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2009级美术班赵敏摘要: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学校内部的美术课程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相关学科资源几大板块,在这些板块中,人力资源是最具能动性的成分,其中的美术教师作为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美术教育及美术课程资源整合的核心主体。
美术课程资源的整合是实施美术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手段。
关键词:课程资源,美术课程资源,整合利用一、课程资源的意义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等。
课程资源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
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还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都应该充分发挥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服务。
二、美术课程资源的意义学校内部的美术课程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相关学科资源几大板块,在这些板块中,人力资源是最具能动性的成分,其中的美术教师作为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美术教育及美术课程资源整合的核心主体,他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技巧、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经验等则是美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美术教育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基础。
所以,美术教育的课程资源整合应当围绕这个核心来进行,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实践的能动性,由他们来协调各种人员关系,调度各种物质资源,处理各种信息,组织、安排各种活动,把学校内部的各种美术课程资源捏合成一个整体,发挥最佳的教育教学效用。
人力资源中分管美术教育的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教学辅助人员是美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虽然不直接参加美术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但如果没有他们的决策、协调和配合,美术教学工作也不能顺利进行,因此,也应该充分重视和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与美术教师一起形成一个合理分工、密切配合的整体,以保证美术教学的有效实施。
学校内的各种美术教育所必需的物质资源是美术课程实施的硬件条件,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合理、高效地加以使用,并尽可能地保持最佳的性能和配置比例,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有很多学校的物质资源虽然很充裕,但由于美术教学未能正常进行或者因为设备的更新,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有的被长期闲置,不少因为闲置时间太久而过时、老化、报废,这都是对物质资源的浪费。
其实不少设备、资料虽然功能简单、内容老化,但并没有完全失去其使用价值,或者在原来的使用功能丧失后,可以在其他方面发挥作用。
例如因为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而被淘汰的老式幻灯机、实物投影仪,虽然在播放效果上已经无法和现代化的设备相比,但是在讲解某些知识点时还可以作为实物样品使用,也可以用作静物写生的模特;再如有些旧的图书、图片资料,虽然在纸张、设计、印刷质量上远不及现代印刷技术生产的同类资源,但它们完全可以让学牛了解它们产生的那个时代的印刷、设计水平与今天的差距的参照物,也可以作为某些特殊艺术门类制作的材料。
在使用物质资源的时候切可一味求新求精,而应将新旧资源结合使用,形成整体优势,共同构成美术教学的物质基础。
学校内的美术教师群体、师生关系、班级组织、队(团)组织、学生团体、校园环境风格、校风校纪等非物质性资源,这些是美术教育实施的软环境,它们虽然并不直接参与美术课程的实施,但常常对美术教学产生很大的潜在影响。
如一个学校的校同建筑古色古香,学生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往往就会养成儒雅的气质和高雅的审美眼光,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就会不自觉地追求古典、雅致的艺术风格,而如果学校的建筑风格是新潮、时尚的,学生则容易养成活泼开放的性格,表现在美术创作中的是敢于突破,大忸求异的审美取向、虽然这不是绝对的因果关系,fEl带有叫显的倾向性:学校中的其他人文因素都在相同或不同方而对荚术教育产生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所以美术教师要随时留意这些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发现它们对美术课程的价值所在,并针对这些影响和价值组织、调整美术教学。
虽然学校中的美术活动如美术知识讲座、美术兴趣小组、美术知识竞赛、美术作品比赛与展览以及校园布置、演出化妆、舞台布置、活动宣传等基本都是在美术教师的组织、参与下进行的,但美术教师常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部分老师全身心投入,甚至比上课还认真,而有的老师则把它们看作一种负担,应付了事。
这种做法都有失偏颇。
美术活动是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术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对美术教学成效进行检验的重要形式。
但它们毕竟不是美术教育的主体,有的活动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参加,因此美术教师既要认真对待,把它们作为学校美术课程的重要资源,又要摆正位置,不能将其凌驾到美术课堂教学之上,应该让它们为美术教学的发展发挥辅助作用。
学校教育中各种与美术相关学科的不少因素可以被用于美术课程教学,但在整合时一定要注意保持美术知识、技能、教学目标在课程资源中的中心地位和导向作用,而不是消解美术学科。
同时要明确认识到,其它学科与美术的整合应该是有机的融合,而不是机械的相加。
目前在一些地方开始的所谓综合课程,大多数是把几门学科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拼凑,其实并没有形成学科间的整合优势,也没有保持美术学科的中心地位,而基本上是多中心各自为政的状态,这样是很不利于美术教育的发展的。
