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发表时间:2018-04-09T09:49:54.49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4期作者:蔡珍[导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的贡献蔡珍(西宁市劳动路小学青海西宁 810000)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4-0054-02一、研究背景21世纪是一个信息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的贡献,而人类之所以能够促进社会发展,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己成为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改革也成为各国经济与社会改革的核心。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标准》中还就评价提出了7个具体方面的建议: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2、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3、情感态度的评价;4、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5、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6、恰当的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7、合理设计和实施书面测验。

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加强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也是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关注的改革重点。

不只是把评价作为对教学结果的判断,而且还要把它视为教学前和教学过程中的考查,不能等到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才给予考查,而是要在教学之前,教学之中,就密切的关注学生学习的潜在状况和进行状态,并及时对学生学习的动态过程进行判断,从而调整教学。

二、研究意义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开始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评价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地呈现并合理的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通过评价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部分,与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有所区别。

教师评价主要包括教师基本素质评价、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教师教学工作过程评价、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等内容。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评价,可包括德、智、体等方面,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有所不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的评价对象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而课堂教学的评价对象则不仅仅包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活动,也包括学生的活动以及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

虽然课堂教学评价需要评价学生的“学”,但其目的在于以“学”评“教”,而且,课堂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评价只是整个学生评价中的一部分。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一般的课堂教学评价来定义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仅有少数研究者给出了其确切的定义,强调针对数学课堂进行评价。

陆建中等认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以一节(或几节)数学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评价标准,运用科学测评手段对教和学的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孔凡哲认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和评价。

四、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评价是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在客体教评价中,评价客体是课堂教学,评价主体依据评价主体是否参与课堂教学分为两类:一类是外部评价者,包括教学行政部门的人员,如教研员、评价专家、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同行等;另一类是内部评价者,包括从事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师本人及学生全体及个体。

标准是衡量事物的一种准则或者规范,它是关于价值的陈述或判断语。

评价标准又称评判标准,是指人们在评价活动中应用于对象的价值尺度和界限,是评价活动方案的核心内容,是人们价值认识的反映,它表明人们重视什么、忽视什么,具有引导被评价者向何处努力的作用。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质量或数量要求的规定。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大致出现了两种不同特征的标准:一类是以教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形成于20实际80年代,注重以教师的“教”的效果来评价课堂教学。

另一类是“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大致形成于2001年教育部颁布《新课程标准》以后,注重以学生的“学”的效果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

随着新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教论教”和“以学论教”相结合的方式开始受到广大教育研究者的重视。

五、我国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的数学教学论以及数学教育评价方面的专著和教材大多数都有对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专门论述,同时在数学教育实践领域还有更多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研究者开始出版相关的专著。

如何认识和反思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己有研究成果,让数学教育工作者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把握,对己有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分析、总结、概括十分必要。

总结起来,我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涵义“评价”原意为评定货物的价值。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关于这一点己达成共识。

如任子朝、孔凡哲、刘志军、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课堂教学评价研制小组都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以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以教学目标和有关教学理论、理念为依据,运用可操作性的科学手段,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但是对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人们理解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学过程及效果;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评价课堂教学活动整体。

另外,马云鹏、孔凡哲、张春莉教授还指出了课堂教学评价与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区别。

大部分文献都是基于一般意义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来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的,仅有少数文献基于自己的理解给出了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定义,基本上是在课堂教学评价的定义中,强调针对数学课堂进行评价。

如“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以一节(或几节)数学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对教和学的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等。

孔凡哲认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与评价。

2、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及基本理念(1)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马云鹏等认为:课堂教学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项不断地发现价值、判断价值和提升课堂教学价值的活动,是完整的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也有很大意义。

不同的学者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的认识与论述有所差异,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导向、激励、预测、鉴定、诊断、改进、考核、反馈、调控、管理功能等,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过分强调比较、鉴定和选择的功能,而现代的课堂教学评价则应更加注重诊断、改进和形成的功能。

各种功能的实现都必将对课堂教学质量乃至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作用,都是为共同的终极价值服务的,即促进学生的发展和促进教师的发展,这便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所在。

(2)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近年来,几乎所有的文献都赞同最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有关评价的观点和理念。

如学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以解决问题等数学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的发展;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

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如主体多元化、方式多元化、内容多元化、目标多元化,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点有下列转向:由关注书本转向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由单一的知识目标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单纯的教师讲授转向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创新精神;由远离生活转向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的营造;由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转向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由教师的独白转向师生间的对话与交流。

这样,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而学生由课堂的后台走向前台,成为真正的学习活动的主体。

3、对我国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的反思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在我国有二三十年的历史,虽己取得一些成果,但也存在若干不足。

(1)关于评价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都是立足于评价标准和指标法(量表评价法)。

但是大多数又都是对评价标准和指标的理论思考与设计,而在真实课堂上进行的观察评价研究非常少,缺乏课堂实证研究。

而且有关指标大都是对课堂教学某个方面的模糊的语言描述,而不是一个课堂教学情况的观察工具,因而不能直接用它来进行课堂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再者,权重分配却是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科学依据。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需要更加突出促进教师的专业性发展,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多渠道获得信息;建立既能发挥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能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的评价体系。

(2)关于评价的多元化大多数文献虽然阐述了评价主体多元的必要性,但从标准构建到评价实施都没有真正反映出多元性。

学生参与评价目前还不太好操作,如果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评价难免有片面性。

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的评价还没有能够落实,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发展方面的评价更是没有得到深入研究。

一些评价己经涉及到基于问题的、基于合作学习的、基于多媒体的、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基于素质教育的、基于跨文化研究的视角等等,但是各类特殊视角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也还有不断扩大视野和不断深入研究的需要。

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的反思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的关于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整理,以及各个地区、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工具的比较分析,对以往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反思:1、课堂教学评价目的单一课堂教学评价是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价值判断,评价的价值取向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方向。

传统的教育评价目的主要是鉴定,表现为按评价结果排名次、分档次等。

目的的单一性,导致了评价标准的单一和只注重“量”的考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