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构思法指导(一)构思是指在动笔作文前,对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结构层次的总体设计。
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的问题。
它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具体地说,文章构思就是对选材过程中所选的材料作分解和组装,使之有序化、审美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每个人的大脑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分解和组装的方式也呈现多种多样,这里介绍几种大家常用的构思法,以打开同学们构思的路子。
1、一字(词)贯穿构思法一字(词)贯穿,是指在构思文章时,选择一个和中心思想紧密相关的关键字或词连接文章的所有材料,从而形成文章的骨架。
如《背影》一文,就是采用一词贯穿构思法,文章从始至终以“背影”一词达意贯穿全文,使读者深深体会到一颗慈父心,体会到父子之间的深情。
运用此法,要注意文章要扣紧一个字或词来写,只有这样,才有条件以此为辐射点,进行多角度的思维,才有利于有层次地、深入地进行描述或抒情,使文章丰满而有韵味。
2、片断组合构思法片断组合,是指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片断组合成文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构思方法。
用这种方法构思的记人、叙事、写景的文章,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
运用片断组合的构思法需要注意的是:A、所组合的片断的形式要统一:或者是人物形象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事件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景物的一系列片断组合等。
B、片断本身的叙述必须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
C、片断可以是横向排列,也可以是纵向排列。
横向的排列要安排好主次、实虚的关系,纵向的排列要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
3、悬念设置构思法悬念设置,是指在选材构思时,把情节安排得含而不露,让读者以焦虑的心情期待着它的发展,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功效的构思方法。
4、欲扬先抑构思法欲扬先抑,是指为了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
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注意抑少扬多,扬能压抑。
5、时空推(转)移构思法时空推(转)移,是指在选择材料后以时间的推移或空间的转移来组织材料行文的一种构思法。
以上几种构思法,在一篇文章中常常结合起来使用,希望在作文时细心体会。
(二)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文章,其常见的结构模式大致有以下五种:一、时序贯穿式人物的性格成长、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时间“线条”上的,所以,一般人在写记叙文时均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时序贯穿式的结构。
如陕西一考生的中考满分作文《窗外的牵牛花》就采用了这种结构,该文先叙述“我”细致观察“爸爸”在“窗外”种的“牵牛花”,再写“我”获得了“努力拼搏,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生活感悟,最后写“我”理解了“爸爸”良苦用心。
像这样的结构安排就使该文在线索上十分明晰,很有特点。
仅节选某同学所写的《考试的惨痛经历》作文的前三自然段,相信同学们能很容易地从中感受到这种写法的好处:7:30 进入教室,8:00就要考试了,赶紧占个靠后的位置。
