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一)分享首次分享者:/mg/阿吉!已被分享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考古资源十分丰富。
20世纪的100年,是中国考古学从产生、发展到壮大,并取得辉煌成就的100年。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评选出的“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就是20世纪中国考古发现的代表。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在地域上遍及整个中华大地,在年代上涵盖了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公元17世纪初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
这些考古发现都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1 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与北京人、山顶洞的发现、北京人距今70万年~距今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18000年)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发现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
发掘年代:1921年该遗址的发掘揭示了人类在东方大陆的起源,并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剑齿虎头骨化石:(上)剑齿虎上犬齿化石:(中)山顶洞人头骨化石:(下,脑量1300毫升~1500毫升2 云南元谋人的发现距今170万年)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发现地,位于云南省元谋县。
发掘年代:1965年对于研究猿人化石的地理分布、体质形态演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元谋人牙齿化石:(左上:11.4毫米,右上:11.3毫米)刮削石器:工具(下)3 陕西蓝田人的发现(陈家窝地点距今65万年左右,公王岭地点距今100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发现地,位于陕西省蓝田县。
发掘年代:1963年为研究古人类进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石器:工具(上,长3.7~4.6厘米)蓝田人头骨化石:(下,脑容量780毫升)4 辽宁营口金牛山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及金牛山人的发现山遗址位于大石桥市西南8公里,长大铁路线东侧,东距渤海湾20公里,是一座由震旦纪的白云质大理岩、石灰岩和云母片岩夹菱镁矿等多种岩石组成的孤立山丘,为中国东北地区最早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
金牛山海拔69.3米,面积为0.308平方公里。
金牛山人居住的洞穴遗址,位于山的东南部,已发现的剑齿虎,肿骨鹿、大河狸等中、更新世动物群化石分析表明,该洞穴主要堆积时代距现在30—40万年间。
该遗址出土的古人类遗骨化石较北京周口店猿人化石更加完整。
从头骨壁的厚度小于北京猿人而大于现代人这一点判断,金牛山人是猿人与智人的过渡类型。
遗址包括 4个化石地点。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牛山遗址设有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金牛山工作站,负责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并划定保护范围,修建了围墙。
1990年对A点洞穴进行了维修加固。
5 广东曲江马坝人的发现(距今12.95万年~距今13.5万年)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化石发现地,位于广东省曲江县。
发掘年代:1958年对于研究中国南方地区早期人类体质形态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马坝人头骨化石:(左上)剑齿象牙齿化石:(右上)犀牛下颌骨化石:(左下)石锤:工具(右下左,横径5.8厘米)石砍砸器:工具(右下右,长15.8厘米)6 河北阳原泥河湾旧石器时代遗址群的发现与发掘(距今100多万年~距今1万年)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遗址,位于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处的泥河湾盆地。
发掘年代:1965年至今对研究中国乃至东亚的石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许家窑人化石的发现为研究中国早期智人的进化提供了丰富材料。
许家窑人头骨化石:(下)石刮削器:工具(上,长2.9厘米)石钻:工具(中,长3.2厘米)7 山西襄汾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距今12万年~距今10万年)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
发掘年代:1954年为了解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大三棱尖状石器:工具(上左,长17厘米)大三棱尖状石器:工具(上右,长17厘米)人类牙齿化石:(下)8 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调查与发掘公元前12000年~公元前9000年)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遗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
发掘年代:1962年为人们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以及陶器、稻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陶罐:炊器(上,残高18厘米)条纹陶片:(下,厚0.7~1.2厘米)9 湖南道县玉蟾岩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发掘(公元前8000年以前)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遗址,位于湖南省道县。
发掘年代:1993年为人们了解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文化及早期陶器、稻作农业起源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陶釜:炊器(复原后高29厘米)10 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公元前5500年~公元前4900年)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
发掘年代: 1977年裴李岗文化命名地,对探索中原地区早期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及其与中原仰韶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石磨盘和石磨棒:粮食加工工具(上)红陶壶:水器(下,高14.3厘米)11 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
发掘年代:1960年至今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提供了连接黄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
