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经济学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
贸易不断增加,摩擦不断增加,贸易保护手段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同一产业引发贸易摩擦的形式发生新的变化,对美顺差进一步增加,除了双方的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加外,中国对美国贸易从原来逆差转为顺差,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研究主要成果:
(1)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
韩志欣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与对策分析》中(2011)认为:经济上: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
政治上:,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对外贸易政策倾向,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特征,即在出口贸易上推行自由化原则,在进口贸易上则坚持保护主义,要求实现所谓的“公平贸易”。
在这种政策的主导下,只要美国经济衰退或者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就会导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增强,从而引发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
杨志龙在《中美贸易摩擦应对策略》中(2004)中认为:1.贸易赤字。
中美贸易不平衡一直是困扰两国双边贸易的最大问题,美国不断以此为借口挥动贸易壁垒的大棒。
2.中美经济发展不平衡。
美国的经济实力超过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其市场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多数国家都不愿因某个产品而起贸易摩擦,影响对美国贸易的整体,这种经济实力的不对称,使得美国成为多数世界贸易摩擦的始作俑者。
3.美国的对华贸易限制制约了其比较优势的发挥。
在美国可以自由进口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美国却对其国内企业向中国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设置了诸多限制。
(2)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
雷达、于春海(2004)认为国际经济学的传统理论无法为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提供合理的解释,原因是传统理论在考虑内外均衡关系时主要关注两者之间的总量平衡,而忽视内外均衡的结构性互补关系。
他们认为通过考察内部结构调整对外部环境的要求,并结合中美两国当前的经济结构特征可以看出,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两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的特征和潜在的互补关系。
耿晗在《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思考与探索》中(2010)认为:分成内外两个原因,外部原因是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回流,美国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取歧视性贸易政策;内部原因是应对贸易摩擦能力弱,中国国内需求不足,出口企业低价竞销。
从这两个方面阐述了摩擦产生的原因。
陈骁在《中美贸易摩擦原因探析》(2010)中写道: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以及美国居高不下并逐年呈增长态势的失业率,促使美国制造中美贸易摩擦,中美两国的统计偏差。
还有: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低下,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国内企业易受短期利益驱动,企业的工作重点常常不是放在如何加快产品开发以及提高产品质量上,而是采用竟价促销,另外,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不高。
(3)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
宋婷婷,张志强在《浅析中美贸易摩擦成因及对策》(2010)中写道:1.利用多边机制解决贸易摩擦;2.早日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升出口产品结构;
4.改变中美两国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由外贸拉动向内需拉动过渡。
杨钦铄,王学鸿在《浅析金融危机后的中美贸易摩擦》中(2011)认为:1.调整出口产业结构,缓解贸易不平衡; 2.拉动内需,改变过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的局面; 3.运用WTO条款和贸易法规解决贸易争端。
《中美农产品贸易摩擦状况及应对策略》一文中,李丹,夏岩磊则提出:首先,我国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其次,熟练运用国际规则保护自己权利,充分利用WT0争端解决机制;再次就是适当加大美国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减少对美贸易顺差,特别是一些先进的技术产品,最后就是规范企业的市场竞争秩序,建立预警机制。
发展趋势:
苏喆在《中国企业如何面对美国新的贸易摩擦》中(2011)从企业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对外投资,特别是对美国直接投资,不仅可以巧妙地避开美国针对我国的贸易壁垒,减少中美贸易摩擦的发生,而且还有助于减少我国对美国贸易出口额,改善中美贸易失衡的状况。
其次就是要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平台开展加工转口贸易,通过这种改变商品的生产加工基地的“迂回”方法,改变商品的“国籍”,从而达到了规避美国专门针对我国企业所设立的各种贸易壁垒的效果。
我国的外向型企业能否紧跟这一重大战略措施,努力提高自身用人民币开展跨境业务结算的能力和产品的竞争力,不仅使外商愿意购买中国产品而且愿意和我们开展人民币结算,特别是在进口国外产品时,要力求实现用人民币结算,使外商有一定的人民币储备额。
存在问题:
上述文献对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了,无论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还是应对策略上,已经涉足了很多领域了,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些方面,一些研究角度上还是不够的,比如说态度,我们国家政府的态度,企业的态度,很多学者都没研究到,我应该保持怎样的态度应对这些摩擦比其他理论更重要,还有就是对于摩擦产生的原因研究,大家都有各自的理论,那到底是哪个原因才是产生摩擦的最终根源呢?也没有人提出来。
本次论文,我将试图寻找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根本原因,以及在当前的摩擦现状下,我们国家政府,企业应该保持一个怎么样的心态,从而研究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 宋婷婷,张志强.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成因及对策. TECHNOLOGY AND MARKET,Vol.17,No.1,2010.
[2] 曹姿,李媛. 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法制与经济。
2010年4月.
[3] 何家乐. 中美贸易失衡原因与对策分析. 现代商贸工业. 2010年第19期.
[4] 陈骁. 中美贸易摩擦原因探析. 现代商贸工业. 2010年第16期.
[5] 杨志龙. 中美贸易摩擦应对策略. 中美贸易摩擦应对策略.2010年10月.
[6] 胡辉林. 中美贸易摩擦研究综述. 合作经济与科. )2011年5月号上(总第416期).
[7] 王翔. 中美文化差异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镇江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8] 苏喆. 中国企业如何面对美国新的贸易摩擦. 扬州大学学报. 2011年7月.
[9] 张庭瑞. 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商业经济, 第2010年第5期.
[10] 杨钦铄,王学鸿. 浅析金融危机后的中美贸易摩擦.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3月.
[11] 耿晗.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思考与探索. 东方企业文化·国家与城市竞争2010 年 4 月.
[12] 李丹,夏岩磊. 中美农产品贸易摩擦状况及应对策略. 经济观察.2010年8月.
[13] 赵爽. 论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经济研究,2010年3月.
[14] 苗迎春. 中美贸易摩擦及其影响. 国际关系, 2OO4 年第期.
[15] 张佰英王丽娜. 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前景及我国对策研究.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 年第 1 期.
[16] 刘春星.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原因及措施.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院报,
2009年第2期).
[17] 蒋珠燕. 中美贸易摩擦的热点问题及原因分析.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第29卷第5期.
[18] 朱玮玮. 论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与对策.北方贸易,2010年第九期.
[19] Wayne M. Morrison. China-U.S. Trade Issue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20] FU Dong-yang. Review on Sino-U.S. Trade Friction Issu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1388-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