7:40 已经把所需要的公式写在了桌子上。
提前准备,百战不殆。
7:50 老师走进教室,原来是号称“四大名捕”之一的谭老师,还有平日一贯严肃认真的教导主任毕老师。
【范文】:窗外的牵牛花今年二三月,爸爸在我房间窗外的小菜园里种上了一些牵牛花。
前几天的一个清晨,早早起床的我推开窗户,立刻便闻到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
朦胧中,几朵粉红色的花儿向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爸爸种的牵牛花开出了几小朵!我这才意识到,自从爸爸种上牵牛花以来,忙碌的我实在是忘记了在我房间的窗外,在我家的小菜园里,还有那么些微小的生命,在努力地发芽、生长着!而今天它们竟然就能开出艳丽的花朵!情不自禁地,我走出房间,来到窗外的小菜园,仔细观察起这一朵朵的小花来。
只见,这些小花朵,一个个都像张扬的小喇叭,朝着天空高喊着自己的豪言壮语;又像满盛着琼浆玉液的玲珑的高脚杯,等待着凯旋归来的众将士们开怀痛饮。
它们虽然小得可怜,但我此刻却感到它们从来就没有过自贱和自卑,有的只是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
要不然,细小得可爱的牵牛花茎上怎么能不时地会伸出一根更细的长芽儿,像一只只柔嫩却韧性十足的小手臂,牢牢地抓住旁边的花架,茎头则勇敢而坚决地向着花架最高处攀登!我能够想象到它们是怎样地从一粒粒微小的种子变得生机盎然,最终在我窗外的小菜园郁郁葱葱起来的。
我也能够想象到它们攀登到花架最高处时在我窗外小菜园更多的喧哗——数不清的小喇叭一定会齐声喊出“努力拼搏,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震撼人心的生命最强音!于是,在我房间窗外的小菜园,在我观察牵牛花的那一瞬间,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明白了爸爸为什么要在春天种下牵牛花的秘密。
感谢窗外的牵牛花!感谢爸爸![评析]:这篇中考满分作文通过叙述“我”观察“窗外的牵牛花”,获得了“努力拼搏,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生活感悟,进而理解了“爸爸”良苦用心的故事,既给读者带来了深刻启迪,又对伟大父爱进行了赞美。
全文切合题意,感情真挚,语言凝炼,很有特点。
二、空间转移式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展开都要以一定的空间为背景,所以,人们在写记叙文时也常常会采用空间转移式的结构。
这种结构的记叙文,作者或者处于固定的观察位置,然后由此分别观察处于不同位置的几个事物,或者处于行动之中,按照行动路线,逐个展现观察到的不同事物。
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空间”的不断“转移”使文章条理清楚、内容充实就成了这种结构记叙文的最大优点。
如2005年湖北宜昌一考生的中考满分作文《我梦中的小屋》中这样写道:山上,飘逸的云朵,婆娑的树木,瑰丽的花朵,奇崛的岩石,每一处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
屋前,几株梅,几枝兰幽幽地开花;屋后,挺直的松,苍翠的竹在风中摇曳,地上的青苔也仿佛跟着摇曳了起来。
远处,苍翠的青山蒙着一层淡淡的薄纱,极力想掩饰住自己的那份绿,可是怎么遮挡得住呢?连空气中都似乎可以嗅到“绿色”的味道,苍翠欲滴是它最好的写照啊!很显然,上面三段文字在写“我梦中的小屋”时就采用了“空间转移式”的结构:小作者通过不断地“转移”观察“空间”,分别写了“山上”、“屋前”及“远处”的优美景色,大大拓展了“我梦中的小屋”的内涵,而观察思路由上(山上)而下(山下)、由近(屋前)而远(远处),又确实使文章脉络异常分明起来。
【范文】: 我梦中的小屋不将琴瑟理清弦,尘世哪知鹤梦长。
———题记我梦中的小屋并不华美,却干净而整洁,深居于山林之中。
我梦中的小屋盛满我要的幸福。
简陋的陈设,朴素的青砖绿瓦,花草树木环绕四周,清风拂过,我面朝自然,春暖花开。
山上,飘逸的云朵,婆娑的树木,瑰丽的花朵,奇崛的岩石,每一处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
屋前,几株梅、几枝兰幽幽地开花;屋后,挺直的松、苍翠的竹在风中摇曳,地上的青苔也仿佛跟着摇曳了起来。