刻符龟甲:(左上,长16.2厘米)七孔骨笛:乐器(右,长22.7厘米)炭化稻谷:(左下)12 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大地湾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东北五营乡邵店村,距天水市102公里。
大地湾遗址1958年后即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秋开始发掘,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截至1984年,共揭露面积13700平方米,遗址总面积为110万平方米。
出土房址238座,灰坑357个,墓葬79座,窑38座,灶台106座,防护和排水用的壕沟8条,各种骨、石、蚌、陶器、装饰器和生活器物共计8034件。
大地湾遗址最早距今7800年,最晚距今4800年,有3000年文化的连续,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亦属罕见。
除陶器、骨角器、石器、蚌器、原始雕塑等艺术珍品外,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大地湾的房屋建筑遗址,不仅规模宏伟,而且形制复杂。
尤其是属于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000年前)的F405大房子,是一座有三门开和带檐廊的大型建筑,其房址面积270平方米,室内面积150平方米,平地起建,1木骨泥墙,其复原图为四坡顶式房屋。
这一房屋的规模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更引人注目的是F411房屋居住面上,还给有地画,图案由人与动物构成,是我国目前最早的原始地画,这一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绘画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大地湾遗址的房屋,多采用白灰面,多种柱础的建筑方法,充分显示了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和建筑技术的发展。
大地湾遗址出土的石斧、石刀、陶刀等农业生产工具数量很多,贮存物品的大袋形窑穴的建造,大型陶瓮、缸、罐等贮藏器的大量出现,都说明和反映了其经济形态属于定居的以农业为主的类型。
大地湾遗址根据地层可分四期:即大地湾一期,仰韶文化早、中、晚期。
它的发现,在考古学上不仅对探讨甘肃东部地区考古编年与序列有着现实意义,也为研究仰韶文化的起源及文化多源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资料13 湖南澧县城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4 内蒙古赤峰兴隆洼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公元前6200年~公元前540O年)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
发掘年代:1983年兴隆洼文化命名地,为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筒形陶罐:盛器(左下,高36.4匣米)玉玦:装饰品(上右,长2.8厘米)玉玦:装饰品(上左,直径2.9厘米)人猪合葬墓:(右下,墓口长2.5米,宽0.97米)15 河南渑池仰韶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河南省渑池县。
发掘年代:1921年仰韶文化命名地,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彩陶罐:盛器(上,高11.4厘米)陶瓮:盛器(中右)陶碗:食器(中左)陶葫芦瓶:盛器(下右)陶罐:盛器(下左)16 陕西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公元前4800年~公元前4300年)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
发掘年代:1954年~1957年是中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人面鱼纹彩陶盆:水器或食器(左上,高16.5厘米)鱼纹彩陶盆:水器或食器(左下,高17厘米)指甲纹陶壶:盛器(右,高15.8厘米17 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公元前4600年~公元前4400年)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位于陕西省临潼县。
发掘年代:1972年~1979年是迄今为止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鱼鸟纹葫芦形彩陶瓶:水器(高29厘米)尖底陶瓶:汲水器(高54厘米)18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
发掘年代:1973年是长江下游新石器中期文化的首次发观。
鱼稻穗纹黑陶双耳盆:食器(上,高16.2厘米)骨耜:工具(下,长16厘米)19 山东泰安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地的发掘(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500年)新石器时代氏族公共墓地,位于山东省泰安市。
发掘年代:1959年大汶口文化命名地,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当地居民的埋葬形态。
镶嵌绿松石骨雕筒:装饰品(右,高7.7匣米)獐牙钩形器:装饰品(左,高10.5匣米)20 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公元前4400年~公元前3300年)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
发掘年代;1925年至今大溪文化命名地,首次发现了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
彩陶碗:食器(上中,高6.6厘米)单耳彩陶杯:水器(左下,高6厘米,右下,高8.5厘米)21 湖北京山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600年)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省京山县。
发掘年代:1954年~1989年屈家岭文化命名地,对认识长江中游地区和江汉平原的史前文化有重要意义。
带盖陶甑:蒸煮器(左上,通高35厘米)镂孔喇叭形圈足陶豆:食器(右下,高17厘米)陶纺轮:纺织工具(背景,最小者直径3.5厘米)22 河南安阳后冈三叠层的发现(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1100年)新石器时代至商代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
发掘年代:1931年根据该遗址的“三叠层”,首次判明了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三种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
商代铜鼎:礼器(上左,高48厘米)仰韶文化陶钵:食器(上右,高14厘米)仰韶文化陶钵:食器(中,高6厘米)仰韶文化陶鼎;炊器(下左,高27.5厘术)龙山文化深腹陶罐:盛器(下中,高31.6厘米)龙山文化双耳陶罐,盛器(下右,高27.5厘米23 河南陕县庙底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公元前3900年~公元前2780年)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河南省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