病情:
(3)禁食、胃肠减压:
(4)补液、防治休克:
(5)减轻疼痛:
(6)应用抗菌药物:
(7)营养支持:
(8)观察病情:
(9)腹腔灌洗
6、简述“T”管的护理。
答:①妥善固定:
②保持通畅:
③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④预防感染:
⑤拔管:
四、论述题
43岁,女性,突发上腹痛6小时,伴高热,最高达39.3℃,皮肤巩膜发黄.既往:胆总管结石2年.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差,体温39.5℃,心率126次/min,血压10.6/8.0kPa (80/60mmHg),四肢湿冷,皮肤发花,心肺(-)腹软,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Murphy征(+),肠鸣音弱.
(1)写出该患者的诊断、治疗原则。
(2)简述对该患者术前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