远处,苍翠的青山蒙着一层淡淡的薄纱,极力想掩饰住自己的那份绿,可是怎么遮挡得住呢?连空气中都似乎可以嗅到“绿色”的味道,苍翠欲滴是它最好的写照啊!林中的那一群鸟在欢乐地歌唱着,一只先唱,另一只也立即应和,缠缠绵绵,音符汇成一支美妙的歌。
大片大片的向日葵与直插云霄的白杨相映成趣,大团大团的树影投下,花带着阳光的温暖,和着树叶弥散的香味,溢满整个心胸。
鸟儿很自由,因为它没有束缚;屋子很温暖,因为阳光的味道四处弥散;幸福很简单,大自然的恩赐,让一切都和谐、平衡……[评析]:意象准确,意境优美,题旨鲜明,内容充实。
紧扣主题,构思合理,想像丰富,充满诗情画意。
语言流畅生动,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
三、时空交互式“时空交互式”结构顾名思义,是指将时间和空间相互糅合在一起,以此来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的记叙文,其内容一般都是时间跨度较大,而空间转移又比较频繁的人事等。
采用“时空交互式”,有利于对处于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人事等有条理地进行叙述。
如江苏无锡一考生的中考满分作文《精彩的乡村夜》中有这样的几段:傍晚的太阳终于顶不住那沉重的夜幕,在昆虫和各种动物的催促下,终于被压下了地平线。
……这时,……渐渐地,夜越来越深。
这时,…………夜更深了,……限于篇幅原因,上面的几段文字,略去了“傍晚”、“夜深”、“夜更深”等三个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人(“小家”的孩子等)物(田野的各种昆虫等)表现情况,但我们从中仍不难“估摸”到“乡村夜”的种种“精彩”之处。
【范文】: 精彩乡村夜在乡村,最美的不是黎明,也不是盛夏的树阴,而是那美丽的夜晚。
傍晚的太阳终于顶不住那沉重的夜幕,在昆虫和各种动物的催促下,终于被压下了地平线。
但是太阳神是永远都不会屈服的,于是他奋力地甩下一片多姿多彩的火烧云,气愤地消失了。
这时,孩子们在大地母亲的呼唤下,也渐渐回到了那温暖的小家。
于是,每一个火柴盒一样大小的房子开始冒烟,庆祝夜晚的来临,也庆祝一天的收获。
不一会儿,各家各户都搬出了桌椅和饭菜,男的光着膀子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孩子们迅速地吃完饭后偎依在母亲的怀抱中撒娇、玩耍,一边欣赏着那变幻莫测的火烧云,闻着那迷人的稻花香。
渐渐地,夜越来越深。
这时,昆虫和月亮开始了黑夜奏鸣曲,蝙蝠和各种昆虫便借着昏暗的月光跳起了华尔兹,音乐会和舞会,这在田野上是多么热闹呀!此时,孩子们早已不在母亲的怀抱里了,他们正借着微弱的月光玩起了捉迷藏。
如果你正好走过,一定会被吓得五魂出壳,因为在你的四面八方都有晃动的黑影,不时还有一两声怪叫。
也许你想逃,可刚一抬腿就被绊倒在地,紧接着便是一阵哄闹和嬉笑,等你一抬头,却除了嫦娥在广寒宫朝你妩媚的一笑,便什么都没了。
你也只好认了。
夜更深了,孩子们也回到家中躺在床上睡着了,嘴里还不时地发出甜美的笑声,似乎还在为刚才的恶作剧喝彩。
月更亮了,而田野上却悄无声息。
夜,也更美了。
我爱这精彩的乡村之夜![评析]:本文以诗意的笔触,描画出一个乡村梦幻般的迷人夜景。
文章的主体部分,以时间推移为顺序,细致地表现了小乡村从傍晚到深夜时分的景、物、人的变化活动。
洗练的生活图景和奇特瑰丽的想象交织,动静结合,虚实相映。
既有月夜的祥和宁谧的氛围,又不乏活泼动人的场景。
小作者既有发现美的眼睛,更具体悟美的心灵,笔下才能勾画出美的意境,流淌出美的情致。
四、逐层深入式逐层深入的写法符合人物性格形成、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所以,“逐层深入式”的结构也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只要我们能让文章在内容前后上表现出某种“意思”的“递进”便可以了。
如河南一考生的中考满分作文《最美丽的苍蝇》中有这么几段,从节选的每一段仅有的一两句话就可以看出它们在内容前后上的“意思”的“递进”:大赛开始了,……首先出场的是昌昌小姐,……莹莹小姐姗姗来到台上,……最后出场的是美美小姐,……美美小姐获得了全蝇界的选美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