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钻石模型及其拓展的主要研究框架
钻石模型及其拓展的主要研究框架
人的因素:工人、政治家和官僚、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工程师;物的因素:禀赋资源、国内需求、相关的支持性产业和其他商业环境;机遇
缺乏禀赋资源、技术和足够大的国内市场的经济,如韩国
双重双钻石
模型
Cho, Moon
和Kim ( 2006)
Cho, Moon和
Kim( 2008)
双重钻石模型只考虑了物的因素,九要素模型只考虑了国内因素。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需国际人力要素。
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如加拿大和美国
Hale Waihona Puke 双重钻石模型Rugman ( 1991)
Rugman和
D’Cruz( 1993)
单钻石模型难以应用于经济规模小,市场容量不足以支撑制造业、服务业和现代工业实现规模经济发展的经济体。
考虑相关联国家的钻石联合体,包括:各国内资源禀赋,支持性的基础结构,支持产业和制度,企业、消费者及政府。
根据人口及土地面积大中小和竞争力强中弱两类维度,共同考虑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66个发展中、转型、发达国家和地区,用以验证模型有效性,并比照韩国和新加坡
2个外生变量:政府,机遇。
丹麦、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瑞
典、瑞士、英国、美国
多因素
钻石
模型
Cartw right( 1993)
单钻石模型缺乏海外已经存在的客观环境分析,难以解释小国经济和出口依赖工业及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国竞争力。
增加5个新的海外变量:海外要素创造能力,与在海外
环境中的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的联系,满足顾客需求的途
经济规模小的开放型国家,如加拿大。
名称
代表人物
对早期钻石理论的批判
竞争力的
决定因素
数据或
样本国
一般化的
双重
钻石
模型
Moon, Rugman和
Verbeke(1995)
Moon, Rugman和
Verbeke(1998)
双重钻石模型不适用于北美贸易区以外的小国经济,应该引入跨国经营,但跨国经营不只是外部因素。
钻石模型及其拓展的主要研究框架
名称
代表人物
对早期钻石理论的批判
竞争力的
决定因素
数据或
样本国
单
钻石
模型
Porter( 1990)
Porter( 1998)
Porter, Takeuchi和
Sakakibara( 2000)
Porter( 2008)
4个内生变量:生产要素,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相关和支持性行业,需求条件;
同时考虑:国内钻石和国际钻石。前者其大小由国家大
小和未考虑跨国经营的竞争力决定;后者是一国经济融
入全球经济的决定因素,其大小在预期时间内可不变。
更多依赖全球市场的小规模经济和开放型的国家,如韩国
和新加坡。
九要素
模型
Cho( 1994)
Cho和Mo on
( 2000)
不同种类的人力要素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政府的作用完全可以考虑为内生变量。
径,海外市场的竞争,面向国际的目标和结构
拥有资源依赖和资源基地型工业的小国家,
如新西兰
国际化
钻石
模型
Dunning ( 1993)
单钻石模型仅集中在“母国基础”上,没有考虑跨国经营,跨国经营是和政府、机遇并存的第三个外生因素。
增加3个变量:技术更新,跨国公司在母国和在其他国家
的商务活动,地区经济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