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认定办法

广东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认定办法

广东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促进我省循环经济工作的发展,推动省级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的建设,根据《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粤府〔2005〕83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申报、核准、实施、管理等事项,适用本办法。

循环经济省市共建产业基地根据本办法,适当降低认定标准。

第三条省经信委负责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认定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第四条经认定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省市共建基地,按照本规定享受相关政策。

第二章申报条件和认定内容
第五条申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园区必须是由不同企业组成的独立工业小区。

(二)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三)园区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或我省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园区内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总量控制指标。

(四) 园区所在区域已完成或正在计划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园区按照ISO1400l的要求已建立或正在计划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五)园区企业符合广东省产业政策和循环经济发展需求,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鼓励范围,并对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有较大推动作用。

(六)园区内部管理机构健全,有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机构,已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机构,有详细的循环经济实施方案。

第六条选择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新型建筑材料开发和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等重点内容的园区可优先认定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第三章申报及认定程序
第七条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由所在地级以上市政府职能部门向省经信委书面推荐,原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直接向省经信委申请,省经信委会同有关机构集中审定的制度。

第八条各地级以上市政府按照工业区的申报标准进行初审,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基础上,提出初审意见报省经信委。

第九条申报材料
(一)广东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申报书(统一格式);
(二)园区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必要时应包括重要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已批准的组织机构文件或企业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验原件)、资信证明文件和缴税情况的文件;
(四)有关节地、节水、节能、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循环经济评价支持性技术文件和有关材料;
(五)由各市政府各职能部门推荐的项目需附推荐说明书;
(六)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及成立管理机构文件。

第十条省经信委会同相关机构及行业专家,组成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认定委员会,按照第二章规定的认定条件和内容,在45日内完成认定审查,审查分预审核和专家论证两个部分。

第十一条预审核采用现场考察制,重点审查园区环境质量是否达到国家或我省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是否符台国家产业政策、是否有与园区建设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政策保障措施等。

省经信委综合专家意见,决定是否组织专家论证会。

第十二条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通过预审核后。

省经信委组织专家论证会对其进行正式论证。

专家论证会的论证重点是:园区条件是否成熟、实施方案内容是否符循环经济发展要求、重点项目是否可行、是否提出有效的保障措施等。

通过专家论证后,园区可认定为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第十三条未通过认定的园区,由省经信委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

园区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认定委员会的认定结论有异议的,可向省经信委提出重新审议,省经信委应予受理,并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会同有关部门提出论证意见,有权变更认定结论。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省经信委负责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工作的决策,协调和监督检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工作的开展。

园区管理工作由省经信委统筹规划,其他相关组织机构协助完成。

第十五条省经信委指导园区组建园区管委会,园区管委会要建立有利于服务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十六条园区管委会应按照管理、服务、协调和促进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实施园区内的行政管理,履行下列职权:
(一)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省经信委有关命令、决定,制定和实施园区有关管理规定;
(二)依据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园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负责园区各类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工作;
(四)负责园区的规划、财政、建设、审计、劳动、人事、科技、安全、环保、统计等工作;
(五)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园区的科技创新、科技企业孵化;
(六)负责园区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工作;
(七)负责园区企事业组织的管理、协调和服务;
(八)监督、检查、协调有关部门设在园区的派出机构或分支机构的工作;
(九)省经信委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十七条园区管委会设立相关的职能机构,对园区的事务实行管理,为投资者提供服务。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支持和配合园区管委会的工作,加强对园区管委会职能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十八条园区实行每两年一次的专家评估制度,评估重点为:
园区组织管理机构是否健全、管理是否到位;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园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情况;节能指标完成情况;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指标完成情况等。

评估组织单位可由省经信委委托相关机构进行。

第十九条园区的评估采用编制报告,专家现场考核的方式。

评估报告必须有相关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考核小组依据指标情况判定园区的循环经济工作开展情况。

第二十条评估工作必须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采用不正当手段干扰考核的园区,经查实,取消其资格,并不可再次申请。

第二十一条对出现以下情况的园区,省经信委责成其限期整改;限期整改后仍然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其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资格:(一)园区建设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善,不能及时报告园区发展动态;
(二)园区环境质量未达到国家或我省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
(三)园区中的企业严重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规,污染物排放不达标,未能完成国家或我省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或总量控制目标;
(四)园区中的主要企业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差,并直接影响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五)未按园区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的要求和目标推进园区的建
设,园区建设项目作重大调整未及时报告,使园区建设滞后或成效不明显;
(六)园区出现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第二十二条省经信委根据评估结果,适时发布全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的最新进展。

同时,对成绩显著的园区给予表彰。

第五章促进与保障
第二十三条经认定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一次性给予工作经费20万元。

第二十四条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及省市共建产业基地实施方案中的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示范项目由省节能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第二十五条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以及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升级扩能等项目,优先列入全省重点项目计划和上报中央的计划。

第二十六条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内企业应依照国家和省环境保护和劳动保障的规定,建立健全工会等相关组织机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职工的生产安全和卫生条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七条园区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所需水、电、燃气、热力,纳入各所属市计划,优先保证供应。

第二十八条园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依照法律、法规和省有关规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第二十九条园区企业解散或破产,依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办
理,并报园区管委会备案。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条园区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的编写大纲参照关于组织开展我省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粤经贸环资〔2006〕570号)附件1的编制要求编写。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由省经信委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在2009年广东省循环经济会议宣贯推广。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1:《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附件2:《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
附件3:《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相关主题