总之,校内的美术课程资源整合应该以美术教师主体,在有关领导和教学辅助人员的配合和参与下,以物质资源为基础,以学校的人文环境为背景,融合各种相关的活动和学科课程资源,形成整体教学力量,以实现学校美术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三、美术课程资源的整合途径与方法(一)结合本土特色,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开发乡土教材。
美术教学中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极为丰富,因此美术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研究、开发和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以提高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由于自然环境不同,风土人情各异,任何地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这就为开发、利用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但这些课程资源种类繁多、内容复杂、形态丰富、性质各异,所以为了便于掌握和利用,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原则和特征,从不同的维度加以区分,在不同教学领域加以整合利用。
西安自古为帝王之都,人杰地灵,拥有大量内容独特、类型丰富的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有以古城墙为代表的古建筑艺术、有闻名的手工工艺——皮影、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如:花镆、灯笼、剪纸艺术等等。
这些资源明显带有原生性的特点,所以是不能直接运用课堂教学的。
必须通过美术教师对这些资源进行挖掘、甄别筛选、再加工之后才能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有效的整合。
笔者认为,在这些及其丰富又非常繁杂的资源中,首先,不妨把这些资源从身边挖掘出来并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一定的分类、整理、再加工。
这样在进行实际教学时便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条理性,在利用时就显得更加清晰明了,从而为自己的实践教学做好资源准备。
同时,也可以把这些资源按照不同的形态属性进行归类、加工,如文字资源、图片资源、音像资源等。
其次,把这些加工后的资源与校内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当然,除了这些现有的资源之外,美术教师也可以利用身边的一些废弃的资源积极的进行开发、进行整理并加以整合利用,从而为我们的课程服务。
(二)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整合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不仅是观念的革新,但更要有原则性、导向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这就为各地区、各学校乃至各个教师开展自主性的教学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对各种美术课程资源的整合提出了要求。
在教学实际中往往有的教师很难把握整合的尺度,很容易出现形式化或生搬硬套的教学弊病,甚至学科本位颠倒。
在实际教学中,从整合的范围来看,美术课程资源的整合应该从校内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始,逐步向校外拓展,校外的课程资源整合也是从局部社区拓展到更大的社会范围。
1.在校内美术课程资源的整合方面。
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
校园环境及校园文化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方面。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现有的课程资源。
美术教学中的透视、写生教学,表现内容中的室外景色、花草树木等等,都需要利用校园中的现成资源,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校园特有的文化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潜在资源。
在实际中不妨围绕校园文化艺术节、美术展览、橱窗布置等艺术活动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拓展我们的课堂教学。
校内课程资源中,美术教师作为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美术教育及美术课程资源整合的核心主体,他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技巧、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经验等则是美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美术教育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基础。
所以,美术教育的课程资源整合应当围绕这个核心来进行,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实践的能动性,由他们来协调各种人员关系,调度各种物质资源,处理各种信息,组织、安排各种活动,把学校内部的各种美术课程资源捏合成一个整体,发挥最佳的教育教学效用。
学校内的各种美术教育所必需的物质资源是美术课程实施的硬件条件,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合理、高效地加以使用,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另外,校园美术活动作为校园内的活动资源,也是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术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对美术教学成效进行检验的重要形式之一。
但它们毕竟不是美术教育的主体,有的活动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参加,因此美术教师应该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的实际教学,把这些艺术活动资源作为学校美术课程的重要资源补充,但不能把它们凌驾到美术课堂教学之上。
其他学科知识也是校园内课程资源,同样可以被用于美术课程教学,但在整合时一定要注意保持美术知识、技能、教学目标在课程资源中的中心地位和导向作用。
同时要明确认识到,其它学科与美术的整合应该是有机的融合,而不是机械的相加。
但当前有些教师往往是把几门学科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拼凑,其实并没有形成学科间的有效整合,也没有保持美术学科的中心地位,美术课已经没有美术的味道了,一节课下来很难看出是一节美术课,这样的整合是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