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
出处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出自宋代秦观的《如梦令·春景》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1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赏析这首词诸本题作“春景”。

乃因伤春而
作怀人之思。

首二句直笔写春。

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三、四句却转作悲苦语。

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

春光明媚,本应产生舒适欢畅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这般与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忧伤情绪?“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是为点题之笔。

柳絮杨花,标志着春色渐老,春光即逝。

同时也是作为别情相思的艺术载体。

飞絮蒙蒙,是那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念人之情。

因为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忧思约带、腰肢瘦损。

“人与绿杨俱瘦。

”以生动的形象表达感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

直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

词人之心,或欲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

词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

然而词人为了最大限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